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需要强调的几个观念(中)
养正需要强调的几个观念(中)
——《胜市正言》沪续九十
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强化员工主体意识
以正理企需要把员工当做企业的依靠主体,而不是管辖的对象。在养正中也是一样,不是仅仅依靠领导血本督导或者赎买,而是形成员工自我养正的环境,我们可以称之为养正的主体观念。
主体观念建立在智慧人假设之上,符合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的管理趋势。这说明管理者与执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执行者也应当视为管理的主体。这当然不是说彼此颠倒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说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必须平等相待,对劳动者给予必要的尊重,而不是试图继续坐食人口红利。两者只是社会角色与分工有不同,在智力上是完全平等的,管理者并非必然比执行者高明。需要根据智慧人管理主体之间的互补性,智慧人管理主体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智慧人管理主体与环境的互动性,确认管理举措往往是管理者的理智选择,而不是在博弈中为自己留“后门”,从而真正立足于养正。
调配资源要心怀敬畏
管理不可能做无米之炊,必须有一定的管理对象供管理者调配。尽管在教科书里把劳动者也视为管理对象,但我们更愿意将劳动者的智力活动及其成果而不是其人格作为管理对象看待,从而体现出管理客体的资源性质。这是以正理企需要强调的客体意识,表现为管理主体共同支配、共同负责。
管理者之所以可以动用或者支配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不仅是经营活动必须的,而且应当是正当的。强调这一点是想时时提醒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需要对资源进行处置时,应当防止把管理者当做所有者,在随机处置中保持敬畏之心,避免儿卖爷田不心疼。无论以什么样的理念说事,都应当行的端坐得正。这当然不是说当管理者将资源交付合作者或者员工使用时谨小慎微、扣扣琐琐,而是要审慎缜密,防止利益输送或者资源浪费、流失。
在运行中体现养正氛围
企业经营是机制运行的过程,参与经营活动的诸要素的特定组合都是由人来配置、布局并实施的,管理者个人优势的发挥必不可少;问题在于,管理者是否会利用个人职权优势使得最终的利益分配失衡。在一个运行周期开始之前与结束之后,是一个利益再平衡的过程。中间的暂时失衡是必然的,如何由诚实劳动与创新决定最好的结果,怎样在不同的利益取向中寻找均衡点,如何让不同的利益主体通过其运行实现共赢,在养正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了防止管理者背离共赢的诉求,事先建立共同认可的标尺是必要的,正当管理的理念的作用正在于此。
这需要在企业运行中厘清职务活动为公为私的复合性、随机处置选择的变异性,坚持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统一,重在价值创新;坚持“要结果”与“管过程”的统一,防止以邻为壑的误导;坚持放权搞活与加强监督的统一,实现程序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