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诺 | 味道山乡渔浦稻香——记渔山稻香节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味道山乡渔浦稻香
——记渔山稻香节
一等奖作品
银湖街道高桥小学 六(4)班
高一诺 指导老师:詹美华
远处蔚蓝天空下,
涌动着金色的稻浪。
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
吹向我的脸庞,
我们就在田野上歌唱
这一切曾芬芳我的梦乡,
啦啦啦啦……
——前言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十月的稻田更是金波鳞鳞,稻浪滚滚。我的奶奶出生在富阳渔山附近,趁着假日的便利,爸爸带我们全家到渔山,亲自体验体验那里的千亩黄金稻田,赏一赏渔山的稻草雕塑,品一品原生的稻花清香。
那天阳光洒满了大地,似乎把一切都照得金灿灿的。
刚靠近渔山,五百米外便见许多用稻草梗做成的各种景物,有恐龙,有大象,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它们的独特造型瞬间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卡通形象的稻草人,他们有的挑着担子,有的在割稻子,有的在拾取掉落的稻穗。尤其是一个熊猫形象的稻草人,大腹便便地坐在那里拿着碗吃饭,大大的脑袋搭配着和身体不成比例的小短手,憨态可掬的动作令人忍俊不禁。
游览的人们穿着各色的衣裳,穿梭在稻草人之间,或隐蔽躲藏,或追逐打闹,或比心拍照,玩得不亦乐乎。我和妹妹也激动得不得了,妹妹欢叫着追逐着我,引得田间地头正在走旗袍秀的姑娘也驻足观望。以大地为锦,以稻田为背景,那些身姿婀娜的旗袍女郎,袅袅婷婷地轻挪脚步慢行。蓝天白云下,田间移动的五彩的油纸伞,随风翻动的金黄的稻田,五彩缤纷的稻草人,优雅清丽与乡间气息的融合,一切是那么自然,和谐……
转角前行,还未看到稻田,一阵阵稻香便扑面而来。稻子的香味很特别,就像朱自清爷爷写梅雨潭的《绿》中所说的:什刹海的绿太淡,虎跑的绿太浓。稻香也是如此,她不同于桂花的香,桂花的香味绵延十里、浓郁浑厚,但是难免华而不实。她也不似海棠,海棠虽然也结果实,花儿还很好看,但是却没有一点点香味。这里的稻香,是那么的淳朴,轻轻地围绕着你,似远似近,或浓或淡,但却真真切切。它们仿佛是在低调的炫富,轻述着她的丰收;又仿佛在昭告着老百姓今年的好盼头。
来不及细细品味,全家人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稻田边。稻穗在阳光的映射下,颗粒饱满,显得格外得耀眼;稻浪随着风翩翩起舞,仿佛用舞蹈庆贺着今年的丰收。小时候在家乡渔山的田里,稻谷成熟的季节,记忆中的爷爷总把把三轮车开到路边,爸爸妈妈扛打稻机,在田埂间哼哧哈赤地扛着机器前行。然后我们踩着滚稻机的踩板,用力地变换着方向甩稻谷。甩出来的稻谷全部通过出口滚到袋子里,那稻谷像精灵似的,顺溜地乘着滑滑梯下落。装满一袋,爸爸熟练地扎紧袋口,然后双手提起,一使劲便装到车上去了……等到袋子装满了一车,爸爸开着三轮车,我坐在副驾驶上,一车丰收的果实便在全家人的“呵护”下运回了家中……
“一诺,你也来试试割稻谷哦。”爸爸的叫唤打断了我的回忆,他似乎也想带我下稻田亲自体验收稻子的“快乐”。我卷起衣袖,一手抓起稻杆,一手挥舞起镰刀,“刷刷”两下割下了一把。一开始我干得兴高采烈,斗志昂扬,觉得这个事情又有趣,又有意义。可是由于我的手太小,拿不了太多稻子,只能割一点放一点。才一会儿功夫,我已经是腰酸背痛,坚持了好大一会儿,结果回头一看,地上只可怜地堆着一丢丢割下的稻谷。眼前大片的稻子在风中左右摇摆着,好像在安慰着我,鼓励着我继续努力。
“该吃中饭了,咱们上奶奶家蹭饭去。”爸爸的一句话让我如释重负,此时的我早已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当个农民还真不容易,望着眼前的稻浪翻滚,它们还要经历筛秕谷、晒干、碾米等过程,最终才能变成碗中的白米……一粥一饭,真的来之不易!
田园,有了稻谷的田园,人们才会无忧无虑;节奏,有了稻谷的节奏,日子才会如此慢悠悠。渔山的“稻香节”见证了大地的一切波光明灭,岁月美好。此时,我突觉一阵阵稻穗的香味从远处飘来,沁人心脾,但我知道,那不仅仅是稻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