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情景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师者,________。(韩愈《师说》)
(2)《劝学》中阐述学习不够专一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侍坐章》中表明孔子对子路言志的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
(4)《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称赞屈原《离骚》“言浅意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2.下列《红楼梦》的诗句中,不是描写梅花的一句是( )。
A.桃李芬芳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B.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C.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D.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三、选择题
3.下面的选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
2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
3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4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
5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
A.15423B.51234C.12453D.24531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意义何处寻
王时中
古人云:“人生识字忧患始。”意思是说,学会识文断字,固然能够给人的交流提供方便,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但也可能使人“杞人忧天”、患得患失。这也是近期“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调查”中,“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居前列的原因。
相对于不识字的动物不会出现的烦恼与困惑,有了文字之后的人类,不得不面对难以两全的困境:一方面人的自然生命注定人有生必有死,要吃也要喝,会搔痒,会打嗝;另一方面人的文化生命又使得人不安于自然生命的满足,而总想突破固有的限制,赋予生活以价值与意义,甚至不惜与人的自然需要相对立,如不食“嗟来之食”、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问题是,当人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作为尺度呢?如果仍然用人自身的尺度,那么,尺度与对象同一,怎么能够衡量呢?用人之外的事物作标准吗?但人自认为是万物之灵长,又岂肯屈从他物?因为这本身就贬低了人存在的意义。
周国平先生因此认为,意义的寻求使人陷入二律背反。这种状况既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高清海先生则直接区分了人的“种生命”与“类生命”,认为人同时具有这二重的生命而不会自相矛盾: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有生便有死,非人所能自主;而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为人所特有,是对种生命的超越,因为它能突破个体的局限,获得了永恒的、无限的性质。
A如何处理与协调这种二重性关系才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任何偏执于一端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人固然需要满足自然生理需要,但也有安全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更有安身立命的需要,追求永恒与不朽的需要。相对来说,后者对于人更为重要,这其实也是每个民族所珍惜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是以精神产品的形式被保存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
B每个人的心智成长都离不开精神产品的滋养与润泽,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对每个时代的人们更是产生了深远而持续的影响,人们也通过这些形象与古人保持持续的精神沟通,从而获得自己安身立命的意义源泉。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中西,伟大的精神产品是永不过时且常读常新的,反过来说,精神产品作为不同时空的人们所相互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人们也因此而能够形成价值共识,进而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共同体。
C不能恰当处理这种二重性关系,正是人们陷入价值危机的根源。特别是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如果缺乏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极易变得高度自私、功利、狭隘,由此产生了对生活的迷惘、困惑,进而产生焦虑、抑郁,这些情绪大大地稀释了由于物质生活的丰裕而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人们反而有些怀念以往相对贫穷,但精神状态更为充实的时代。然而,人总是要寻求某些精神寄托的,当缺失健康的精神产品引导的时候,人们便毫无选择地转而寻找廉价的精神替代品,于是,各种浅薄、粗糙的观念形态便应运而生,且装神弄鬼,不一而足。
