“孩子抑郁闹自杀”真相触目惊心——我们的家“病”了!
2020年,一条讨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微博获得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点赞。
这条微博里提到一个场景,心理咨询师正在鼓励患病的孩子“真用功”,但在一旁,孩子的妈妈补充了一句,“用功?假用功。”冷嘲热讽的语气让咨询师立刻急得跳脚。
很多人纷纷表态:在未成年人抑郁症的病因里,永远有家长不可撼动的位置。所有人都知道,只有他们本人不知道。
2018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过一篇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你知道中国是儿童自杀第一大国吗》。报告中提到一则数据,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我国,未成年人抑郁症的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并不完整——《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中,唯独没有将18岁以下群体纳入其中,而事实却是,抑郁症的发病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
孩子是社会单位中最敏感脆弱的部分,在社会的剧烈变化中,孩子也是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部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性问题,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永远都是家长。
关于如何养育和保护我们的孩子,以下是今天的讲述——
· 01 ·
她病了?还是你病了?
今年7月份左右,我接待了一位母女,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前来做咨询。
我从母亲这里了解下来,女儿刚上初一,但近一年以来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有时候乱发脾气,母女两个因为一点小事争吵;有时女儿又说自己很痛苦,活着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就伤感,陷入深深的悲伤中……
这位妈妈说,尤其是疫情之后,女儿在家里不仅每天“伤春悲夕、无病呻吟”;网课也不好好上,考试成绩从年级前20一下子掉到了100名开外。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女儿,什么家务都不舍得她做,就希望她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为自己扬眉吐气,但孩子不懂感恩,辜负她的期望……
听着母亲的指责,女孩崩溃大哭。
后来女孩和我说,她感到压力好大,她才上初中,就已经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她说妈妈脾气暴躁、离婚后控制欲更强了,对她学习要求很高、态度极其强硬,还经常和她说“考不上大学人生就完了”、“自己没本事就找不到好人家”云云。
看来真相明了了,表面是女孩“青春期叛逆”,其背后却是一个“生病”的家庭:缺位的父亲、偏执的母亲、压抑的小孩。
要知道啊,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吸收整个家庭困难的那个人,孩子病了,往往都是家病了;如果这整个家的病没有治好,你只治其中一个人是不够的。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父母的作用很强大,父母如果不变的话,即使孩子当下有所改变,也很快会变回原样。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改变,父母变了,你理解他了,孩子的问题就消失了。
另外我在做个案时发现,很多家长太关注孩子的成绩了,反过来就不太关注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说“我心情不好”,家长的回答要么是忽略的,“小孩有什么情绪”;要么指责他们,“整天想些有的没的,好好学习不行吗”。往往越是这样,越等同于助长孩子的心理问题,等家长真的发现不对劲时,基本可以预见,孩子的症状已经很严重了。
而且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成年的还很不一样。就拿抑郁症来说,成年抑郁症的患者大多会很蔫,一点劲儿都没有;但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则可能正好相反,他往往不那么打蔫,会很容易发脾气,很暴力,跟青春期叛逆很不好区分。
还有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会表现为躯体的症状,比如头疼、牙疼、眼睛疼,发烧。家长一般都会带他们先去医院做检查,拖了很长时间也不好,非要很久之后才慢慢意识到,哦,或许是心理或精神的问题。但往往已经错过了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
· 02 ·
家庭的“病”,要集体治
为什么我建议当孩子出现问题,要进行“家庭集体治疗”?其实是有实际意义的。
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治疗最早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
当时,医生发现传统的治疗有一个问题,孩子来医院治疗,差不多好了,出院回去没多久又复发了,又来,治好了,回去又复发。
还有一个现象是,孩子治好了,但妈妈自杀了。当时心理医生们就想看看这些孩子的家里是什么情况,后来果然发现,很多孩子都是有家庭问题的,所以就把治疗的目光集中在了家庭上。
家庭治疗有系统观,就是我们跟家庭一起从生物、学校、家庭和社会大的系统去看,我的孩子怎么了,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的,表现是什么,谁先发现的,那你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让大家一起去相互理解。
通常会先画个家谱图,爸妈,姥姥姥爷,保姆都画上。有时候也会扩大成家庭帮助者地图,跟孩子有关系的所有人都纳入进来,例如老师、伙伴。
起点是孩子有一些问题,我们要让孩子改变,但是我们会和家长一起去看孩子的状态可能跟什么有关系,然后通过每个人自己的改变,来帮助孩子发生改变。
其实,主体还是父母去推动这些改变。但有些孩子的父母,真的病得很重。
我有一个来访者,上高一,被他爸爸带着来找我,说儿子病了。我们有一个治疗的工具叫沙盘,就是一堆小道具,有房子、车子、动物、植物、人等等,让孩子去摆,能很快看到问题在哪儿。
那个孩子摆的沙盘,他把代表自己的一个物件摆在中间,旁边围着一大堆同学、老师、小动物,看来他的人际关系挺好。但爸爸妈妈就离得特别远,他爸当场一看就火了,说你什么意思,你把我摆那么远。
我一看这样,就判断孩子的问题不太大,他爸爸问题更大。
我让爸爸先出去,先跟孩子聊聊。然后就得知这个爸爸脾气暴躁,和孩子的妈妈离婚了,再婚后又家暴孩子的继母。他带孩子来咨询的目的,也是因为总觉得孩子跟他较劲,想让我帮他把孩子变得老实。
我临床上还遇到过一个孩子,才四年级,在学校常常跟老师闹矛盾,闹到不能上学了。后来了解之后我才知道,他爸爸常常在家打他妈妈,他非常生气。
最糟糕的是,他妈妈被打之后还总给他看,“你看我这儿又紫了,就是你爸打的,儿子啊,你快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我就有依靠了。”
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每天这种环境,他受得了吗?他就在学校跟老师打架。老师觉得很委屈,我正常批评,别人没事,怎么他就会暴怒?
