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你怎么那么多事啊?
时值酷暑,夏日炎炎,每当此时,就会推出“万能神药”——藿香正气。
【能否治疗中暑?】
以广告宣传而言,藿香正气和“中暑的灵丹妙药”是划等号的。而网上有人指出,中暑一定不能用,有可能会加重病情。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
我曾对藿香正气进行过论述,不过,并没有特别地对“中暑”进行详细地分析,只是以藿香正气的角度,对常见的中暑情况的。
(此处有删减。对“中暑”的相关解释过于专业化,因于篇幅所限,故予以省略。)
综合来看,中暑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急性的昏厥,即阳暑;另一种是相对而言慢性的不适症状,即阴暑。
对于长期夏日暴晒的人来说,阴液亏虚而内热,烦劳阳张则气耗。此时,应立即转入阴凉处,防止暑邪继续侵袭,以存阴津阳气。降低体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差,减少蒸发水分;同时,通过降低环境温度,使身体热量降低。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补液、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经急救之后,后期应根据气血阴阳盛衰状态,仍需调治。
对于阳暑而言,以滋阴清热为大法。外界寒冷则不生暑病,此外因之所引;天气炎热则阴虚气亏者易触之,是其内因所在。虽暑病为外因,而众人皆同在夏日之下独此人患病,是其内因之缺陷,苟气阴不虚亦不致此。故而在用药方面,滋阴较祛暑更为重要。例如:滋阴清热的知母配以清热止渴的石膏,再加上粳米、甘草,组成白虎汤;又加人参,既可补气,又可养阴生津。张仲景论及此病,凡口燥而渴者,每于白虎汤之中加人参。
现代人阴暑较多。夏季甫至,凉拌菜、冷饮冰糕不绝于口,长期处于空调温度较低的凉环境,身体内寒、外亦寒,于是,身体内的热量留居于皮下腠理,难以散发而出。夏季并非不可吃喝凉物,而且也应该开空调以解暑,但应适度。无论寒热哪个方向,勿矫枉过正,切记过犹不及。
在这种病机下,就会表现为发热烦闷、腹泻呕吐等表现。藿香正气散,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收录,其组成为:藿香、紫苏、厚朴、白芷、白术、白茯苓、半夏曲、陈皮、大腹皮、苦桔梗、甘草。此方用于外感寒邪、内伤生冷。
体虚、年老者,虽阴居避暑、饮食温热,亦有中暑者,此亦属阴暑。然而,素体虚弱、年迈衰老不可独认作阴暑之必然,临床上亦见夹杂,不可拘于病名,必当详辨其因。
(此处有删减。对中暑的医案举例过于专业化,因于篇幅所限,故予以省略。)
阳暑不可误作为阴暑治之,阴暑亦不可错当作阳暑处理。对于夹杂情况亦当根据其轻重缓急,随证治之。
阴暑的情况中医亦称中暑,却并非指昏厥之急症。此与西医定义的名称对应关系有所出入,中医的阳暑相当于西医的热射病、热痉挛、热失神、热疲劳,而阴暑则根据表现不同,大多诊断为胃肠型感冒、腹泻等单纯的胃肠道疾病、发烧,或是因此致心慌气短、血压升高而表现为其他疾病,抑或是尚无明确病理性指征,暂不诊断为疾病,继续观察待定。因此,当中医说藿香正气治疗中暑时,有些人不懂其中的涵义,生搬硬套地将藿香正气与中暑急症混为一谈,而大呼虚妄,实则圆凿方枘。
那么,藿香正气能否治疗中暑呢?答案是:视情况而定。不是所有的中暑都可以用藿香正气,同时,也并非中暑绝对不可用。
另附医案:
2019年07月19日。姥姥年逾八十,该日头昏蒙、体乏力、心悸、憋闷,口干渴。血压不甚高,心率较平素快。自谓未曾暴晒,常于空调室内。诊其脉浮数而滑,且有力。手边并无他药,见藿香正气水,辄姑饮一支。酌量用之以化其湿、解其表,亦未尝不可。服后则寐,醒后其症减轻。翌日,又拟人参白虎汤,另加鲜薄荷叶数片,以热药汁冲泡。一剂乃愈。
盖暑湿之天气,以及避暑之寒气,错杂以袭人。暑为阳邪,伤津耗气,湿邪散布,津液失常,二者叠加故口干渴。阴暑之辛温化湿与阳暑之滋阴清热,一前一后,熔于一炉,看似毫无道理,然毕竟收获疗效,诚为无理之理。
【含有生半夏成分,还能吃吗?】
有些人指出,藿香正气里含有生半夏成分,该成分存在剧毒,服用后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真的吗?
