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徽州
徽州
粉墙黛瓦,云开雨霁
朦胧之景
倾尽了人们对浪漫的想象
只是这表象下
深埋着徽州的儒雅与孤勇
徽州
诞生于山限壤隔之地
地狭人稠,资源匮乏
徽州人怡情砺志
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
少小离家,去闯天下
悠悠长路
踏出了徽商之辉煌
时光荏苒
沉淀了徽州的儒雅
千古徽商,历经繁华跌宕
却敌不过漫漫岁月
走向衰落与沉寂
如今
古徽州已散落在两省三地
她仍于山水之间
展现一如往昔的温婉姿态
亦隐于
可感可知的文化符号之中
孤独前行
皖、赣、浙三省交界之处,群山并列,川谷崎岖,自古就有“山限壤隔之地”之名,古徽州就诞生于此。
徽州,一草一木都流露着北方平原上所没有的温婉与沉静,一砖一瓦则表现着江南古镇中所没有的大气与苍凉。
青山逶迤,绿水蜿蜒,粉墙黛瓦,云海雾渺渺,置身于如此仙境,倒像是怎么也睁不开眼般,甘愿醉在这天地间的水墨韵趣中。
徽州的美,是凝重的,也是诗意的。若宏村那般,月沼呈半月型,水波不惊,水面如镜。四周的古徽民居映在水中,斑驳乏灰的粉壁,在月沼里微微荡漾,叫人思绪幽幽。
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体现了徽州古建筑的独特韵律。墙头上的马头造型与宏村建筑群连在了一起,仿佛真有千百匹骏马带领着墙壁向前奔腾,跃向广阔的天空。一瞬间,众马扬蹄,气势恢宏。
推开虚掩着的门,步入老宅,抬眼望去,只见前厅的上方露出了一片长方形的天际,这是徽派建筑中一种重要的独特建筑格式——天井。它是敞开的、明朗的,纳水、落雪、听风、入光、生草、开花......
人们坐在厅堂内,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辰。静夜里,倚在窗前,隔着百年的窗棂望月亮,月亮还是几百年前的月亮,人已隔着万水千山,却有着一样深深的寂寞和惆怅。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这一丢,竟丢出了一个徽州商帮。《晋书》说:“徽州人好离别。”为了谋生,徽州人从小背井离乡,怀揣碎银两,夹一本《士商要览》、一本《天下路程图引》,浪迹天涯。
古老的新安江边至今还留有许多水码头,水量充沛的新安江在万山环抱中奔流而出,这是徽州人走向山外的黄金通道。
离世守之庐墓,别亲爱之家庭,年复一年,从黑发到皓首,徽州人携带着山林里丰富的竹、木、茶、桑和各种药材,山货土货到山外做买卖。他们并不固守一个行业,而是周游全国。哪里能做大生意,他们就到哪里去。有的,一年回一次家;有的,三年甚至十余年也未能归来。
踏出家门前,徽商定要带上母亲编织的红色信物,若是当真遭遇不测,则由亲戚或者同行人带回。如果荣归故里,便是喜上加喜,毕竟平安难得,富贵不易。
明清之际,徽商终于发展至鼎盛阶段,徽商经营范围几乎涵盖了当时商业的各个领域:婺源商人擅长木业,祁门商人以茶著称,歙县商人则以盐业为重......
然而,故土家园是他们一生都要回去的地方,祠堂更是其内心的归属。
徽商返乡后,不仅建园第、修祠堂,还以其雄厚的财力去推动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理学、徽派版画、徽州刻书、徽州戏曲等一大批徽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至于学堂、家塾,更是数以百计。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徽商向来亦贾亦儒,贾而好儒,以商养文、以文入仕;而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也让徽商具有了以诚待人,崇尚信义的商业道德。这些,是刻在徽商骨子里的素养。
只可惜,辉煌纵横三百余年,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及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各地战火连绵,硝烟不断,徽道上再也没有茶队的马蹄声与淡淡茶香。曾经属于徽商的一切也早已随历史的年轮,湮没在皖南的山山水水中。
“徽”字,含有美好之意。将其拆解开来,里面有双人,有山,有文,或许是一个山水田园里的人文家园。在宋以后的历史上,徽州也是中国文人出处最多的地域之一。
如今,这里早已没有了往昔的繁华,曾经的古徽州散落在两省三地。徽州的名字也已逝去,易名为黄山,徒留人们对“皖南已无徽州府,空留青山笑皇天”的长叹。
走在窄窄的青石街巷中,抬头仰望,百年老建筑原有的墙面已经斑驳渐黄......
这里,有很多弃置的、坍塌的、被拆到一半的老建筑,也有很多用钢筋水泥搭建起来的新楼房。这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却让人不时地感受到难言的空洞和虚无。因为这仅存的徽派建筑群,也正一点点被蚕食,被遗忘。
有人说:“徽州是孤独的,孤独的意义在于它总是聚落选址在大山脚下的山口,背山面水,在山水之间,寻找藏风聚气的地域灵魂。”
可同时,徽州亦是孤勇的。古徽州,犹如时间长河上的一艘巨轮,满载着巨大的财富,满载着思想、文化、家族传承,航行在历史的河流中,或许它已沉没于年轮的巨浪,但它总不该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