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爱孩子,也要让他承受这三种苦

妈妈抱团

妈妈的辛苦和幸福,我们都懂。妈妈们的成长交流平台。
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成长路上,没有捷径。

父母终将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总有一天会还回去。

作者丨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看过一则新闻:

一位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

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

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这样的回答,让很多父母陷入了深思之中。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可以说是很多父母的心愿。

我们有很多的家庭,父辈努力打拼,积攒可观的家产,期盼孩子不要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样劳累。

曾经听过不少家长说:

“我们家就一个孩子,6个人疼,疼都疼不过来,怎么舍得孩子吃苦。”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家长:
  • 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

  • 给孩子处理一切事务,舍不得孩子动手帮忙做事;

  • 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不忍心看到孩子难过、失望、受委屈......

然而,哪里有不需要吃苦的人生呢?
在孩子童年时代,哪怕父母可以给他无微不至的呵护。
可总有一天,他需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处理各种困难和挑战。
没吃过苦的孩子,很难拥有沉稳、坚毅、耐性这些品质,通常缺乏独立性、责任感;心理脆弱、难以承受挫折;自控力差、不能坚持。
家长过度的保护、呵护、替孩子解决各种麻烦,看似是对孩子好,其实是本末倒置。
当孩子需要独立面对真实的生活时,将无所适从、难以适应。
有远见的父母,就应该舍得让孩子吃一些苦,有吃苦的能力,才是真正对他未来人生负责。
吃苦不是目的本身,通过经受一些“苦”,孩子的心智、思维方式、性格品质会更加趋于成熟。
这些内在的品质、特点又能进一步有助于他的人生发展。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需要也没必要吃从前一代人那种物质匮乏的苦,但以下三种“苦”,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吃。
独立、自理的“苦”
演员蔡少芬曾在微博上发了二女儿做菜的照片,二女儿今年刚6岁,就能做出几道拿手好菜。
为什么要教孩子学做菜?
蔡少芬在接受采访时说:

“做饭是最简单的锻炼。”

“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在她日常的教育下,两个女儿非常懂事乖巧,肯吃苦,适应性强。
在一档亲子节目中,为了完成任务,蔡少芬带着女儿走上崎岖的山路,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闷热潮湿的天气,可是两个女儿不抱怨不哭闹,甚至还觉得开心。
在离开妈妈身边独立完成任务时,两个女儿自己动手捡柴火,找山里的人家借食材,在烈日下来回搬水,还能高兴地对着摄像的镜头做鬼脸。
而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舍不得孩子晒着、累着、碰着、伤着,不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
孩子习惯了安逸、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的生活,等到环境不那么如人意的时候,就会难以忍受、感到愤怒和沮丧。
从小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给孩子劳动、做家务的机会,孩子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可以独立自理,那么不管在人生的什么时候,他都能好好地照顾自己。
在动手劳动的体验中,孩子也会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在遇到困境时更加积极乐观。

学习、自律的“苦”

教育圈中,“快乐教育”一度很流行,让孩子释放天性,自由、轻松、快乐地成长。
于是有些孩子想学的时候学学,不想学的时候就玩;
报兴趣班,三分钟热度,上几天不愿意上了就直接放弃。
然而大多数在低要求、没有压力的“快乐教育”下长大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快乐是快乐了,却也失去了在同龄孩子中的竞争力:
只喜欢轻松的娱乐活动,对需要长时间专注、思考学习活动没有兴趣、力不从心;
对于一些兴趣爱好浅尝辄止,难以坚持,遇到困难就想放弃。
吴奇隆有一次在节目上聊到童年,说自己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在训练。

“每天五点多起床训练,放学之后接着训练,晚上十点十一点才能回家。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他们考90分就会有奖励,我考90分就会挨打。”

当时父母的严厉和心狠,如今再回忆起来时,吴奇隆却直言:

“很辛苦,但是这个阶段吃的苦,都将成为未来生活很重要的基础。

让我养成了不轻易放弃、自律、坚持努力的习惯。”

很多人长大后都很后悔,童年时没有听父母的话,掌握一项技能,如画画、跳舞、钢琴等;
也有一些人会埋怨父母,自己小时候不懂事,但他们为什么不逼着自己坚持下来。
任何学习、进步的过程必然是困难、辛苦的,需要经历一段枯燥、煎熬的过渡期。
但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专注力得以提升、意志力得以磨炼、好习惯得以养成。
孩子年龄小,不懂得这些道理,家长不能指望他们自觉。
一开始还是需要家长智慧的引导,陪伴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沉下心坚持下来,深入到学习或兴趣爱好中。
只有能够经受住这种学习、自律的苦,孩子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内在的品质也得到磨炼,对他的未来影响深远。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不能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强行逼迫,而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兴趣;
在他想偷懒、想放弃时,想办法陪伴他度过倦怠期、困难期。

受挫、失败的“苦”

很多父母,见不得孩子受委屈、吃亏、难过,总想让孩子一直处在舒适、满足的状态里。
  • 玩游戏时,故意输给孩子;

  •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了,家长去找孩子同学理论;

  • 本来不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撒撒娇、哭一哭,就忍不住满足他……

被呵护得特别好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没有承担过自己行为的后果,心理韧性会差很多,扛不住事,容易被挫折打倒,喜欢依赖别人,缺乏责任感。
孩子经历一些挫折、真实地体会过难过、失望、生气、沮丧等情绪,才会真正地长大,认清生活的真相。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不缺挫折: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考试考砸、被朋友忽视、努力做一件事却没有成功......
父母要做的不是刻意制造挫折,而是在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正确引导他们。
不是帮他们解决麻烦,而是舍得让孩子体验那种受挫的感觉,帮助他们积极看待挫折、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在挫折中振作起来,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鼓励孩子多尝试、探索,允许孩子犯错,经历多了,孩子获得的经验教训也更多,内心更加强大。
记得屠格涅夫说过一句话: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早年让孩子吃些苦,孩子得到锻炼,长大后会对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掌控感、选择权、人生将更加自由。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

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妈妈抱团,和千万妈妈一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