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缺陷?英国诺奖得主称:汉字有“三大缺陷”,指的哪三方面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从仓颉造字、秦始皇统一文字,唐朝时期“以字取士”于是书法繁荣,到现在我们所用的汉字,中国的汉字就像中国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它的优秀让不少邻国都眼红不已,纷纷将其作为自己的文字,学习了好几千年,直到他们叛逆,自己以汉字为基础生造文字,才算休止。
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摆脱不了中国的文字,如韩国没有同音同字实在是太多,必须要标注一个汉字文字才可以分出谁是谁的名字,比如说日本虽然叫嚣了无数年废除汉字活动,但是他们本来就是从朝鲜那里学来的中国汉字,经过结构后形成的自己文字,根本不可能不用,所以造成越是庄重的场合越用汉字,可见汉字之优秀。
然而还是有一个人不这么认同,公开叫嚣:“中国汉字有三大缺陷!”这个人就是伯特兰·罗素,出生于1872年的英国,其父亲还是一位伯爵,所以家中条件还不错,一直以来都接受着先进的高等的教育,而且他很有天赋,起初他学的是数学,因为数学屡屡获得成绩和赞誉,1890年在剑桥大学任教。
但是这个人很喜欢演讲,演讲追求的稿子当然是严谨的散文式,所以伯特兰·罗素就培养出来了优美的语言和实证主义的逻辑风格,并且用这写了不少学术著作,比如说《数理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史》《幸福之路》等,1950年凭借《婚姻与道德》一书爆冷,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
这样的一个人就像爱因斯坦、马尔克斯一样在中国刮起了龙卷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锋阵地《新青年》杂志,曾经特意用一期介绍了这位文理全才,所以他也是国内名声赫赫的外国人,当他也表示对中国的兴趣之后,1920年梁启超第一时间给他发了邀请函,希望他来交流交流,伯特兰·罗素确实来了,还住了一年,然而......
然而让人无奈的宿命是,和爱因斯坦访华回去后写游记中国人“活得像马像驴像机器”,马尔克斯访华回去之后再也不给中国人授权一样,伯特兰·罗素也在1922年出了一本《中国问题》,这本书是伯特兰·罗素写给西方看的,在里面他指出了中国发展中经济、工业、文化、教育上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设想。
比如说一些社会现象——画家穷困而死,收藏家收购遗作,中国人夸赞其慈爱善良;比如说一些文化现象——为国尽忠的最好方法和体现是杀人,孝道利家的最好方法是受贿和耍阴谋;比如说一些发展现象——缺乏科学,缺乏宗教,缺乏公共思想。还说一位著名作家请他指出中国人的弱点,他推辞不过说了三点:贪婪、怯懦、冷漠。
然后就是之前说到的汉字问题,他认为汉字的三大缺陷是:笔画多、排序困难、无法翻译专有名词和术语。伯特兰·罗素提出的问题一部分确实是当时中国汉字的问题,首要就是“笔画多”,因为那时候中国还在用繁体字,繁体字就算是从小就写的古人,都会觉得费时费力,它也是阻止教育往下延伸的最大阻碍。
然后就是“排序困难”的问题,这里说的排序困难是指字典、目录等排序的时候,汉字没有办法做到的问题,伯特兰·罗素认为汉字不像英文可以根据字母来进行列队,所以当人们想要大量学习汉字的时候,会比较困难,对于自行认字、识字这项工作来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阻碍,也是阻止教育往下延伸的一大阻碍。
对于以上这两点问题,其中的“笔画多”问题,早在伯特兰·罗素之前,中国的文人就已经发现了,起初鲁迅、胡适他们准备支持“汉字拉丁化”,不过因为这是对中华文化根基的动摇,所以遭到了强烈地反对,1909年陆费逵、钱玄同等人提出将汉字简化,吴玉章因此制定《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开始全面推广,截至2020年文盲率4%。
至于“排序困难”,中国人完全不需要用英文字母排序,其实根据部首偏旁就可以,字典上一向标明了这一方法,还有1955年至1957年中国语言学家周有光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发明出了现代汉语拼音,中国人也可以根据拼音首字母来进行排序和查阅,也就是说中国的字典和目录可以根据三个方法进行排序和查阅。
“无法翻译专有名词和术语”的问题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这些中国早就通过音译、意译或音意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比如说“沙龙”本来源于意大利语单词“Salotto”,原本意思是豪华会客厅,因为他们把这里变成了社交场所,所以又有了“名流聚会”的意思,这种方式传到中国就有了“沙龙”一词,富太太才子佳人都爱参加。
还有各种各样音译意译的外国名称,比如说America被翻译为“美利坚”,被美化为“美国”;Germany被翻译为“德意志”,被美化为“德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被翻译成“英格兰”,被美化成“英国”......早在好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采取这样的方式了,也不知道罗素是怎么得出汉字有翻译缺陷的。
总之伯特兰·罗素虽然是个文化人,但是说的话也不一定都对,大家一定要自己判断之后再决定是否赞同,不要让自己陷入名人崇拜的怪圈之中,而《中国问题》这一本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赞美中国的一本书,他确实在书中说了很多中国的问题,但每每又给予更多的优点,令人深思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