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萧根胜《国瓷之光》研讨会【九】
3月30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中共郏县县委协办的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近三十人的作家、评论家、陶瓷领域专家代表就这部作品各抒己见。
读肖根胜的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我比别的读者更有一种亲近加亲切感。原因是多年前他创作的一部报告文学《青海长云》,反映的是我熟悉的青藏高原题材。他用铁道兵精神书写了英雄的铁道兵,写的非常感人。我每次去高原乘车经过他作品中所写到的关角隧道时,就会想到他们在风雪高原上战胜塌方,抢救127名战友,成功脱险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就会想到根胜。有几次乘汽车我还特意停在关角,要回忆起他那部优秀作品中的一些感人至深的章节。
根胜创作《国瓷之光》,是一个陌生的文学领域处女地。六年间,他走遍了中国大地几乎所有与烧制陶瓷有关的地域,我的家乡陕西耀州,也留下了他辛劳的足迹。他还阅读了如山的资料,正如李炳银在序言中所讲:“他逐渐深入认识理解陶瓷的发展历史,以及陶瓷烧造与中国社会和人类文化生活密切关系的过程,也是他长期忘我付出的精神性格和感情的过程。”这一次,他是用工匠精神挖掘一位让人高山仰止的一个大国工匠。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用脚板和心血走出来的。根胜创作《国瓷之光》又一次雄辩无疑地证实了这一点。
大家好,我是《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责任编辑,完成这部著作历时5个多月。当这本书的付印样稿如期放到了出版科的桌子上的一刹那,我长舒了一口气,今天,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同时,我也觉得还有些什么没有做完。作为责任编辑,我还想再写点什么,以记录下这段让我敬畏,让我感动,给我磨砺,让我成长的编辑历程。
这本传记的主人公、中国陶瓷科技的泰斗人物、科学家李国桢先生的过往事迹在这里不再赘述了。关于本书作者箫根胜先生,以及他为创作付出的努力,相信通过这部作品可见,大家可细细研读,我也不再赘述。
今天我想表达,身为一名编辑,我始终牢记“书比天大、责比山重”的出版担当,从不敢懈怠。新时代,贯彻科技强国战略的声音一次次响起,而本书恰是这一战略中的一支强音。
虽然编辑的工作是相通的,但首次接触这种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的报告文学作品,如何把这么优秀的作品通过编辑加工而成功出版?着实让我不安。24个章节,50余万字,横跨多学科,纵写几千年,这样一部皇皇巨著放在我的案头,让我夜不能寐。且不说编辑的工作量,单是作者以花甲之年行万里路,访无数人,六年呕心沥血而成的大作,更有书中主人公李国桢先生在陶瓷科技方面所做的令人高山仰止的贡献,如此厚重的作品,这么成绩斐然的科学家,怎能不让我心怀敬畏。
凝视着案上厚厚的书稿,我陷入了沉思。既然这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审稿时就要扎根于文字,游离于情节,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只有这样,才能以冷静客观的眼光,核查掉书稿中存在的各种疏漏和错误,比如:语法、文字上是否正确,人名职务、地名归属是否合乎历史,情节走向是否严谨,前后是否存在逻辑漏洞,等等,这都要推敲琢磨。如书中出现的人物多达百余人,很多人名会重复出现十多次甚至更多。为了书写正确和统一,我以《辞海》上查到的为准,改正后就顺手在稿件电子版里搜索这个名字,把错误写法“一网打尽”,这样做既准确又高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严东生”这个名字。书中第一次出现“严东生”时用的是“升”字。权威的参考书上没有这个名字,网页上写法不统一,作者也不太确定。无奈之下我到孔夫子旧书网去搜有关严东生的书,才确定是用“生”字。这种专项检查和分类检索的方法在后面的审稿中帮了我的大忙。
作品在很多章节上多次出现陶瓷科技术语,比如李国桢笔记里写的陶瓷原料,于这一领域知识了解不多的我,便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浏览陶瓷专业网站的网页充实学习。坚持了几天,我发现收效甚微,只好又一边看稿子,一边对着作者提供的原始资料来核对相关信息。工作之余,我就翻看参考书籍。除了作者提供的资料,我还阅读相关的论文,浏览网上这一领域的论坛。除了上述问题,我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书中随处可见的文献引用核实之上。这些文献,除了相关历史人物在正史中记载的事实,也有诸多的厂志、访谈,甚至是网络文章,更有一些不常见的资料。对于这些内容我便在人民网、中国档案资讯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网、各地瓷厂官网等权威网站查证,尽量做到改必有据。
