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中传研究生 | 「永远没有的真相」正在割裂网络舆论场

「「
All photographs are accurate. 
None of them is the truth.
」」
Richard Avedon
-
去年刚11月刚上线的Apple TV+在一个半月前上线了一档名为「捍卫雅各布」(DEFENDING JACOB)的电视剧集。大致讲的是在美国一座中产阶级城镇中发生了一起少年遇害案——十四岁的本杰明在小镇公园中被捅数刀后失血死亡,而案件中最大的嫌疑人是镇上检察官安迪的儿子雅各布。
*Apple TV+:美国Apple公司于2019年11月上线的一款流媒体平台。
剧集由威廉·蓝迪在2012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悬疑剧的重点对于我这样心焦的观众来说往往不是猜测和推理的过程,反而是快速审视和急于寻找答案所带来的阅读快感占据了上风。
所以当我把整本小说看完之后,才发现这场悬疑故事竟然没有一个真正的结局,就像是中文译名「永远没有的真相」一样,到最后蓝迪也没有告诉我,谁是杀害了本杰明的凶手。
实际上,大部分的读者——包括我自己,在整个故事发展起伏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经历立场的变化。先是在书名「捍卫雅各布」的引导下认为雅各布是无辜的,转而在得知他有家族暴力史以及经常浏览性/虐待网站或者是在面对死亡和痛苦时表现的出离冷静后认为,他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但是蓝迪没有就此罢休,他和东野圭吾在「恶意」中的布局一样,让这场游戏不断反转,连同着读者的目光和心理偏向一同搅拌——一个镇上的恋童癖帕兹56一直喜欢本杰明,甚至已经筹划开始对他实施强/暴——这个人比雅各布更有杀人动机。
但一场过山车绝不会在你以为要结束的时候让你安下心来——揭发恋童癖的马特是个嬉皮士一样的男孩,他说的话让众人很难相信。
直到合上书本,这场「小镇疑云」都没有揭开答案。
到底是谁杀了本杰明?
不过这都已经不重要的,因为在这场审判中,雅各布和他的家庭早已经被公众、媒体和这个城镇上的其他人「杀害」了。
在审判还没开始之前,媒体的聚光灯就已经对准了雅各布,镜头捕捉他的一举一动,当他不笑时,媒体称他为「core stare」(冰冷的目光);当他笑时,媒体称他为「Joker」(小丑);城镇上的人对他们一家避而远之,母亲只能在每天的清晨超市人不多的时候去购物,但仍然要受到收银员的鄙夷;父亲原来在检察院的助手和同事成为了案件的检察官,除了努力判他儿子有罪之外,没有任何与之交流的空间。
社会的刻板偏见、媒体宣传、小镇的仇恨早已「杀死」了这个家庭。
讲到这里,如果今天打开了「新的一天新的生气」的微博,看到了并且花了一部分时间努力了解了那起「中传研究生自杀案」的你,一定能够明白我在说什么。
先是看到了家属的「血泪痛斥」导师如何「卡住」门下学生的论文导致其精神失常自杀;再是发现家属的言论反复只有「自述」,没有更多的证据;而后在导师发布相关聊天记录截图后又开始认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原生家庭似乎也需要承担责任;最后,中传动画学院多名往届学生实名控诉该教授的种种恶行,包括发黄图、自满、暗示学生送礼等,将整起事件再一次推向高潮。
「捍卫雅各布」其实就是芥川龙之介笔下的「罗生门」,而今天这起「自杀案」也是如此。
///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

除了「看不清的真相」,还有各种猜忌和怀疑带来的「不愿相信的真相」:
· 如果不是导师不作为,女孩就不会死。
· 就算导师在女孩自杀这件事情上没有错,他也是个混蛋。
· 女孩的家属是想讹钱吧?
· 这个导师发的聊天记录都是3月份的了,女孩5月份自杀,这其中两个月时间· 导师没有关心她这不用负责吗?
