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为什么通过社招转甲方这么难?
/这是土木小生的第400篇原创文章/
昨天在知乎看到一个理论,说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这一生,因为我们读书听道理,就像是收集了很多零部件,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废旧汽车厂,里面储存了很多很多废旧汽车还有汽车部件,这里面单独一个零部件是无法运转的,就只是零部件放在那里,我们必须要收集很多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汽车,让它跑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有很多零散的知识点,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不把这些知识点组成一个功能全面的系统,那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就永远散落在那里,毫无用处。
这就是我们经常进行碎片化阅读,但并没有带来太多改变的原因。延伸到各行各业,其实也是如此。
用我们工程行业的话来说,一套完整的体系就像一栋房子,要有基础,有框架,有二次结构,有装饰装修……你只有把这些体系收集全了,这个系统才能运转。
为什么大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更倾向于985/211/双一流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体系更加完整,基础更加牢靠,容量更大,可塑造性更强。
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学的语文英语数学等基础知识,你以为没有用,你在工作中用不到,其实用处大了去了,你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就是在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了这个搭建过程和经验之后,你以后在接收新知识的时候也会用这种经验去搭建新的体系。
这就是为什么,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努力,而且越来越牛逼,因为他的知识体系在不停地运转,在不停地吸收新知识搭建更加完善的体系。
我们在工作中并不是没有接收新的知识,接收了很多,但是并不完整不够系统,就比如我,在往往是领导要求编制方案和交底的时候才会去百度,或者搜资料,然后照着模板去修改。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能够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但是并没有搞清楚背后的原理,只是浮于表面,方案为什么要有这些内容?方案里面的安排、进度计划、劳动力需求计划、材料计划往往就只能给个大概的数值,你要说算量,我可以扒图算量算出一个很精确的数字,但是这个数字往往与实际又不合。
所以方案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合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背后的计算原理是什么,我并没有搞清楚,又或者说我能够巴拉巴拉讲出一些道理来,但是还是我前面说的,只是接受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工程口在求职的时候,招聘单位往往要求你有完整的项目经历,因为只有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项目,你才会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以后的工作中你就是不停地去完善这个体系。
所以为什么施工/设计转甲方那么困难,因为你接收的和搭建的就是乙方的思维和体系,并不是甲方的思维和体系。
当然我们的工作和甲方单位的工作也会有很多共通点,和甲方单位的体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并不是百分百契合,你过去之后要不停地修正和完善,但是社招基本上都是想要招进去就能用的,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给你完善你的体系。
话又说回来,哪怕我们在工地,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是不全面的,很多时候都是像我之前说的那样,需要的时候才去找资料来学,而且往往只是学了表面的东西。
学土木的,基本的技术要掌握,图纸虽然天天看,可是有几个把图集完整地学习过一遍的?每次写方案的时候编制依据都是一长挂规范,这些规范有几个人完整地翻阅过?反正我是没有的(捂脸)。
当然你深入地去研究这些东西,可能也并不会给你带来很多实际的好处,只是我觉得,这个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学的那些语文数学英语一样,会慢慢地刻进你的骨子里,无形之中影响你的体系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