书稿的完成时间是有要求的,我不得不加快编校速度。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用一个军绿色的帆布袋子把稿件带回家看,这个袋子也就成了那段时间我上下班路上的标配。这样既可以多些时间陪孩子,弥补一下早出晚归带给孩子的爱的缺失,又能够在夜深人静时展开工作,因为这时思维不受外界干扰,更能专注于稿件。编辑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人物传记类书稿,还应尽可能地考虑书的定位和原稿的面貌,应多与作者沟通,尊重作者的处理方式。所以碰到一些我认为有异议却又查不到权威解释的问题时,我都是拍个照片发给作者咨询,但事后我才意识这些信息的发送时间基本都是晚上九点以后,我这种工作方式想必也给作者带去了不少麻烦,这让我内心很是不安,不知是远在郏县的萧根胜先生和我心有灵犀,还是已经熟悉了我的这种“恶习”,他经常都是在我信息发出之后及时给我回复,怕我不明白,还把所查资料实物照片发给我。
审稿中,我请作者提供一篇序言。不几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炳银先生的文章便如约而至。能请李炳银这样的大家、名家写出一篇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序言足以表明萧根胜这部作品的高度、深度与硬度,这也更坚定了我要把这部作品打造成精品图书的信念。现在想来,我的这种“有求必应”的事情,其实已经是本书审稿工作中的常态。比如我想在书中穿插图片解说。本想着李国桢先生已过世二十年,照片资料整理起来有难度。谁料次日配好图注的照片便以WORD文档的形式翩翩而至。萧根胜先生退而不休,还如此高效、敬业,让人钦佩。
当然,编辑的个人阅读范围、知识储备毕竟有限,书稿中也肯定会存在一些遗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握书稿质量,领导建议请省质检专家敖敬华老师外审,我社质检主管谭玉先老师进行三校,有他们为书稿保驾护航,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记得这本书上报选题时的书名是《瓷魂——新中国陶瓷科技奠基人李国桢人生纪事》。但大家一致认为书名有些长,可以酌情改短。修改书名是否恰当?作者又是否乐于接受?我心中是有顾虑的。后经社领导一起讨论研究,认为变短之后的书名,不仅简洁,而且大气,更便于读者识别。这令我豁然开朗,决定和作者沟通调整书名。几经修改,用了新书名的封面确实比之前大气、疏朗了许多。
为了确定封面样式,我多次趁空到书店去调研人物传记类图书的封面版式,不断改进设计思路,希望拿出来的设计雏形相对完美。两位总编全程指导把关,小到颜色色相的拿捏,大到精品纸张的选择。经过前后十多次的修改调整,最终的封面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一本好书的成功出版向来都不是编辑一个人战斗的结果。在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这部让我夜不能寐的书终于要出版了。在印厂,为了追上数码打样的效果,我和工作人员仔细地比对了印刷品样张,做了几次色相的调整后才签字确认。在图书付印之前,我编写了一篇 “新书推荐”传给我社微信公号负责人,然后做了《新书编辑推荐表》,及时在图书出版的当月推出。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一书从封面到内文,从纸张选择到印制把控,从前期沟通到后期推广,都力求完美,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能为书稿的出版尽一份力,我深感荣幸。宝剑锋从磨砺出,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有敬畏,有感动,有磨砺,但更多的是成长,是我从编辑艺术类图书向文学类图书的一次成功的跨越。
感谢领导和作者的信任,把这样一部凝聚了作家多年心血的优秀作品交到我的手中。同时,感谢作者“容忍”我反反复复地“磨稿子”,甚至是推翻很多既定的设计重新再来。同时,更要感谢著名作家李炳银先生、李佩甫先生及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老先生在百忙之中审阅书稿,并作序推荐,这充分体现了诸位前辈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关爱和支持。也希望本书的成功出版能在陶瓷界、文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打造我社精品图书添砖加瓦,更为提升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品牌形象奉献一分力量。
来自李国桢家人的祝贺
左右滑动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