D对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而言,当原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进而丧失其现实基础之后,它既要面对现代宗教世俗化大潮的裹挟,又要面对消费社会的滚滚洪流。前者在“上帝已死、万事皆可”的名义下,反抗神圣,消解崇高,抵制信仰;后者则坚信钱能通神,崇尚物欲横流、醉生梦死的所谓时尚生活。在这两种思潮夹击之下的人陷入价值的迷失与意义的虚无,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要走出这种困境,有待人文科学研究者,特别是哲学研究者的精神生产活动。因此,如何把握与回应时代的问题,进而在价值观上生产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真正引领、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协调人们的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关系,是哲学研究者责无旁贷的思想使命。
4.第5段中“最大公的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
5.“正由于人具有不可通约的双重生命”是从文章摘出的一句话,它应该放在文章的哪一处?( )
A.A处B.B处C.C处D.D处
6.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
A.周国平和高清海对于生命的哲学解释本质上是一致的。
B.第4段中的“精神产品”指的是文学作品。
C.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形象对人们产生持续的影响。
D.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价值观受到冲击后是很容易迷失和虚无的。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8.根据文章内容,对《百年孤独》中“孤独”的原因进行阐释。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虫鸣铺满草原
草原上最先醒来的不是人,不是牛羊,是小虫。早晨五点多,天还是黑的,只有一弯白生生的上弦月孤悬在东方的半空,无边的草原已经遍地虫鸣了。
什么都看不真切。繁密的叫声在黑暗里层层涌起,如清露,升到草尖尖上,又层层落下。弯腰把手伸向草丛,就能掬起满满一捧叫声。不同的小虫,叫声不同。圆的,扁的,长的,短的,锐的,钝的,粗的,细的,软的,硬的,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有一种小虫,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像是乐队中的领唱,浮在众声之上。它是草原晨曲的统领。
虫鸣像一只只柔软的小手,把夜的黑一点点轻轻抹去,天渐渐亮起来。六点半,虫声依旧。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小虫,没有一只因为疲惫而停止鸣叫,广袤的草原喧腾不已。冰片似的弯月不见了,东方翻滚着一大片浓重的黑云,几团毛绒绒的黄云混杂其中。云彩下,与草原相接处澄明一片。而其他三面的山巅,则被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那雾突然打开栅栏的白马群一样俯冲而下,在低处的草原上散开来。
东方的黑云越来越重,不停变换着各种奇异的景象,似在孕育什么。果然,十几分钟后,黑云再也包裹不住,奇迹般的,明晃晃的太阳一跃而出,草原瞬间被照亮。
天空蓝澈清透,像是刚刚诞生。虫鸣更稠密了,与露珠一样多,似乎每一株垂着露珠的草尖花尖上,都顶着一声虫鸣。这一片草原平时定是少有人来,花草高而密,没了腿脚,要唰啦唰啦蹚着走。浓重的露水,很快就把衣裤濡湿了,贴在身上凉冰冰的。我迎着太阳走,迎着满草原的露珠走。天只管蓝,云只管白,草只管绿,花只管开,虫只管在看不见的泥土里欢叫,牛羊只管慢慢吃草。万物都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我采了一把野花,高高举起来,像举着一束鲜花的火炬。这一刻,我知道,我举起了自己理想中的一小段生活。这一刻的我,怀抱巨大的无法言说的安宁与喜悦,像草原上亘古就有的一个自在生命,正是我想要的那个我。生之艰,活之难,有这一刻在世间曾经真切存在过,一个微小的个体,生命总算丰盈过。这样的时刻充满了弹性,它会在以后漫漫岁月中,在无数次的回忆中,无限拉长。
不知什么花开了,香气弥漫。那香味飘得不高,刚好到人俯下身子靠近大地的距离。美好的事物,有时会向人索要一种谦卑的姿态。从泥土里升起的鸟鸣,花朵一样铺了一层。草原里有两道深深的车辙,裸露着土地,像两道长长的伤疤。有两道花草被人以碾压的方式驱赶出了草原,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夏天,它们再也听不到本该属于它们的虫鸣了。以后的夏天也不会。一个早晨,我都在草原上走。我到哪里,哪里露珠摇落;我到哪里,哪里虫声涌动;我到哪里,哪里花草吐香。我深陷露珠、花香与虫鸣,深陷明澈、清香与欢愉。八点,阳光热起来,照在哪里哪里热烘烘的。一切大白于天下,秘密再也无处藏身。我手握花束走向住的帐篷,走进另一种生活。
(有删改)
9.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标题“虫鸣铺满草原”中“铺”的妙用。
10.第3段是怎样描写“虫鸣”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11.第5段划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2.全文绕“虫鸣”进行构思,新颖独特。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3.极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
A.飞花B.春色C.春雪D.芳草
14.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浪漫色彩B.化静为动C.寓情于景D.虚实结合
15.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昉传
任昉,字彦升,乐安也。父遥,齐中散大夫。遥兄遐,字景远,少敦学业,家行甚谨,位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中,遐以罪将徙荒裔,遥怀名请诉,言泪交下,齐武帝闻而哀之,竟得免。