  ……
由此,网络舆论场将愈发割裂,意见的对立将难以弥合,舆论空间成为了龟裂板结的巴尔干地势。
真相的本体永远无法被瞥见。
🔹
- 希望这篇文章是有思考意义的,摈除理论充实之外,能够指出一些目前的问题,或者说是表达一些我个人的浅薄观点。
- 期待能够解决「网络舆论场现状」、「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的认识」等相关的问题,作为阅读的你们进一步去总结和提炼的粗糙读本。
- 感谢每一次的耐心阅读。

🌓
一场网络舆论风波的诞生
舆论表示社会是在怎样的知觉状态
「长谷川,1933年」
-
黑格尔在舆论这件事情上认为,「舆论意味着公众或社会的知觉连同对知觉的估价」。说起来倒是挺绕口的,但实际上讲的内容就是公众如何看待某种现象、某类事件和某种感觉。
现在的新闻评论里经常出现的「社会痛点」、「敏感点」其实就是一种舆论对于社会解构压力、国情民情的知觉反应——当女性与男性、贫与富、特权与宰制的问题成为社会忧虑点和关注点的时候,这些话题就会不断爆发出来。
///
经统计,2018年舆情主要集中于教育公平、青少年议题、公共道德安全、女 性议题、医疗卫生、政治涉警涉腐等方面,这些议题的舆情量占全年舆情总量的 87%。(匡文波,周倜)
///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知觉传达的社会过程也会伴随着事件对于公众本身的阅历、经验和学识等要求的提高而呈现出逐渐微弱化的态势。能够成为公众讨论议题的内容往往具有更高的情感性、道德性、社会性和较低的专业水平要求——例如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等等。就算是需要较高法律意识的事件,公众也会在其中提炼出那部分情感因素加以进行商讨,原因就在于这些内容涉及的情感、道德由于通识度较高,准入门槛较低,因此能够吸引大规模的公众参与。
毕竟我们不想在不清楚的领域扯淡,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情感和道德标准。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很少能看到专业性知识的讨论,大量的内容都是以个人的视角、情感、价值观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这里我必须借用一个网络舆论的相关影响因素图表来进一步说明风波是如何诞生的,其中,传统媒体参与度与网络参与度和网络舆论的爆发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事件相关方的反馈与其呈负相关关系,即反馈越及时、主体越一致,舆论爆发的可能性越小。
这些因素若是与上文所提到的「舆论事件准入门槛」相互衔接便可以发现,只有当事件本身的可辨识度、可讨论度足够高(也就是准入门槛越低),参与进的主体才有可能更加多元(尤其是普通网民),由此才会进一步地促进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发酵。
在这些内容之外,我们还需要谈到「舆论的形成」。
清华大学教授彭兰将舆论的形成归纳为「舆论的导火索-讨论扩散-意见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类似于沉默的螺旋、意见领袖的引导、劣势意见的退出和优势意见的确认等现象,最后产生具有较强统一性的舆论态度。
与之相似的还有匡文波和周倜所提出的舆论形成公式:
公众舆论的作用包括约束、监督和引导某些权力机构、社会行为。我们可以利用舆论去推进事件的进程、监督和约束权力机构的权力实施过程(舆论监督),或者是成为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诺伊曼所说的“社会皮肤”)以及规范社会个人的行为(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但在这里我们应该要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舆论是大多数的意见整合,是优势意见的突围,是多数意见相互协调后达成的合意,那么如果舆论永远在争执,永远在对抗,或者是永远在拒绝对话呢?
舆论的合意既然都无法达成,那如何正确且充分地履行其职责?
🌓
正确的对话如何偏离轨道
voxpopuli,voxdei
「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
当舆论的言说权利被互联网「还」给公众之后,我们真的能够达到真正的「公众舆论」吗?李普曼当年的不信任,到现在为止,是否还是如此?
