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庄子一生经常与人辩论,但是他却说:大辩不辩。

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辩。

对待有些人,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方法。

01

无意义的争辩,只是自我消耗

太多人都容易陷入争辩,都情不自禁想说服对方。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在宴会上,一位男士讲了个幽默的故事,引用了一句话,并解释这句话来自《圣经》。

卡耐基指出那句话是来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两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于是,两人同意由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加蒙先生解答。

加蒙静听着,在桌下用脚碰碰卡耐基,然后赞同那位男子的观点。

在回去的路上,卡耐基不解地问加蒙,为什么要“偏袒”错误的一方。

朋友说,我是一个宴会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一个人是错的?那能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让他保住面子?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他也不要你的意见。那你为什么同他争辩?

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如果你辩论、争强、反对,你或许有时获胜,但这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了。

02

和见识不同的人,不必争辩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争辩?

一是见识不同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与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因为井底之蛙局限于狭小的一方天地,眼界狭小。

不要和夏天生夏天死的虫谈论冰雪,因为的生命十分短暂,见不到冬雪的景色,见识短浅。

同样的,和见识浅陋的人,不必和他们谈论高于他们认知的道理,因为他们的学识是有限的。

又好比,两个人都在爬山,一个人到了山顶,另一个还在山腰。

到了山顶的人就喊:快看,是大海。

还在山腰的人则一脸懵:明明前面是一棵树。

这说明,层次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自然难以交流。

大家的见识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有什么好争辩的?因为你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无知的人

03

和三观不合的人,不必争辩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争辩?

二是三观不同。

刚进入创业公司的小汪跟我说过他的一个经历。

今年回家过年,家里有个亲戚问他,一个月挣多少?

小汪如实相告,谁知亲戚语带嘲讽地说:“你好歹是名牌大学的学生,怎么还不如村里罗家的儿子呢,人家只是高中学历,可混得相当不错。”

他一个劲地摇头感慨,读那么多书还真没什么用啊!

听了亲戚的一番话,小汪真的急于想为自己辩解,最后想了想,还是作罢。

亲戚以“挣钱多少”作为评判成功的标准,而小汪看重的是工作带来的价值和前途。

两人对人生、对成功、对事业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即三观不同。

当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时,先不要急着去争个输赢,你要清楚,在那些三观不同的人面前,凡事都想争个明白,其实不过是在自寻烦恼罢了。

三观不同,争辩不通,毕竟有些话,只该说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

04

和层次不同的人,不必争辩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争辩?

三是层次不同。

人不分阶级,但还是分层次的,即大家的格局有很大差异。

大家还记得前年昆明发生的一场悲剧。

28岁的演员刘洁,带未婚夫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婆。在住院部楼下遇到一名醉汉,不小心碰了一下,醉汉就骂骂咧咧,随即这对情侣就和醉汉争论起来。

结果醉汉二话不说,抽出刀子冲着女孩连捅两刀,一刀心脏、一刀脾脏……醉汉仍不罢休,追着未婚夫一路砍杀,导致未婚夫被砍三刀。

不小心碰一下,多小的一件事啊,就因为一场无谓的争执,而家破人亡,不禁令人唏嘘。

这是多么惨重的教训啊!

想起林肯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与其跟狗争辩,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让它先走。否则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疤。

你和什么样层次的人争辩,就注定了你将会沦为什么样子的人。不做无谓的争辩和纠缠,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05

争辩无赢家,为而不争才是大智慧

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正厉害的人,没有闲工夫辩来辩去,从不活在别人眼里,他们都在笃实地行动。

庄子说:“假设我同你辩论,你胜过我,我没法胜过你,那么你真的对吗?我真的错吗?

或者,我胜过你,你没法胜过我,那么我真的对吗?你真的错吗?

是一人对,一人错吗?还是两人都对,或两人都错呢?”

由此可见,即使可以“服人之口”,却未必可以“服人之心”,更谈不上谁拥有绝对的真理,因为在辩论中很可能根本没有真理可言。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其实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这样的争辩,更没有意义。

世上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争辩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争辩。

正如老子所说:“人之道,为而不争。

当你做自己的时候,一生永远的不争,因你不争,便没人与你争,你不会有任何的怨尤。

当你不争了,就会静下来;当你静下来,你就会幸福。

争辩无赢家,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争辩。

国学活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