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海“碗礁Ⅰ号”沉船的发掘 邓启江
发布时间:2009-08-10来源:荆州博物馆点击:1295
“碗礁Ⅰ号”沉船位于福建省福清市平潭县屿头乡东北约20公里的东海海域,因其附近海域有一名为碗礁的礁石,故有此定名。碗礁的定名也源于当地渔民在此礁石附近捕鱼时,经常网到各种瓷碗,所以当地渔民将其命名为“碗礁”。
“碗礁Ⅰ号”沉船的发现和许多其他重要的考古发现一样也是一个偶然。2005年7月正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从事沿海文物调查的福建省博物院栗建安所长接到举报说平潭海域发现古沉船,有大量文物,大量不法分子正在盗掘。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张威主任当即决定分派部分正在从事福建沿海文物调查的水下考古队员前往平潭海域了解情况,并将情况迅速上报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在接到汇报后决定暂时中止福建沿海文物调查工作,所有从事调查的水下考古工作人员转移到平潭对沉船进行抢救性发掘。
“碗礁Ⅰ号”沉船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前期沉船表面遗物及散落船板的清理;
由于在发掘前沉船曾遭到盗掘,遗址表面散落有大量的瓷器碎片、被破坏移位的船板和大量盗掘分子留下的锚石、垃圾等,为了清楚的了解沉船的保存状况、破坏情况和遗物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的发掘做准备,必须对沉船表面进行清理。主要工作是派水下考古队员下水将这些遗迹遗物定位,将散落在表面的瓷器碎片发掘出水。
2、水下抽沙;
由于沉船大部分被埋于沙中,因此在发掘前必须进行抽沙作业,以使船体和文物能够最大限度的暴露出来,便于测量绘图、照相和发掘清理。抽沙的工具主要使用水压式抽沙机。
3、布设基线和探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抽沙后,船体的大部分结构和文物已经暴露出来,可以比较方便的布设基线和水下探方。考虑到水下工作的便利和沉船的沉没状态,基线与沉船的隔舱板垂直布设,而不是正方向,基线上拉有皮尺,方便定位。水下探方使用硬探方,原计划使用钢管连接成6×4㎡的硬质探方一个,然后根据需要和发掘情况进行扩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水下能见度极差,加上几次台风中水流的破坏,结果不甚理想。最后不得不改用一米见方的小探方作为代替,在测量和绘图时放置小探方,用后即取出。基线的布设同样也遇到了台风和水流的影响,偏偏今年7、8、9月的台风格外多,共经历了诸如海棠、麦莎、珊瑚、泰利、彩蝶、卡努等多次台风。每过一次台风,由于水流的巨大冲击力导致固定基线的铁桩被拔起或被移位,这样每次台风后都需要重新调整基线,极大的增加了考古发掘的工作量和难度。
4、沉船的发掘
基线和探方布设完毕后的工作便是测量绘图、照相和录像及发掘,测量的工具以皮尺为主,绘图工具包括绘图板、聚乙烯的米格图纸、铅笔等,照相机与一般的相机无异,但必须加一密封罩(也必须能耐压),录像机也是加有密封罩的。
5、出水文物的清洗和初步保护
文物出水后马上对其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淡水浸泡。
“碗礁Ⅰ号”沉船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05年7月开始,到10月沉船内的文物已基本清理完毕。发掘出水的文物以瓷器为主,共计约1万件左右,以青花瓷为主,也有大量的五彩瓷器(为釉上彩,由于海水的浸泡,彩色多已被化学作用为黑色),经专家的初步分析,这些瓷器的窑口为景德镇民窑,时代约为清康熙年间,器物种类有盘、碗、杯、碟、罐、瓶等,瓷器花纹有人物故事、花草动物、日常生活等题材。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船体的规模已大致清楚。船体呈东西向沉没,向北侧翻,北低南高,总长约20米,现存最宽约2.8米,约有15个舱,其中东部的舱主要放置大件器物如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