///
与我们的公众舆论有关的环境是通过许多渠道折射出来的,通过源头上的检查与保密,通过另一段的物质和社会障碍,通过飘忽的注意力,通过贫乏的语言,通过涣散的精神,通过无疑是的情感丛,通过损耗、暴力和千篇一律。
///
🚩 比尔·科瓦奇笔下的「秀我」时代
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用「信我」和「秀我」两个词将当前的互联网新闻业与传统新闻业进行区分。
传统新闻业发布的新闻信息是一种以新闻工作者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中着重强调的是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话语权或者说是传播权力的掌控——大众传媒资源的垄断。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接受者,
而「秀我」所代表的当下媒介传播环境则呈现出原本「沉默的公众」被技术赋予了更多的言说的机会、权利和平台空间,像是麦克卢汉口中的部落社会-非部落社会-重回部落社会的转变一样,传播的话语和信息的传递重新以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体为主体。
谁都可以说,自然带来的就是良莠不齐,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瓦釜效应。
*瓦釜效应:在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上,更有意义的新闻角色大多默默无闻,更无意义或更有负面意义的角色则煊赫一时。(杜骏飞)
今天的网络舆论场,当然我们不仅仅是在谈「中传研究生自杀事件」,我们更多的是要去思考,当话语权重回公众手中之后,一方面带来了公众舆论对于社会事件发展的倒逼(我相信今天如果没有网络舆论的紧咬不放,或许很多事情都会不了了之,或者是一拖再拖);另一方面,允许所有人发言就必将导致无序、杂乱和难以维持秩序和理性。
猜忌、怀疑、情绪倾泻、咒骂、厌恶…
「秀我」时代下的舆论纵然摆脱了传统媒体对于舆论事件的把关和控制,获得了更多传递和言说的渠道,真正地掌握了舆论话语权,但其本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时刻伴随着网络舆论场的每一刻演化。
所以当下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专业媒体在其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 时间成本的高昂性和先入为主的实证性偏差
沃尔特·李普曼在「幻影公众」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公众并非是全情投入地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而更像是硬拉着对政治一窍不通的铁路工人参加国会。
///
公众没有时间去探究到底在发生什么,没有时间为自治社会面临的每一个问题给出有价值的答案。
我们必须假定,公众面对公共事务是相当不专业的,他们的关注度是间歇性的,只能感知一些皮毛,很难被唤醒,很容易就转移了注意力,他们依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善于在思考中加入主观色彩,只有事件成为通俗易懂的矛盾冲突时才能唤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
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今天早上我打开手机偶然刷到「中传研究生自杀事件」之后,整整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捋清楚其中的个中原委,但即使如此,这一个小时心无旁骛的时间中,我也没有再多的精力对该导师(薛燕平)的师德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中性的、消极的和积极的内容),或者是对各方报道、消息来源进行整理和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对此次事件发表客观的、理性的判断——这还需要我了解研究生导师制度、论文送审制度和相关的精神疾病方面的内容。
这里有一个之前做的小实验🔗我用李普曼的质疑做了一个小实验
所以,当时间、精力、注意力甚至是知识学习成为了了解和认识某一事件的相关成本时,我们几乎很难保证自己能够保持百分百的投入,在完全了解事件真相之后(有时候甚至没有真相,我们需要的是搜集各个方面的信息并作出自主判断)发表合理的、理性的言论。
这是「舆论脱轨」的原因之一。
在这之外,我要提到一本从去年开始就一直雄霸着「社科类热门」头榜数月的书——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