昉年十二,从叔晷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昉孝友纯至,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汤药饮食必先经口。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领丹阳尹,复引为主簿。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曰:“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于是令昉作一文,及见,曰:“正得吾腹中之欲。”乃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拊几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其见知如此。
昉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齐武帝谓昉伯遐曰:“闻昉哀瘠过礼,使人忧之,非直亡卿之宝,亦时才可惜。宜深相全譬。”遐使进饮食,当时勉励,回即呕出。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求之,剖百许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每一恸绝,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以终丧礼。哭泣之地,草为不生。昉素强壮,腰带甚充,服阕后不复可识。
奉世叔父母不异严亲,事兄嫂恭谨。外氏贫阙,恒营奉供养。禄奉所收,四方饷遗,皆班之亲戚,即日便尽。性通脱,不事仪形,喜愠未尝形于色,车服亦不鲜明。
武帝践阼,历给事黄门侍郎,吏部郎。出为义兴太守。岁荒民散,以私奉米豆为粥,活三千余人。时产子者不举,昉严其制,罪同杀人。孕者供其资费,济者千室。在郡所得公田奉秩八百余石,昉五分督一,余者悉原,儿妾食麦而已。
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人便之。卒于官,唯有桃花米二十石,无以为敛。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杂木为棺,浣衣为敛。阖境痛惜,百姓共立祠堂于城南,岁时祠之。
昉好交结奖进士友不附之者亦不称述得其延誉者多见升擢,故衣冠贵游莫不多与交好,坐上客恒有数十。时人慕之,号曰任君,言如汉之三君也。
在郡尤以清洁著名,百姓年八十以上者,遣户曹掾访其寒温。尝欲营佛斋,调枫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长断。郡有蜜岭及杨梅,旧为太守所采,昉以冒险多物故,即时停绝,吏人咸以百余年未之有也。昉曰:“与夺自己,不欲贻之后人。”
——(《南史·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昉以冒险多物故(_____)(2)喜愠未尝形于色(_____)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从叔晷有知人之量( )
A.跟从 B.依从 C.一向 D.堂房亲属
(2)卫将军王检领丹阳尹( )
A.率领 B.取得 C.治理 D.兼任
18.把第6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
19.用“/”为第7段画线部分断句。
昉好交结奖进士友不附之者亦不称述得其延誉者多见升擢
20.根据文章内容,概述表现任昉“孝友纯至”的事例。
21.赏析第8段是如何刻画任昉这一人物形象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原才
曾国藩
①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②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①,所从来久矣。
③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②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④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
(注释)①雠:应答,响应。②一命:泛指官职低微。
22.可填入第4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已B.之C.焉D.也
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2段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
A.骈散结合B.排比铺陈C.正反对比D.欲扬先抑
24.分析第2段引用“水流湿,火就燥”这句话在说理上的作用。
25.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八、材料作文
26.有人说,所谓幸福,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心躁也 夫子哂之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受、躁、哂、指。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经典名著的内容,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
A.“桃李芬芳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红”字》,是说桃花正浪漫,杏花还未红的时候,梅花已然走过了寒风笑傲在春风里消逝了。
B.“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梅”字》,“冻脸”喻梅花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 酸心”。
C.“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花”字》,“雪”“霞”喻指梅花。安静的庭院曲折的栏杆没有雪中梅花,寂静空山里流水潺潺流淌着凋落的梅花。
D.“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白海棠》,“秋容”指白海棠花,“秋”点明花开的季节,“容”用拟人的手法喻其美好。“攒”,簇聚。“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盛。“雪”喻白海棠花。
故选D。
