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离奇刺杀事件,主使者至今是个谜

刺客,在人们心中,一直是神秘而又勇敢的形象。他们甘愿赴汤蹈火,冒着巨大的风险,展开刺杀行动。不论成功与否,刺客总是难以全身而退,要么一败涂地,要么同归于尽。

因此,对于刺客来说,必定有一个让他值得付出的主子,才愿意踏入这样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是,在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刺客,没人知道他为了什么,也没人知道他的主子是谁,他却甘愿以身犯险,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个人叫做郭脩。

郭脩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疑问,他在《三国志》这一部史书里,就有两个名字,《后主传》和《费祎传》都说他叫郭循,而《三少帝纪》、《张嶷传》则说他叫郭循。

由于三国时期蜀汉是没有史官的,关于蜀汉的记录都是后来整理的。因此,史学界一般以《魏书》为准,所以称之为郭脩。

据说郭脩原本是一个很有德行的地方官,结果在一次战役中,被姜维俘虏,并且被刘禅封为左将军。

左将军这个职位,可以说已经非常高了。这个职位,甚至是赵云一辈子都没有能够企及的高官。

可是,郭脩对于刘禅递来的橄榄枝,似乎并不满意。在蜀汉朝会上,他竟然试图利用朝贺的机会刺杀刘禅。不过,刘禅毕竟是皇帝,身边的护卫很多,郭脩始终难以得手。

于是,郭脩退而求其次,既然杀不了皇帝,就杀宰相吧。

当时蜀汉的宰相叫做费祎,是蜀汉四大名臣之一。费祎为人很随和,对于所有人都很好,包括新加入的人,他也非常信任。蜀汉大将张嶷曾经提醒他:“你这样做非常危险,小心被刺客刺杀。”费祎也从来不听。

结果,在一次宴会上,意外果然发生了。

就在大家置酒高歌,欢聚一堂的时候,郭脩突然走到费祎身前,以祝贺为名,亲手刺杀了费祎。

当时,在座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想不到,这样的场景会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在惊愕之后,卫兵们终于清醒过来,将郭循当场击杀。

郭脩之死,也让这次刺杀事件从此死无对证。郭脩究竟为了何人而甘愿以身犯险,始终是个谜。

有人认为,郭脩不过是魏国的一个间谍。可是,这并不能说服所有人。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就认为:刘禅是个庸主、费祎也算不得大才,就算被杀,对于蜀汉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魏国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也有人表示:郭脩的幕后主使,或是姜维。郭脩是姜维俘获的,而费祎死后,获益最大的就是姜维,他成为了蜀汉的百官之首,也再不必受费祎的掣肘。以前姜维想要讨伐魏国,费祎要么不同意,要么只给一点兵力。费祎死后,姜维没有了阻碍,才能展开多次北伐。

可这也说不通,郭脩只是一个俘虏,姜维如何就能让郭脩为自己死心塌地做这种自杀式的刺杀?而且,姜维就算想刺杀费祎,也要找一个表面上和自己关系不狠密切的人,怎么会用郭脩来增加自己的嫌疑呢?

裴松之认为:郭脩在魏国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官。普通小官也就罢了,在被姜维俘虏后,郭脩也不能以死相争,被迫在敌国任职,更是成了被人鄙夷的对象。因此,郭脩只好选择这种方式来“立功”,不管能否名扬后世,至少能被追封个烈士。

不管怎样,结果还是像裴松之猜测的。司马师当政时期,追封郭脩为长乐乡侯,儿子承袭了爵位,还辽奉车都尉,又有大量的抚恤金。

小生还是比较赞同裴松之的猜测的,郭脩或许只是被俘时的“灵机一动”,才有了刺杀的念头。所谓的投降,只是诈降。

因此,裴松之才说郭脩“狂也且”。

以这样的方式“炒作”自己,的确很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