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碑林
碑林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碑林。西安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碑林是在古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二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碑林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石台孝经》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它集中了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如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的《曹全碑》,笔画圆润而精气内涵,体匀整秀而飘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为突出。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期间名辈出,流派分,真、草、隶、篆,百花争妍。它上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是中国书法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的篇章,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先锋的一页,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在唐朝时,朝廷颇为重视书法,翰林院设有侍书学士,将书法作为进身仕途的门径之一。中央的"国学"分为六科,其一为书学科,是专门教习书法的机构,这是效仿汉代以书取士、晋朝有书学博士这些设置的继续。弘文馆也教书法,专收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提高,由当时最为著名的书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等人执教。这足以见得朝廷对书法及书法教育的重视。
史籍所记载有名有姓的唐代书法家,其总数已逾千人,其中大多为京官或长期生活在帝都长安地区的仕阶层。从书法流变的大体脉络来看,可将唐代书法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在碑林都有充分表现。
碑林中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唐建中二年(781年),由唐代名书法家徐浩书写的《不空和尚碑》,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
唐天宝二年(743年),大温国寺寺主思庄等,为纪念其师怀恽建立的《唐阐法师碑》,记载了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大师和怀恽法师弘扬净土的事迹,弥补了历代史籍记载之不足。
驰名的《汉曹全碑》记载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以及在陕西合阳一带的活动。还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及"和德面缚归死"等事实,均可弥补和订正史书的缺憾。
中外驰名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了景教(古罗马基督教的聂思脱里派)的教旨仪式,在中国的传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动情况,碑侧及下端刻有古叙利亚文记事和僧徒多人题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碑林收藏有九百余块从晋至清的墓志。墓志是为了防止陵谷变迁,桑沧更替,将死者的姓名、籍贯、官职、生平事迹、埋葬地点等,刻于石上、砖上,使后世有所稽考。这些墓志所记事实,可以考证史籍之异同,补充史籍记载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国的交往,考证古代郡县乡里之所在,以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等。
石刻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唐盛世,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汉代石刻的雄劲、简炼,唐代石刻的精美、圆润,都表现了中华民族进取、向上的气派和精神,在中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七字是由陈毅元帅亲笔所题。室内陈列着汉唐艺术精品七十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陵墓石刻中的精品有东汉双兽,其造型综合了狮、虎的特点,形象威武、活跃,动作矫健敏捷,以其造型完美、手法熟练、雕刻精致而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陕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内容除少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李小孩石棺、蹲狮、石虎、石羊、卧牛、走狮等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隋唐陵墓石刻写实传神的特点。
石刻室陈列的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形式多样,既有传世的精品,也有建国后历年发掘品。有浮雕,也有圆雕,主要反映了古长安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水平。
北魏皇兴造像的弥勒,着通肩式袈裟,丰满圆润,肌肉匀称,衣褶以条棱表现,具有较多的域外艺术风格,其艺术水准在当时也是领时代之先的。
隋唐时代的造像艺术则把从北周开始的写实风格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追求立体造型的同时,把传统的线和装饰性的艺术手法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中国成熟的民族化佛造像艺术达到鼎盛。陈列的观音菩萨像,金刚造像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
碑林中还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石刻,如宋元佑六年(1091年)刻的《唐王维画竹》,以它的挺拔潇洒之态,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们的喜爱。
明代刻的《达摩东渡图》和《达摩面壁图》,是西安风颠和尚的手笔,画面以粗线条写意,局部用工笔细描,画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诚形象,及其生动传神。
碑林坐落于十三朝古都西安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碑林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碑林藏品浩瀚,书法艺术卓越,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渊薮"、"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书库"。作为西安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之一,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成为普及和弘扬中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