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晋楚争霸,那些夹在中间的小国战祸惨烈 | 经典中国通史63

春秋时期争霸斗争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的是晋楚两国。处在两国之间的是郑、宋、陈、蔡等国,他们的所属,常是霸业在谁手的象征,所以它们也就成为大国争夺的对象,因而遭受战祸也最惨烈。

楚国内乱和舒、蓼叛楚时,陈国也背楚向晋,庄王在平定舒、蓼后,就带着大军到陈国问罪。陈国又不得不服楚,公元前598年(鲁宣公十一年)楚同陈、郑在辰陵(今河南睢阳西)结盟修好。

陈国虽然同楚订立了屈服的盟约,庄王还是不放心,趁陈国大夫夏征舒杀死国君陈灵公之机,把军队开到陈国,车裂夏征舒,并宣布把陈国变为楚国的一个县。这一行动遭到楚大夫申叔时反对,他劝庄王要当霸主,就应以德服人,不要贪图别国的土地。庄王才又恢复了陈国。

郑国比陈国大,地位比陈重要,所受战祸也比陈国严重。在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96年的13年中,晋国五次伐郑,楚国七次加兵,几乎年年有战祸,有时一年甚至遭到晋楚两国的交相攻击。

公元前606年(鲁宣公三年)春,晋因郑与楚结盟而伐郑,郑与晋讲和。夏天楚师来讨,责问亲晋被楚之“罪”。公元前599年(鲁宣公十年)夏,郑与楚讲和,晋即联合宋、卫、曹三国来攻,郑只好背楚从晋。冬天楚国又来讨伐,战争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春天。楚军攻占了栎邑(今河南禹县)。郑从楚不得,从晋不能,迫使郑国只能做顺风倒的墙头草,才能生存下去。大夫子良于是提出“与其来者”的方针,谁的军队来了就服从谁,不必死守同谁的盟约。在这种方针指导下,这次郑又同楚在辰陵结盟。

子良提出顺风倒的策略,是夹在晋楚两强中生存的上策。这表现出郑人外交的灵活性,它在辰陵与楚盟后,并没有断绝同晋的关系。以后郑国即索性把“牺牲玉帛待于二境”,谁来就献上一份礼物表示服从,免遭兵祸。

郑国两面应付,对晋楚周旋的方针,晋国是默许的,楚国却不干。郑楚辰陵结盟后,楚见郑继续保持同晋的关系,于是在次年(前597,鲁宣公十二年)春,包围了郑国国都。楚围郑三个月,晋军不来救,郑襄公只得袒露着上身,牵着羊(表示驯服,象征可任其宰割)到楚军中投降。楚国的一些将领主张把郑灭掉,庄王认识到,还不能灭郑,准许讲和。他命令楚军后退30里,解除对郑都的包围,两国订立盟约,郑国让襄公弟弟子良到楚做人质。

等到郑国人民受尽了苦难,兵败降楚后,晋才派荀林父为元帅,率领三军救郑。当晋军走到黄河边时,得知郑楚讲和,荀林父就准备回军,但中军副帅先坚决不同意,他高喊着:若不与楚战,晋国的霸业就会丢失,这还不如死去!说完不听调令,竟自带所属军队渡过黄河。

先的行动得到赵括、赵同的支持,先是先轸子、先且居弟,赵括、赵同是晋文公的外甥,赵盾的异母弟,他们在晋很有权势,故不受荀林父节制。还未与楚交锋,晋军内部就发生严重不和。晋军执法司马韩厥恐先有失,就对荀林父说:“先若失败,你是元帅,责任就将由你一人承担,不如全军过河,若失败,大家分担责任。”经韩厥这么一说,荀林父就令全军渡过黄河。

这样,晋军就被几个不满的人牵着走。韩厥为军中执法司马,本是纠察违反军纪者,他不追究先等人违反军令之罪,却把责任推给主将,并不顾全军安危,只在打算如何减轻个人的责任,表现出这时晋国法纪、军纪的松弛。

楚国军队从未到过黄河,楚庄王攻下郑都后,本来打算“饮马于河”后就回师,听到晋军渡河,就想立即回师,令尹孙叔敖已把车头转向南方。可是楚庄王身边的近臣伍参(伍子胥的祖父)却看清了这是一次战胜晋国的好机会,就向庄王分析了晋军的弱点:内部不团结,军令不统一,元帅荀林父没有威望,士兵不知听从谁的命令。若战,晋必败。令尹孙叔敖虽然坚决反对与晋战,庄王还是采纳了伍参的正确意见,于是把军队驻扎在管地(今郑州市),等待晋军到来。

