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之三相对绝对哲学
相对绝对哲学的表述如下:世界是相对的,世界又是绝对的,相对是绝对的,绝对是相对的,世界是相对与绝对的独立统一.
为什么说世界是相对的呢?因为事物的存在情况,事物的性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的.
就事物的存在情况而言,事物存在与否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时空而言的,没有超越时空的存在,也没有超越时空的不存在.比如说,人类的存在从时间方面是相对于人类开始出现到人类消亡这一时间段,从空间方面是相对于人类所处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即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及其周围).
同样,事物的存在状态也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而言的,比如说,水是液体,这个液体水是相对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强而言的,离开了一定的温度和压强这些条件,水的存在状态便不一定是液体.
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的性质又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时空而言的,没有超越时间的永恒的性质,也没有超越空间的性质(因为事物不同的部分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这就足以说明事物的性质依空间而变化).比如,人是动物,是相对于人活着的这个时间段而言的,人死后便不再是动物.并且是相对于一个人的整体而言的,人一部分,比如说指甲,便不能说是动物.
另外,事物的属性本身也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事物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是相对于它的对立面而言的,没有它的对立面,事物的属性便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立统一的意思.比如,事物的运动,就是相对它的对立面不运动(即静止)而言的,没有静止与运动相区别,运动的属性就无法表现出来,因此运动是相对于静止而言的.
至于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相对性就更加明显,因为任何关系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因此关系怎样就总是相对于相应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言的.比如,甲比乙高,是相对于高度而言的.石块比泥土硬是相对于硬度而言的,等等.
为什么说世界又是绝对的呢?因为相对于一定的条件而言,事物的存在情况,事物的性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总是绝对确定的.
就事物的存在情况而言,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是否存在是唯一确定的,不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就事物的性质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也是唯一确定的,不能既有这个性质,又没有这个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唯一确定的,不能既有这种关系,又没有这种关系.
相对是绝对的意思是:世界的相对性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事物具有相对性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绝对是相对的意思是:世界的绝对性都是相对的,任何事物的绝对性都是相对于特定的条件而言的。
为什么说世界是相对与绝对的独立统一呢?因为世界既有相对的一面,又有绝对的一面,并且世界的相对性之中包含着与之对应的绝对性,世界的绝对性建立在与之对应的相对性的基础上,简言之,就是相对中包含绝对,绝对中包含相对。相对与绝对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把一体分作两个面,一个面是相对,另一个面是绝对,相对与绝对是独立的,把两个面合作一体,相对绝对是统一的,所以说,世界是相对与绝对的独立统一.
世界的相对与绝对正好对应着事物的条件和结论,条件对应事物的相对面,结论对应事物的绝对面,我们知道,一定的条件总是对应着一定的结论,对于条件及其所对应的结论而言,条件成立则结论成立,反之亦然,条件与结论是等价的.相对与绝对也是这样,相对确定,绝对也就确定,反之亦然,也可以说成是有相对就有绝对,有绝对就有相对.
相对绝对哲学思想并不是新的哲学思想,而是正常人正常状况下固有的哲学思想,大多数民族的文化都包含有朴素的相对绝对思想.比如,西方的辩证法和中国的阴阳学说,就明显包含有相对绝对的意思.
辩证法实质上是在事物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中进行辩证.阴阳学说中的阴相当于相对,阳相当于绝对,阴中有阳,相当于相对中包含绝对,阳中有阴,相当于绝对中包含相对,一阴一阳之谓,相当于相对绝对而成世界.
总之,世界既有相对性的一面,亦有绝对性的一面,世界的相对性是绝对的,世界的绝对性则是相对的,世界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独立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对绝对是人固有的思想意识,但是这种思想意识通常须要在理性状态下才会起作用,在非理性状态下往往不起作用,并且由于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起主要作用的往往只是相对绝对中的某一个方面,加上要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往往须要有绝对的结果,因而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只重视相对绝对中的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容易出现只重视绝对性的一面,而忽视相对性一面的情况.
相对绝对哲学与传统二元哲学不同,传统二元哲学只强调事物相对的一面,而忽视事物绝对的一面,相对绝对哲学则是既重视事物相对的一面,又重视事物绝对的一面,并认为相对与绝对是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统一的.相对绝对哲学可以称为二元独立统一哲学.
相对绝对哲学在方法论方面的意义是适度思想,由相对绝对思想可知,任何事物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独立统一,事物的相对面与绝对面是相互依存和互为条件的,也就是说,事物的相对性是相对于其绝对性而言的,事物的绝对性则是相对于其相对性而言的,事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使得任何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都有一个限度的问题,或者说范围的问题,适度的度便是指事物存在及其属性的限度,程度或范围。
例如,从变化与不变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变化与不变的独立统一,事物的变化是相对于不变而言的,事物的不变则是相对于变化而言的,事物的变化必然存在着程度,限度或范围的问题。这样一来,从变化与不变的角度看,由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变化的一面,而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从而决定了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
度可以定义为事物相对面和绝对面所对应的程度,限度或范围,一般而言,事物的度是线段式的,有一个进入点和超出点,在这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属于符合度的要求,不在这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则是不符合度的要求,进入点之前的部分属于不及度,超出点之后的部分属于过度。特殊而言,事物的度可以是射线式的,即只有一个进入点,没有超出点,进入点之前的部分属于不及度,进入点之后的部分属于符合度。
例如,人每天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人每天食用的食物量和营养指标等所涉及的度便是线段式的,线段式的度既有不及的问题,亦有过度的问题。而大小,长短和好坏等所涉及的度则是射线式的。射线式的度只有不及的问题,没有过度的问题。
适度的字面意义是指适合的程度,限度或范围,人的行为大多涉及目的,而目的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适度便是指符合目的所对应的度。以人吃饭为例,人吃饭往往包含有吃得舒服和吃得健康等目的,舒服和健康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些度涉及时间,环境,食物的种类,食物的量和食物的营养价值等等,适度的吃饭便是指吃的时间,环境适合,食物的种类,食物的量和食物的营养价值适合。
不难发现,适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思想类似,只是中庸思想只侧重于道德方面,并且中庸思想对中的解释又受到“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之中”等误导性语句的影响,使得原本想反映适度的思想变得难以理解和把握。现在看来,适度思想应该摆脱中庸思想的干扰,适度是指符合目的所对应的度,主要是指人的行为符合目的所对应的度,适度思想可以简单表述为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
与相对绝对思想类似,适度思想也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思想,同样与相对绝对思想类似的是,适度思想也是须要在理性状态下才会起作用,在非理性状态下则不容易起作用。比如,发现小偷偷了你的手机,追赶小偷要回手机或者报警可以算作是符合适度的要求,这是因为理性状态下适度意识作用的结果。如果拿出枪来想把小偷打死,则是不符合适度的要求,这往往是因为失去理智,适度意识不能起作用的结果。
相对绝对思想是认识世界的一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才能认清真假和分清是非曲直。适度思想则是对待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才能把握怎样对待世界和怎样改造世界。两把尺子都是人与生俱来的,只是往往要在理性状态下才会起作用,在非理性状态下则往往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