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打造聆听空间看得太难
从「音响论坛」创刊以来,我就不停的提倡聆听空间整治的重要性,并且多次的以各种简单的方式来提示打造聆听空间的重点,希望能够引起更多音响迷了解聆听空间对于声音好听与否的巨大影响,进而自己动手打造一间合乎自己偏好的聆听空间。
多年下来,我从国内许多案例中,看到越来越多音响迷动手打造自己的聆听空间;也看到愈来多的国外音响厂商聘请专业声学设计公司,打造专业级的试听室。无论是音响迷或音响制造厂,只要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好的聆听空间,就能获得比较正确的聆听经验,对于音响迷自身的调声进程,或者音响器材的设计制造都有正面帮助。
我知道,要音响迷自己去读声学理论不是那么容易,虽说不至于是缘木求鱼,但必须跨越的难度是一定有的,这会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多年来我把声学理论简化为扩散、吸收与反射三大重点,加上聆听空间的黄金比例,让音响迷能够很快地抓住整治聆听空间的简易要诀。至于其他更深入的声学理论,有兴趣者自然就会继续钻研,不需要我多心。总结这四大重点就是:降低低频峰值。扩散中频声波。适度吸收高频。控制重点反射。
先说「降低低频峰值」。按照我对频段的区分,所谓低频段就是160Hz以下的频段,这个频段最容易让音响迷觉得低频突出轰轰然、混浊、遮蔽许多细节,或者低频凹陷,声音单薄。由于低频段的声波波长很长(100Hz波长就有3.44公尺),而且突起能量很强,凹陷的波谷也很深,很难用声学处理器去导正。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聆听空间的长宽高尺寸符合所谓的「黄金比例」。
其实聆听空间的长宽高黄金比例用意是在于「降低」低频段的峰值或波谷形成,并非「完全去除」。但即使只是降低,也已经对好声有莫大帮助。所谓的聆听空间长宽高黄金比例可以在网络上搜寻,各种尺寸比例有多种,您可以找出适合自家空间的比例。假若无法按照黄金比例打造聆听空间,我建议保留越大的空间越好,不要刻意缩小空间。
「扩散中频声波」的频域范围在160Hz-1,280Hz之间,这段频域如果能够均匀扩散,音乐听起来就会清爽、层次清晰、解析力提升,音质也会更美。市面上有很多声波扩散器,如果您仔细查它们的规格,就会发现能够作用的频域大概也就是在中频段,因为想要扩散低频段,体积必须更大;而高频域波长很短,不太需要刻意扩散,所以声波扩散器大多专注在处理中频域。许多人以为用个一块二块声波扩散器就能有效扩散声波,这是错的。声波扩散器必须大面积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放在天花板最佳。
「适度吸收高频」的用意是要降低声波对耳朵的压力。通常人耳对大约2kHz-4kHz处最敏感,此频域的量感如果太多,很容易觉得尖锐刺耳,让耳朵疲劳甚至不想听音乐。所以,适度的吸收这个频段,能让音乐变得清爽又温暖。所谓适度就是不能过度或不及,因为过度吸收会导致音乐的光泽水分甜味降低,甚至变得干涩。
要用什么东西来适度吸收高频呢?聆听空间内的家具、书柜、唱片架、各种软性装饰摆设都会起吸收作用,当然坊间也有许多针对这段频域的声学处理器。能够适度吸收高频段,就有机会创造适当的残响时间结构(以500Hz或1,000Hz为中心,越往高频残响时间越短,越往低频残响时间越长),让音乐更好听。至于4kHz以上的频域不会对耳朵产生侵略性听感,任其自然衰减可也。
「控制重点反射」用意是要提升乐器人声的定位感、轮廓清晰度、立体感等。降低反射音的重点在于左右二侧墙的中段、喇叭后墙,以及聆听位置后墙,这四个地方要在「坚实墙面」上施以适当的软性吸音材料,以降低反射音的量,提升清晰度。
我们不是要设计音乐厅,只是要打造聆听空间,不必把难度想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