真相就是爸爸对妈妈的暴力,影响到了他在学校跟老师的关系。
我以前经验不足的时候,觉得“家暴”是一定要劝人远离的。后来经验丰富了,就明白了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你要相信一个人在这段关系里一定有他的获益。
比如这个孩子的妈妈,她的选择就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她自己的父亲就打她母亲,所以她习惯了,每次丈夫对她施暴后都会给她买礼物,两人很快就变得特亲,她还挺高兴。
但我需要让这位妈妈知道,这婚姻你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但你不能老在这样的一个状态里,你利用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承担了很多,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系背后,影响因素其实在家里。
我也跟孩子说,你爸跟你妈的关系,是他俩的事,跟你没有关系,你还小,你要怎么保护好自己。后来,那对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了,妈妈也不会再去跟孩子诉苦了,过了一段,孩子就回去上学了。
其实,在家庭治疗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因为中国家庭的关系比较紧密,之前外国的老师来中国教家庭治疗,他们都会很羡慕中国的家庭关系,整个家庭对孩子的问题也都是很重视的。
但在疾病意识方面,我们还比较缺乏,很多家长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特别晚了,孩子病得也很重了。
· 03 ·
社会支持系统,有时至关重要
上文我提到,有的家长,会回避孩子生病,要么是不懂,要么是“病耻感”作祟,但你和他们说了,他们会去改正;但还有一些家长,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不配合。
我遇到过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天天发脾气,在学校和各种人冲突。爸爸带他来找我,结束的时候,要约下一次见面,爸爸板着脸说,不用了,我看没啥事,就是打得轻。
当时,孩子就在诊室的桌子边围着我转,不想走。我就看着他,想象5年后或者10年后,这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我见到的很多小时候老被家长打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有暴力倾向。
最后,我也只能看着他走。我们只能做好份内的事,总不能把孩子接回自己家,我们没有这个权限。
但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德国,他们是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被邻居举报或者医生举报,说你的孩子有问题,政府就会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来调查和治疗,家长必须得开门。如果不配合,就有可能被取消监护权。
德国法律还有一项规定,叫「Home Visit」,医生可以随时去患者家里家访,这是有法律规定的。社工咨询师上门,家庭必须得接待,如果不接待,几次之后,监护权直接就没了。
此外,当地还会有一些公益机构,由政府和企业出资办的,那些在家里遭受暴力的孩子,会被暂时放到那里,避免更多的伤害,也能同时接受专业的治疗。在学校,如果老师发现孩子受到家庭的影响,就可以帮忙联系这个机构。
必须得承认,在我们这块,这个部分还是比较缺失的。
不过从2015年开始,卫生部也出台了全国心理卫生指导意见,在我看来,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精神卫生开始得到重视。
我由衷地希望,未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我们国家能成立一些这样的机构,针对某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去开展专项服务。
· 04 ·
要看到孩子们的“求救信号”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比例在20%左右。所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是只有我们困难。
但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年来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增加,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度过了那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是平稳的。
反观中国,最近三、四十年社会特别快地发展,物质财富积累也很快,很多问题人们来不及去消化,一下子集中爆发了。家长们面临的压力很大,而孩子们是社会中最弱小的那个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面临的挑战肯定更大。
好在我们现在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开始行动了,特别是疫情之后,已经在强调预防了。
我从业10年以来,也能感受到一个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己开始发出求救信号,他们会跟家长说我病了,我可能得了抑郁症。他们会上网自测,然后要求家长带他们去看病。这在以前,是不常见的。
现在的孩子自伤割手腕的很多,这更像是孩子反抗的一个方式,因为他自伤之后家长才会害怕,然后会重视。
我接待了一个大学教授的孩子,自伤未遂后被送到我这里。我发现身为教授的父亲缺少一些人文关怀。他觉得他给孩子的条件比他自己小时候好多了,他怎么“不惜福”,但实际上孩子一直很痛苦,他视而不见。直到孩子在学校把自己弄伤了,事情闹大后,他才在校方的压力之下带孩子做咨询。
我还遇到一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被父母喜爱,孩子也感觉不到父母的爱,这些孩子多半比较孤僻,不会与人交往,在学校容易受欺负,同伴歧视他、孤立他;家长也冷落他、忽视他。这些经历会变成他一生的一个持久性痛苦。
有一点很重要,我想说给家长的,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一些先天特点。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我们叫气质类型不同。但我们的社会总是会贴标签,你要活泼开朗,爱说话,这都好孩子。其实先天的类型没啥好坏。
作为家长,要了解你的孩子,根据他的特点来养育。你得知道你的孩子什么样,然后顺着他的那个样去养,而不是拧着他,按自己的理想化去养。
养育的确需要遵循一些科学规律,但养育其实也是一种本能:像你希望你的父母怎样对你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孩子。
7月那位带女儿过来的单亲妈妈,她的孩子在治疗后恢复得不错。前几天,我收到了她的致谢。她说,女儿的叛逆让她意识到,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她之前做得差远了。
她感慨:“就算是单亲家庭,我也要有信心,让孩子生长于有爱、开明、温暖的家庭环境;因为'家’不在于成员的多少,在于住在里面的人,有没有感受到'港湾’的力量,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