虽然如此,庄王还是不愿与晋军交战,曾两次派人到晋军中讲和。晋荀林父也同意媾和,但是不能约束被先、赵括等人扰乱了的部下。当楚国第二次派人来讲和时,魏錡、赵旃两人却要求去向楚挑战,荀林父不同意,他们假装去同楚讲和,却擅自向楚军挑战。可见荀林父的软弱无能,不能节制部下。这两人也都怀着个人野心,魏錡想当大夫,赵旃想做卿,都未能达到目的,故而心怀不满,有意违抗军令。

上军副将郤克对魏錡、赵旃去讲和很不放心,建议晋军作好防备,却遭到先的反对,荀林父没了主张,也不下令全军戒备,只有士会和郤克的上军作了应变措施,中军大夫赵婴齐准备了渡河的船只。所有这些都是晋国卿族强大起来所形成的矛盾在战争中的暴露。

魏錡向楚军挑战,被打败逃回,庄王率领亲兵“左广”追击赵旃,赵旃狼狈而逃,连他所乘的战车和他身上所穿的甲胄都被楚人抢去。

荀林父担心魏錡、赵旃的行动会招致恶果,就派遣一支军队去接应。楚将潘党见晋军中尘土飞扬,以为晋军来攻,就报告了令尹孙叔敖。孙叔敖害怕正在追击赵旃的庄王被俘,命令楚军快速向晋军逼近,两军突然在邲(今河南荥阳北)相遇。

荀林父本来没有同楚军作战的思想准备,见楚大军突然压过来,大为惊慌,忙击鼓下令道:“赶快渡河,谁先过者有赏。”实际上是下达了一条逃跑的命令。晋国中军和下军士卒蜂拥奔向河边,争夺渡船逃命,先爬上船的挥起大刀砍断抓住船舷想继续上船者的手指,据说每只船中被砍在船舱中的指头可以用手捧起来,大批人被砍断了指头,被自己的同伴推下河中淹死,其惨状可以想见。

晋军已经溃不成军,只有士会、郤克率领的上军在退却路线上预先设有伏兵,阻住楚军的追击,没有损失。赵婴齐准备了渡船,晋军败退时他率领所属人马先渡过了黄河。其余军队毫无准备,不是死在楚军之手就是淹死在河中,河边的呼喊声持续了整个夜晚。邲之战就这样以晋国惨败而告终,也是晋国在同楚争霸战役中最大的一次惨败。

从上述战争全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晋国失败的必然趋势。失败的关键是元帅荀林父指挥无能,在和战问题上拿不定主意,竟至在战场上对敌不设防备;失败的基本原因则是各将领之间不团结,不听从指挥,各行其是。而楚军却基本上能够上下团结,指挥统一,士卒用命,故而取得胜利。

晋军败退回国后,荀林父请死,景公也有此意。士贞子则劝景公要吸取楚成王城濮兵败杀大将子玉的教训,不要轻杀大将,景公接纳了这个意见,恢复了荀林父的职位。但是,造成这次失败的先却未受到什么处分,继续执迷不悟,回国后他还被派往清丘(今河南睢阳东南)主持晋同宋、卫、曹三国间的盟会。

此次盟会本是要扭转邲战失败后诸侯对晋产生的离心倾向,会上先却鼓动宋国去进攻陈国,这时卫、陈关系友好,于是卫国救陈,与宋开战。从而导致盟国间的战争。也进一步暴露这时晋国法纪败坏,用人没有标准。

清丘盟会的第二年(前596,鲁宣公十三年),曾高喊要为巩固晋国霸业不惜献身的先,竟然勾结北方赤戎来进攻他的父母之邦!晋景公这才追究他的种种罪行,把他杀掉,并且灭了其先氏宗族。

在楚败晋后,楚庄王的霸业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在楚庄王同晋争霸时期,夹在两国中的中小国家陈、蔡等多属楚。楚在邲之战后,已把两面应付的各国变为偏于楚的一方,只有宋国始终向着晋国。这对楚通齐、鲁和称霸中原都不利,楚庄王就找借口进攻宋国。

挑起战争的借口几乎随时可以找到。公元前595年(鲁宣公十四年)夏,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公子冯到晋国。到齐必经宋,到晋必经郑,可是庄王却下了一道不通情理的指令:不准他们向所过国借路。