*从第一眼见到这本书就有预感是一本被国内出版社「营销过度」的书,但还是屈服于其内容想一睹为快而购入,后来果然证实,不过是一本消费「后真相」的「标题党书籍」…作者的标题倒也没提「后真相」,翻译为竞争性真相反倒更符合其愿意。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种实证性偏差,即公众更倾向于接受与他们思维模式相符的信息内容,抗拒那些与他们内心观点相冲突的「真相」。
///
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把它们拼接在一起。
///
文章开头提到的「捍卫雅各布」中也谈到这样一段话:
///
他以自诩最良善的意图推毁别人的人生,却不会感到一丝愧疚,因为他自认是在惩治恶徒。这就是所谓的检察官谬论:因为我指控他们,所以他们是坏蛋。拉朱迪斯并不是第一个被这句话愚弄的人,所以我原谅他的自以为是。(Defending Jacob)
///
因为他是被指控的人,所以他是坏蛋,这是一个我们在判断事实时常常犯下的错误。
书中也提到了四种竞争性真相,分别是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和未知真相 。
片面真相和主观真实就像是这次事件中,无论是导师薛燕平还是去世学生家属所发布的信息,都存在片面真实的情况——论文被卡是一方面,但是家庭带来的情绪问题也是一方面,甚至连其男友所阐述的部分都只是「片面之词」。每一个主体都会在叙述事件时带上自己的主观视角,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眼睛所让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像是卢梭在「爱弥儿」中教其如何辨别水中的筷子一样,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但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真相」。
如果没有人能够对其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完整的拼接和整合,恐怕到最后,这场论战也只能是「罗生门」,无疾而终。
人造真实在赫克托的定义中和常用的所谓「虚拟真实」有些不同,人造真实指的是被人类社会所塑造或者是统治者、领导者所刻意「制造」出来的真实,就像是麦克唐纳所说的,我们现有这个绚丽而复杂的世界,不过是建构在一个虚拟故事之上,秩序和规则的建立,所依靠的是人类八卦的力量。
而未知真相则是指一些暂时无法被了解的事实,例如外太空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存在。
这几种真相在目前的舆论场中也存在着交杂混乱的情况,每个人都看不到真正的真相,却总在对「真相」发表观点和传播意见。
在以上谈到的所有内容之外,还包括舆论失焦的问题,像是从讨论导师的行为是否与学生自杀有关到集体声讨该教授——这其实是一种二次延伸的次生舆论事件,与事件本身是一种比较模糊和暧昧的关系,一是有可能转移注意力,二是有可能导致公众将二者主观联系在一起,形成更严重的刻板印象/成见,更加加深了导师是「罪魁祸首」的结论(但其实调查结果并未公布)。

今天讨论的一切当然是站在事件所引发的对于网络舆论场的思考上,这是学理的角度应该做的陈述。
但如果站在一个研究生的共情立场上来谈这件事,我或许可以分享一个故事。
我家的窗台是有一个飘窗的,向左转进去有一个结构上的凹槽,从外面看完全无法窥视到这个凹槽里的一举一动。于是我很喜欢躲在里面,关着灯,就看着对面的街道和商场。
论文写不出来的时候我就躲在里面抓耳挠腮。
工作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就躲在里面抱着猫哭。
绝望的时候也经常望着楼下人来人往的身影想着砸下去之后会不会压扁哪个不幸运的人。
所以永远不要说,「为什么要自杀」「有自杀的勇气为什么不先杀了某某」「不想想家里人吗」…这些话无异于看着一个浑身被火点燃的人问,「你为什么不救火」。
不想活了,就那么一瞬间的事。
但也就是这么一瞬间的事,却绝不仅仅是一瞬间的事。
所以去追问吧,用追问、叩问去替代谩骂,用理性和对话去博取真相。
晚 安
📝参考文献:
[1]匡文波,周倜.论网络舆论风暴公式[J].国际新闻界,2019,12(12):131-153.
[2]赫克托·麦克唐纳.真相: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M].后浪出版社:北京,2019:110.
🌛
  秃头研究所的全程班  

一起做自律且可爱
惦记六便士也爱看月亮的人

🌛
  网络传播概论精读课  
基础+扩展
从当下开始构建新传考研的学科蓝图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