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战封侯,匈奴俯首称臣,一代战神英雄落幕!

霍去病,是西汉战神名将,17岁从征,24岁病亡,他短暂一生未尝败绩,战功更是数不胜数。
他不拘古法善于奇袭的作战方略让他多次在大漠作战立功受封,最爱的将军怕不就是霍去病了。那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那种将生死看淡将国事放在心上的胸襟,难怪汉武帝如此器重。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是皇后卫子夫的亲外甥,从小由卫家抚养,在他长大一点后,卫子夫就把他引荐给了汉武帝刘彻,因为骑射水平很高,所以深受刘彻的赏识,在宫里做了皇帝的护卫。
元朔六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并跟随他的舅舅卫青一起去攻打匈奴,并且首战告捷,以800人歼敌2028人,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
19岁的时候,霍去病受封骠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匈奴为此有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从此,霍去病之威名,四海远扬。正是因为霍去病的骁勇善战,汉朝才能控制河西地区,也为后来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础。
22岁那年,霍去病率5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兵锋直逼瀚海。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经过多场战役,匈奴的三大战略集团终于都被打垮,再也没有能力再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漠南从此无匈奴王廷。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自此至宋代数百年间,中华边界几乎没有大战。所以说,霍去病战神的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
24岁,霍去病自此不再征战沙场,史书记载说是他喝了有细菌的水病死了,寥寥数笔,就给他的一生画下了句点。
战神之死,疑点重重
关于霍去病的死,朝廷肯定会对外公布一个死因,否则怎么向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交待。那么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霍去病葬礼的流程、墓地的规格,甚至还解释了谥号。但诡异的是关于霍去病的死司马迁并没有给出一个字的解释,这就不得不令我们感到疑惑。
关于战神的死因,有几点猜测:
1、正常病逝。从他17岁初征匈奴开始,到22岁封狼居胥的五年时间里,六次出征,四次为帅,在与匈奴常年的作战里连续高强度高密度的负荷,耗尽了元气。匈奴,游牧民族,汉兵,农耕民族,就好比狼跟羊。霍去病要想赢得战争就必须付出更多努力,他最擅长的就是骑兵的闪电战加迂回穿插,再加上常年的长途奔波,过早地耗尽了他的体力。
2、死于阴谋。如果霍去病不是病死的,放到汉朝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能对霍去病造成威胁的,只有卫氏集团。
霍去病初出茅庐,却显得功高盖主,卫青在他身上没有获得丝毫利益,却成为了他最大的威胁。因为当时的太子刘据是卫青的外甥,整个卫家掌握着刘据,汉武帝他也惧怕有朝一日卫青造反,所以必须找人来抑制卫家的扩张,这个最好的人选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屡立战功,一定程度威胁到了卫青的地位,他便成为了整个卫氏家族的敌人。可望眼整个卫氏家族,能做出这种事的还有一人,那就是卫青的老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卫氏家族的最大掌控者。女人嘛,擅长的就是宫斗,当霍去病威胁到自己的老公时,她一定会不择手段地去除掉他。
霍去病暴毙,受益最大的就是卫氏集团,但他具体因何而死,可能会是一个永远的谜团了。
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他死亡,都已经是无法考据的了。但是他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