是真是假,切不可妄执一辞。应该有科学的精神,通过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沈丕安编著(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⑴水煎液无毒 生半夏有毒,制半夏无毒。生半夏、制半夏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舒反应。长期水煎服或大剂量水煎服一般情况下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生半夏水煎服绝大多数患者30g水煎服,没有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生半夏有毒成分在生药饮片内,基本不溶于水。仅有少数年老体弱者有恶心和发麻反应,因此,年老体弱者剂量应减半。
⑵药渣有毒 生半夏和鲜半夏的药渣有毒。曾看到有一中学生咀嚼新鲜半夏一颗,即刻出现了口麻、咽麻、恶心等中毒反应,及时吐掉后,又喝了大量冷开水,声音哑了4个小时左右,才得以恢复正常。生半夏水煎后的药渣仍然有毒。因此,生半夏决不可以吞服。
据研究,半夏的刺激性成分可能是3,4-二羟基苯甲醛[1],也可能是半夏蛋白[2]。实验证明,其中的这些刺激物质不溶或难溶于水,不易被加热所破坏。因此,生半夏不可直接吞服,其水煎液中的毒性微乎其微,刺激性物质经煎煮后仍存于药渣之中。
另外,还有大量的药理实验,对半夏进行毒性分析试验。
生半夏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LD50范围为325mg/kg。生半夏混悬液给小鼠灌胃LD50范围为42.7g/kg。生半夏混夜毒性最大,漂、姜浸及煎蒸制毒性次之,矾浸及煎剂毒性最小。[3]
生半夏粉末混悬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0.55±0.058g/kg,姜制半夏LD50为1.23±0.032g/kg。[4]
我曾亲自试毒,尝过生半夏,如绿豆粒大。其表面的刺激性物质脱落,附着于舌后、咽部,随即疼痛,吞咽更痛,如同感冒时引起的咽喉疼痛。大约三小时后,疼痛感逐渐消退。
生半夏出现在药品说明书上,是使用者应有的知情权,只是履行法律上的规定而已。其实,在商品中并不乏此现象,不必哗然。含有大豆的食物,应予以标注,以防对大豆过敏者食用,并非因此指出该食物有害;属于蛋白的疫苗制剂,应予以标注,以防对蛋白质过敏者注射,同时对该蛋白所产生的其他影响预先予以提示告知,并非因此指出疫苗是有毒的。
含有钡元素的物质往往有毒,而用作消化道检查的硫酸钡(即钡餐),由于不溶于水,也不会被身体所分解,因此才不表现为毒性,可以放心使用。事实证明,生半夏的刺激性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即便是生半夏,其水煎剂毒性也是相当低的。如果藿香正气中的生半夏有很强烈的毒性的话,谁自杀还会去买一整瓶安眠药呢?而且农药、老鼠药等也可以因此减少,用点藿香正气就行了呗。显然,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通过诸多药理学实验以及大量临床事实证实,除了少数人对半夏过敏的情况之外,在正常使用方法下,藿香正气中的半夏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更不会入口即死。
【藿香正气中含有酒精成分,不可以同时服用哪些药物?】
有很多惊爆眼球的文章“藿香正气出事啦!”“藿香正气很危险!”“藿香正气会丧命!”诸如此类的文章,点进去之后,只见说了藿香正气中含有酒精成分,此后再也不谈及藿香正气了,只谈论乙醇如何如何。实在是……这是辅料乙醇的问题,和藿香正气这个药剂关系并不大。
藿香正气本是为夏月伤寒所设,外以辛散、内以化湿。如果在其中酌加酒精,则可增加温性以助温药之力,且可加速血液循环以辅体表散热。如果不加,其实也是可以的。
加入酒精第一点不好的是,对于曝晒而中暑的患者而言,本就是阴液不足的阴虚,尤其表现为口干渴,本当补液滋阴。而酒精在饮用之后,会加重阴虚的表现,导致机体脱水。这是不是非常不好?确实是非常不好!原因是:辨证选方错了!你的中医知识一定是看网络小编写的伪科普段子看来的吧!对于严重脱水的阳暑患者,都已经说是阴虚证了,那怎么还能选用辛温的药方呢?连藿香正气都不能选,还谈什么加不加酒精呢?简直是乱来!
