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第四期—你今天“听话”了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服从》,《服从》是安·唐德,德瑞玛·沃克,帕特·希利,马特·索维托主演的一部剧情片。(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服从》剧情简介
一个忙碌的周末,快餐店的值班经理桑德拉突然接到警方电话,声称她的一名女店员贝基偷了顾客的钱包.
顾客跑到警察局报案,因为警察局现在人手比较紧张,这位名叫丹尼尔斯的警察在电话中就命令桑德拉协助办案。首先要把贝基控制住,接着丹尼尔斯指导桑德拉对贝基搜身。
此后的故事越来越离奇,就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来说,甚至有些荒唐。
实际上,许多诈骗事后想起来都非常的幼稚,就连受害者自己也不相信,这么幼稚的骗局,自己怎么就入局了?
那么,这种“听话”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听话”的背后
服从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的某种行为的倾向。
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一般表现为在一定的有组织的团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和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那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合法权利——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比如下级服从上级,学生服从老师。
2. 责任转移——这是一种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降低对自身行为控制的自我意识水平下降的现象。行为的责任由命令者承担,使得个体产生服从而不考虑行为的后果。
3. 归因——当没有别人在场时,个体更容易将行为责任归因于自己。
300伏特之前的“听话”
1963年,米尔格拉姆进行了电击实验来探讨当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相抵触时,个体的服从意愿及其行为表现。
实验者要求被试扮演“老师”的角色教给另一个人即“学生”(由实验人员假扮)一组成对出现的单词,如果出错,就要对其进行电击惩罚,电击的强度会逐渐增强。
实验中让被试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
随着电击的伏特数逐渐增加,“学生”的反应会逐渐强烈。当被试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要求被试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之前研究人员预测只有少数几个人——10%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
结果表明在米尔格拉姆的第一次实验中,65%(40人中的26人)的被试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
这也表明,在权力面前,很多人容易丧失自我,或许是出于对权力的过度信任,或许是出于权力的淫威,自我的丧失使道德底线也随之坍塌。
那么,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哪些呢?
1.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高,个体会更容易做出服从行为。实验中命令者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因而被试会容易做出服从行为。
2.权威的靠近性——研究者亲自在场会影响到服从行为。
3.行为后果的反馈——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提供行为后果的反馈,对行为后果的反馈的直接和充分程度会影响到个体对行为的了解程度进而影响服从行为。比如将“老师”和“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房间,让“老师”听到“学生”电击惩罚之后的反应和让“老师”直接看到“学生”的反应,显然后者做出服从行为的难度更大。
4.执行者的个性与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个体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别人。
在前两个被试(实际上是研究人员)拒绝服从行为的情况下,第三个被试拒绝服从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的话:
尽管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在方法上备受伦理质疑,但实验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令人深思。
在有些时候,行为的产生并不源于行为主体的本能动机,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所做出的服从行为,盲目的服从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
只有这样,在面对不合理时,我们才能克服强大的情境力量对自己的影响,进行反抗,从而避免极端盲从,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
好啦!那么本期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平日里可以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观察世界,我们下一期再见!
学习心理学,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却相驳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一定可以感受到心理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