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植山教授运用乌梅丸的经验
顾植山 :《乌梅丸临床运用心得》
1、厥阴病病机有三:寒热错杂、阴阳气不相顺接、厥阴病欲解时在丑至卯上。文中所载乌梅丸各案,
均抓住“欲解时”,凡见在凌晨2时起症状出现或加重时而投之,涉及失眠、胃痛、吞酸、哮喘、咳嗽、头晕、盗汗、瘙痒、磨牙等诸多疑难杂症。方中寒热诸药量,全在乎临床随证增减,无有执定。
2、伤寒论中六经“欲解时”,乃现代中医教学之盲区。如治一每下午腹泻者,诸固涩健脾无效,断为阳明也,而以小承气汤建功。上半夜腹泻者,少阴也,实脾饮可用。
3、张学或谓:三阴病欲解时各有重叠,如何辨之?顾师答,诚然也,但丑时病起者最佳。如盗汗不到12点而出者,少阴也,黄连阿胶汤。
顾植山教授运用乌梅丸的经验
作者:吴同玉,陶国水,
摘要: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其文指出:“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篇亦说:“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乌梅丸曾是为治疗蛔厥而确立的良方,但自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1].亦有医家对乌梅丸证治提出质疑,如清代伤寒大家舒驰远认为乌梅丸“杂乱无章,不足为法”,更发出“乌梅丸不中之方,不论属虚属实,皆不可主也”之论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饮食卫生的改善,蛔厥者甚少,乌梅丸也被医家鲜用.笔者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临证学习时,却发现老师基于“病机”和“厥阴病欲解时”运用乌梅丸十分广泛,临床运用涉及肺系、心系、肝胆等各系统、多种疑难杂病,并且运用乌梅丸促排卵治疗不孕症取得良好疗效,深受启发,现浅谈自己的认识并辅以2则案例.
史锁芳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内科杂病经验举隅
加入购物车收藏
作者:戴益凤,王刚,周奎龙,
摘要: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张方剂,由于此方寒热并用,配伍庞杂,在临床上并未充分发挥其价值。史锁芳教授运用该方强调:要充分把握厥阴病之提纲症,紧扣“阴尽阳生、寒热错杂”之病机;乌梅作为乌梅丸的君药,用量宜大;必须处理好寒热药比例的关系,以调和阴阳为任。
跟师顾植山学用乌梅丸
加入购物车收藏
作者:叶新翠,李玲,
摘要:顾植山教授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厥阴病欲解时,丑至卯上”,临证中但见在下半夜丑时至卯时出现相关症状或症状加重者,即放手选择乌梅丸,
若有口干、四肢厥冷等阴阳失调,寒热错杂之症,用之更能奏效.兹举笔者跟师学用乌梅丸验案4则与同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