春秋时期凡经过一国之地必须向该国借路,以表示对其主权的尊重。宋国既与楚时世仇,楚使者过境能否借路成问题,何况不借路,其后果是可想见的。更为使宋人生气地是,楚所派的是申舟,宋人对他更是痛恨。

公元前617年(鲁文公十年)楚穆王在宋孟诸(今河南商丘东北)打猎,楚穆王为了役使和侮辱宋、郑国君,让郑穆公为他的左翼,宋昭公为右翼。申舟为这次打猎的执法司马,约定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宋国人迟到了,申舟就责打宋昭公的随从以示惩罚。这种辱国之恨,宋人怎能忘记!

申舟接到庄王不许借路的命令后,心里不能不害怕,他对庄王说:“郑人机灵,宋人愚蠢(即郑昭宋聋),郑人不会为难公子冯,我却要被宋人杀死。”庄王说:“他们要敢杀你,我替你报仇。”申舟没法,把自己的儿子交给庄王,就上路了。

申舟过宋不向宋借路,果然宋执政大臣华元十分生气,认为这是楚把宋国当作它边境上的一个邑来对待,不能容忍,就把申舟杀了。庄王伐宋的借口有了,于是,忙跑出王宫命令令尹子反率军围宋。

楚国大军把宋都团团围住,宋人派大夫乐婴齐向晋求救。晋景公本有相救之意,却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伯宗竟搬出天命来推脱,说什么上天要使楚国强盛起来,晋国不可能与上天作对,楚国是攻打不得的,我们就好比马鞭子,鞭子虽长只能打马屁股而不能打马肚子一样(原语是“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世简括为“鞭长莫及”的成语)。这是邲之战后,晋惧怕楚国,不敢与它交战的托辞。

晋景公在大臣的反对下,决定不出兵救宋,但却玩了一个花招,派解扬去告诉宋人不要投降,晋大军随后就到,以相欺骗。解扬过郑时,被郑国捉住交给楚国。庄王要他以晋使者名义劝宋投降,不然就杀死他。三次强迫,解扬只得当面同意了,当他登上巢车后,却把晋君给他的话传达给宋人。

庄王生气要杀他,解扬说:“我完成了国家使命,你杀我是对我忠于国家的奖赏!”庄王很赏识他的忠贞,就把他放了。解扬虽不辱命,但其使命却是不光彩的,宋对晋抱有希望,这就使宋国人民遭受的战祸更为惨烈。晋、楚两国争夺霸权,中间地带国家无论服了谁,都不是原则问题。在这样的情势下,应以如何减少国家人民遭受战祸的损失为要务。

宋听解扬传达的消息,真是一心一意固守待援,坚决不投降,楚军从当年九月一直包围到次年五月,长达九个月。宋城中断薪缺粮,弄到“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惨景,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的损失。

楚见包围九个月,宋人仍不投降,就在城外盖房子作长期打算。宋人久待晋援不到,楚不想退,已无法支持下去了,这才准备讲和。

宋派大将华元深夜潜入楚主将子反的营帐,华元登上子反床前,向子反说出了城中缺粮饥饿的严重情况。要求楚军后退30里,两国讲和,子反被迫答应了华元的要求,楚军后退30里,两国结盟,华元到楚国做人质。宋国的一场灾难才算结束。

晋不能救宋难,失信诸侯,鲁国赶紧派人向楚庄王送礼,表示亲楚,楚国的势力达到高峰。公元前589年(鲁成公二年),庄王虽然在两年前就死去,但楚国在蜀地(今山东泰安西)会盟诸侯,有12个国家参加,西边的秦,东边的齐等大国都到会,超过齐桓公的葵丘之会和晋文公践土之盟的规模,是春秋以来参加国较多的一次盟会。

楚国作为一个霸主,对历史是有贡献的。春秋时分裂的时代,各国间互相攻伐,霸主就是替代周王而起着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楚庄王比起齐桓公、晋文公来这种作用不很相同。楚庄王上台后,改革朝政,任用贤能,注意发展生产,使国力强盛,为楚国社会此后的发展,楚国历史绵延数百年,增添了新的基础。从而,南方一些小国和部族逐渐统一于楚,使它们由分散状态变为区域性统一,加速了南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多次北上争雄,与中原会盟人员往来,也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这些都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推进了一大步。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春秋史话》。《春秋史话》作者为王贵民、应永深、杨升南,三位先生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17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