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4说的是2中所指的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的含义,所以2后接4,排除AB。比较CD两项,2453的排序是一样的,不同的是1的位置,而依据1中的“因之”可知,1应放在最后,排除C。
故选D。
4.精神产品
5.A
6.D
7.首先,开篇提出话题“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然后,围绕人的生命的“二重性”层层深入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指出如何走出价值的迷失与意义的虚无的困境。
8.《百年抓独》中“孤独”是由于愚昧、落后、保守以及情欲所造成的孤独,是因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根本上是社会现实造成人生价值的迷失,使人缺少精神追求。
9.化虚为实,生动形象。鸣声是听觉,作者却用表现视觉效果的“铺”字来表现只能听见的虫鸣到处都是的特点,把无形的虫鸣化为有形,形象地突出了虫鸣繁多的特点,也衬托出草原的静寂,充满生机与活力。
10.运用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把虫鸣比喻成柔软的“小手”,写黎明在虫鸣声中到来,却说是虫鸣抹去了黑夜,赋予虫鸣独特的力量。
运用夸张手法,写虫鸣让草原“喧腾不已”,突出虫鸣声密集、响亮,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运用衬托手法,把黎明时万物复苏的景象写得朝气蓬勃,衬托出虫鸣声强大的力量。
11.采用排比句式,情感重重叠加,自然推出人的情感;写景条理分明,从上到下,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反复使用“只管”二字,突出自然万物的自在由心,不为外界打扰的特点,从而衬托出作者自由、安宁、喜悦的心情。
12.作者写草原之游的感受,别出心裁地从虫鸣着手,抓住草虫的密切关系,以及虫鸣早、密、繁的特点,赋予虫鸣以唤醒黎明、亲昵花草的独特性灵,从而自然而然地铺展描写了草原的风光、牛羊的自在以及作者的安宁喜悦心情,独特新颖。
13.C
14.D
15.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
16. 人死亡 表现
17.(1)D (2)D
18.任昉出任新安太守,在郡不修边幅,潇洒地扶杖出行,徒步走街串巷,遇到郡县有人诉讼,在路边就审判处理了。
19.昉好交结/奖进士友/不附之者亦不称述/得其延誉者多见升擢
20.(1)凡父亲生病,衣不解带,侍奉汤药饮食必先经口;(2)任昉因其父去世前没能吃到可口的槟榔,深感遗憾,自己一生不再食用。父死,泣血三年,杖而后起;(3)为继母服丧期间,每一次恸哭,都会昏厥过去;(4)侍奉叔父母与自己的亲身父母没有区别,侍奉兄嫂态度恭谨;(5)外祖父母家贫困缺衣少食,常常奉养供给食物。所收禄奉都分给亲戚。
21.侧面描写:作者通过郡中百姓对其“清廉”的评价突出了任昉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的特点。
正面描写:(1)通过任昉具体的为官政策:“百姓年八十以上者,遣户曹掾访其寒温”“昉以冒险多物故,即时停绝”体现其爱民勤政的特点。(2)通过语言描写“任昉说:'与其为自己夺取,不如将它留给后人。’”表现其性情通达,无私清廉的特点。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
“昉以冒险多物故”的意思是:任昉因为冒险多致人死亡。“物故”指人死亡。
“喜愠未尝形于色”的意思是:喜怒不表现在脸色上。“形”的意思是“表现”。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
(1)从叔晷有知人之量:任昉的堂叔任晷有识别人才的能力。“从”指称“堂房亲属”。
故选D。
(2)卫将军王检领丹阳尹:卫将军王俭兼任丹阳县令。其中“检”的意思是“兼任”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出为,出任;率然,潇洒地的样子;徒行,徒步行走;决,审判处理。
1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昉喜欢结交朋友,奖掖举荐奖进朋友,不依附他的人也不称赞呈述,得到他传播好名声的人很多都被提拔。
其中“好交结”“奖进士友”均为动宾结合,是“昉”的两个谓语,所以应在“好交结”“奖进士友”后分别断句。“不附之者亦不称述”“得其延誉者多见升擢”分别是两个完整的主谓结构,“不附之者”“得其延誉者”是提示,所以应在“不附之者亦不称述”后断句。
20.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孝友纯至”的意思是非常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通读全文可知,本题涉及的原文内容有“每侍亲疾,衣不解带,言与泪并,汤药饮食必先经口”“昉以父丧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后起”“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尝求之,剖百许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遂终身不尝槟榔”“遭继母忧,昉先以毁瘠,每一恸绝,良久乃苏。因庐于墓侧,以终丧礼”“奉世叔父母不异严亲,事兄嫂恭谨”“外氏贫阙,恒营奉供养。禄奉所收,四方饷遗,皆班之亲戚”,翻译后分点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任昉,字彦升,乐安人。父亲名任遥,为南朝齐中散大夫。任遥的兄长任遐,字景远,自幼勤于学业,家教严谨,官至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永明年间,任遐因获罪将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任遥拿着名片去 求情申诉,边说边流泪,齐武帝听后很同情,最终任遐被赦免。