还有一点不好的是:可能会因为药物使用失当,与酒精相互作用后,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本是一种戒酒药物,以此命名,该反应亦称为戒酒硫样反应。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中毒反应。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乙醛化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喉头水肿、出汗、口干、口唇紫绀、胸闷胸痛、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幻觉、恍惚、呼吸困难,形成心肌梗塞、急性心衰、急性肝损伤、过敏性休克、惊厥,甚至死亡。
可能会与酒精产生双硫仑样反应最常用的药物是头孢类药物。一项调查分析显示:饮酒后5天之内,吃头孢类药物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那么,应该如何使用呢?其实,绝大多数人选用头孢类抗生素是盲目的。比如说:炎热的三伏天,赶上亲朋结婚喜宴,一路上还挺热,到了地方,室内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席上又吃凉菜、又喝冷饮,回家感到有些发热,又头蒙,而且还拉肚子。有些人认为得吃些“消炎药”,消一消炎呗!于是就开抽屉找到头孢类药物吃……首先,头孢类药物不是消炎药,它属于抗生素类。既然是抗生素,那么就针对的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目前头孢有四代,而且不同种类的头孢所抗的菌种是不一样的。那么,您做化验了吗?在吃错药的情况下,头孢的不良反应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诸如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引起一些试验结果出现假阳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加重肾损;对于普通患者都应该遵医嘱服用,特殊情况的患者则更应该遵医嘱,不可盲目使用。而且如果在喜宴上喝过酒,您还能再吃头孢吗?其实有很多其他的药物可供选择,中药西药那么多,何必冒着如此大的风险非得吃这么麻烦的头孢呢?对于暑季伤寒感冒,大多不太适合服用头孢,藿香正气就是最直接、最便捷可以解决该疾病的药物,如果连藿香正气都效果不显的话,则应寻求医生,查明真正的病因再对症用药。夏天伤暑不适,服用藿香正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进行医学检验就吃头孢,如同盲人夜行。
还有个不好,其实还是酒精的问题,非要让藿香正气给背锅。曾经有种说法,用棉花蘸藿香正气,然后敷在肚脐上,可以退烧。暂且不说这个偏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就说小孩子用这个方法进行退烧,是不可取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原因,还是酒精惹得祸。《药物不良反应(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将乙醇涂于皮肤,短时间内不会造成皮肤损伤,但如果时间太长,则会刺激皮肤。”所以医生找病因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倘若把原因归咎于藿香正气上,就太过于片面了,显然是缺乏医学知识的表现;你今天说是藿香正气的问题,明天他用棉花蘸二锅头去了,后天他蘸老白干去了,大后天他蘸茅台去了……做医生、做医学普及,必须得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行。
为什么从始至终都只说“藿香正气”,而不提剂型,因为剂型有很多。“藿香正气水”一般是含有乙醇成分的。有一种叫做“藿香正气液”的,一般不含乙醇。还有剂型是“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水丸”等,这些都不含乙醇成分。
【藿香正气中含有酒精成分,服用后会不会算酒驾?】
加入酒精之后,还有个问题就来了:司机喝过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之后,还能开车吗?口说无凭,通过公式计算证实。
体内乙醇量=0.78945×饮酒量(毫升)×酒精度×血量÷(74.0109375±24.6703125)。
(此处有删减。本公式经数步推算,其中数据皆为严格测定值,因于篇幅所限,故予以省略。)
根据生理学提供的数字,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那么60公斤的成人估算血量为4.2~4.8升。血量可取4.5升。
根据藿香正气说明书的标注,酒精度为40%~50%,则酒精度取45%。
藿香正气每支10毫升。如果饮用1支,即饮酒量为10毫升。
将上述数据带入到公式中,得0.162~0.324mg/ml。如果饮用2支,则在0.324~0.648mg/ml的范围之间。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由此可看出,如果服用1支藿香正气,判定“饮酒驾车”的标准,恰好处于计算出的可能范围之内;是否构成,取决于血液乙醇吸收率与体内血量。如果服用2支的话,必然会构成“饮酒驾车”,但尚未构成“醉酒驾车”。
如果司机需要服用藿香正气,可以:
1、待酒精代谢后再开车。
乙醇清除率为2.2mmol/(kg·h)[100mg/(kg·h)],对于60公斤体重的成人而言,每小时可清除6克乙醇。血中乙醇浓度下降速度约0.43mmol/h[20mg/(dl·h)]。
那么,每支10毫升的藿香正气,所含酒精量为10毫升×45%×0.78945克/毫升=3.552525克。
当饮用后,血中乙醇浓度于20分钟至1小时后达峰,然后再过大约半小时,就可以代谢掉1支藿香正气水中的乙醇。
2、可以选用不含酒精的制剂。
【结束语】
藿香正气既非夏日的万能神药,亦非不可触碰的危险品。要么夸大其辞,要么危言耸听,大可不必如此。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优势,每种方法也都并非万能。如何能够避开缺陷而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以正确的方式选择使用。
我不得不说:藿香正气,你咋那么麻烦呢?还让不让人踏踏实实喝了?
参考文献:
[1]Suzuki et al. Arzmeim-Forseh 1969, 19 (8): 1307
[2]《中草药成分化学》林启寿(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3]《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第三版)》高渌纹(1995年)
[4]吴浩,等. 半夏姜制对动物刺激性及毒性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18(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