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王铎”学习书法只有一个办法,只要方法正确,你也能做到
王铎不同于其他书法家,都是富有的官宦之家或是书香门第,而他却出身于贫苦的农耕家庭,自幼受着严格的家规教育,挨苦挨饿,饱受贫瘠之难,到了12岁才开始习字学文,相比那些富有人家的子弟来说,的确是很晚了。
就书法而言,很多人始学都是从楷书学起,而王铎是从王羲之的《圣教序》开始的,由于他深知家庭贫困不易,在学习中尤其刻苦,三年以后,也就是在他15岁左右,所写的字与《圣教序》的原帖十分逼真,这给他学书增添了很大的信心。
经过多年的学文习字,30岁的时候,王铎中了进士,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个新生活。由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末时期,政治风云多变,在他46岁的时候,清王朝诞生后,又不得不入清朝为官。这个时期,也是王铎书法寻求突变的时期,多年的习练,加上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使得他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而方法也因此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王铎的书法是从魏晋开始,但他沿着书法史的路子,以魏晋为宗,以唐、宋为本,遍临诸家,据说他在宋淳化年间出版的《淳化阁帖》上下功夫最多,以至于闭目背临都很肖像,最终化古为我,形成了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被后世称为“神笔王铎”。
王铎擅长行草书,这方面下功夫最深,得到的也最多,时人称“南董(其昌)北王”,可见名气很大。
他的行草书取法米芾,但又融入魏晋宋人之风,个性十分突出,用笔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笔风自如挥洒,气势张扬又不乏内敛。这与他个人的性格十分相似,正如他由明入清,内心充满着矛盾,又不能挥去一样,而他把这一切都用书法来化解,这也许就是他笔力、笔法、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王铎降清后八、九年时间,书风更趋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书法成了其“贰臣”的心理矛盾和落寞情怀的排遣,故作品已失去崇祯朝的扛鼎之力和奋发之气,而转为理性和孤冷。
如果说王铎的书法是能及古风,笔力雄健、风格老辣的话,那么,这些都离不开他多年来一直临池不缀的苦功,正如清代倪灿所说:王觉斯写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清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可见,这方面王铎也为后世学习书法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