在任昉十二岁时,任昉的堂叔任晷有识别人才的能力,他喊着任昉的小名说:“阿堆,你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任昉非常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每当父母生病,他总是侍候在他们的身边,衣服从不解带,说话时难过地流下眼泪,汤药、饭食必先亲自尝一尝。起初任昉为奉朝时,被推举为兖州秀才,授为太学博士。永明初年,卫将军王俭兼任丹阳县令,又引荐任昉为主簿。王俭每读到任昉的文章,必再三阅读,认为当时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说:“自傅季友以来,这样的好文章才又始见于任昉。如果孔门收录,则任昉已经过到了入室升堂的地步了。”于是,王俭让任昉写篇文章,看后,说:“正中我意。”王俭拿出自己写的文章,让任昉修改,任昉改定了几个字。王俭拍着桌子感叹说:“后又有谁知道我的文章是由你改定的呢!”任昉竟然被王俭如此赏识。
任昉因居父丧离职,三年服丧期间,非常悲痛,以至于用杖拄地才能起立。齐武帝对任昉的伯父任遐说:“听说任昉因哀痛导致身体瘦弱,超过了丧礼所要求的,使人为他担心,照此下去,失去的并非只是你的好侄子,也是当今文坛的损失啊。你应该好好劝导他一番。”任遐劝任昉稍进饮食,任昉当时尽力咽下,等到叔父回去,又即刻呕出。任昉的父亲任遥平素喜欢吃槟榔,把它作为常吃的食物,临终的时候曾要求吃槟榔,剖开上百个,竟没有一个合口的,任昉感到非常难过,自己虽也喜欢吃,但终生不再食槟榔。后为继母服丧期间,由于先前身体已经很虚弱,任昉每一次恸哭,都会昏厥过去,过好长时间才会苏醒,因而在墓边搭了间简陋的茅屋以尽丧礼。凡任昉哭过的地方,草木不生。任昉本来很强壮,腰带充实,服丧三年丧期后,虚弱得好像变了一个人,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了。
侍奉叔父母与自己的亲身父母没有区别,侍奉兄嫂态度恭谨。外祖父母家贫困缺衣少食,常常奉养供给食物。所收禄奉,各处的馈赠,都分给亲戚,当日便分完。性情通达脱俗,不拘易容形貌,喜怒不表现在脸色上,车舆礼服也不鲜艳明丽。
武帝登基,历任给事黄门侍郎,吏部郎。出京任职义兴太守。荒年时节百姓离散,用自己的俸禄买来大米、小豆做成粥,救活三千余人。当时百姓生了子女却不能抚养,任昉严格制度,生子不养与杀人同罪。提供怀孕的妇女钱财,救济了千多户人家。在郡所得公田奉秩八百余石,任昉监督只拿出其中的五分之一,其余的都援助了百姓,妻子儿女吃的只是小麦罢了。
出任新安太守,在郡不修边幅,潇洒地扶杖出行,遇到郡县有人诉讼,在路边就审判处理了。为政简练,属吏都认为他很有才干。在任上去世,只有二十石桃花米,连入殓都没有钱物办理。遗言不许把新安郡的一件东西带回京城,用杂木作棺材,穿着洗过的衣服入殓。整个新安郡为之痛惜不已,百姓一起在城南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每年祭拜他。
任昉喜欢结交朋友,奖掖举荐奖进朋友,不依附他的人也不称赞呈述,得到他传播好名声的人很多都被提拔,故名门世族没有不和他交好的,座上客常常有几十人。时人称慕,称他为任君,言他如汉代三君。
在郡尤其以清廉著名,百姓年满八十以上者,委托户曹掾对他嘘寒问暖。曾想营设佛斋,征调二石枫香,才入三斗,便出来叫人不再征集。郡有蜜岭及杨梅,过去是替太守采摘的,任昉因为冒险多致人死亡,立即制止了此事,官吏们都认为百多年没有过这样的举动。任昉说:“与其为自己夺取,不如将它留给后人。”
22.A
23.D
24.运用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说明培养人才之重要作用。
25.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而以收效将来作结,可谓原始要终,曲尽其义。
【解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运用虚词的能力。
句子的意思是: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A.“已”通“矣”,了,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语气。
B.“之”,代词,与语境不符。
C.“焉”,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加强肯定的语气,与语境不符。
D.“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疑问或反问语气,与语境不符。
故选A。
2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先赞扬先王之治,而感叹“世教既衰”,“治”“衰”两两相对,前后映衬;说明贤明的当权者对于移风易俗和造就人才的重要性。这是欲抑先扬的手法。
故选D。
2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
“水流湿,火就燥”含义为: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以水、火比喻普通民众,以湿地、干燥之物喻指贤者倡导之仁义方向,以水流向湿地、火趋向干燥之物形象地论证了贤者教化民众的作用,进而说明培养人才之重要作用。
2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
本文探究人才问题,开篇开宗明义,揭示论点,以社会风尚决定于人才,它直接关系到社会民风,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比“治世”、“衰世”的不同影响,突出人才任用之法,统治者要使人才当路在势,处于高而上的地位,每一个士大夫都要担负培养提拔人才的责任;之后反驳在势君子“无才”的谬说,从而提出陶铸人才即使官小职微也责无旁贷;最后以陶铸人才的成效收束,提出倡议。整篇文章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参考译文: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智慧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智慧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两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名利。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智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士大夫,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一代人才。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才智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才智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