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好文章的提纲,把松散的素材连贯起来

我们在写文章之前,通常会收集很多的素材。这些素材,如果只是简单地堆砌、引用或散放在文章里,不加调整、修改和归类,文章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文章一定要有逻辑,让所有的素材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分散地存在。想要把这些松散的素材连贯起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列出提纲。特别是在写一些复杂的文章时,一定要先列出提纲,以保证文章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一、列提纲

所谓列提纲,就是在动笔之前,先预设好文章的结构,想清楚如何构思,如何组织材料。

要先想好文章分几部分去写,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如何展开,分哪几部分去叙述;写作时需要引用哪些资料,提供哪些数据,使用哪些表格等等。

有了提纲,再去找填充这些提纲所需要的支撑性材料,所有的材料都是为提纲服务的,为主题服务的。

这样去写作,才会比较容易有整体性和全局观,才能形成整篇文章一盘棋的局面。

每个人列提纲的习惯不同,有人喜欢只写几个关键词,有人喜欢列出小标题,有人喜欢把每一段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大致描述出来,搞清楚素材与结构的对应关系。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列出提纲,就会对整篇文章有个规划,为接下来的写作创造条件。

好的文章像是在爬山,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错落有致。

文章中有引人入胜的叙述,有思维缜密的推理,有慷慨激昂的抒情,有一锤定音的总结,就像是带着读者去经历一场文字的奇妙旅程,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二、行文的连贯性

列出提纲,说明文章的结构和框架已经基本确定,接下来就是往里面添加素材了。

文章的素材有很多,每一个素材可以会有不同的风格,也可以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一定要注意行文的连贯性。

1.内容连贯

一篇文章可能会用到许多种表达方式,比如讲故事要用到叙述和虚构,表明观点要用到议论和评论,表达情感要用到抒情和宣泄,这些表达方式同时在一篇文章中出现,如果意思和内容不连贯,就会让人感觉眼花缭乱。

如果意思和内容连贯,每一种表达都能真正服务于主题,不管是由故事生出感慨,还是由抒情引起议论,所有的表达意思都是连贯的,不管跳出去多远,都能最终回归到主线上来。

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文章显得很完整,很顺畅,能让人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2.结构连贯

写作时,有时为了讲清一个复杂的主题,人们通常会搭建起比较复杂的文章结构。一篇文章可能会分很多章节,分层次、分段落进行叙述,这种结构会帮助写作者更好地贯穿起文章的主要内容。

由于表达的内容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把零散的内容整合为一个整体,使得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内容更加突出,行文也有逻辑,让读者读起来也更加自然流畅。

正因为有了比较精巧连贯的文章结构,才使诸多的素材形成一个整体,全力支撑起主题,服务于主题。

3.形式连贯

写作时,由于受篇幅限制,许多素材不能完整地运用到文章中,于是作者会将一些素材作为附录、附件、备注、索引等形式放在文章之后。

这些部分虽然不在文章的主体之内,但作为文章的有效补充,也成为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殊的形式,让文章更像一个整体,更加完整。

4.引用连贯

有的作者在文章中还引入了一些辅助工具,包括资料目录、图表、结构图、框架图等,以此来展现一些趋势、规律和结构。

借助这些工具,比单纯地用文字表达更加简洁、清晰和明了。文字和辅助工具的有效结合,也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抓住文章的整体结构。

但有时写作者也会产生一些困惑,资料太少怕说不清楚,资料太多怕把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从而陷入两难的境地。

因此,要学会适当地、有效地使用资料,要懂得取舍。对于一些与主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资料,要大胆地舍弃。对于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使用,或者选取最关键的部分加以应用,以确保引用的连贯性。

三、不断修改完善

写作的内在逻辑,考验的是写作者调度资料的能力,尤其在复杂的写作中更是如此。

比如,在一些大型报告,或者中长篇小说中,由于故事和人物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写作的整体性就会受到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矛盾更加突出,结构更加凌乱,显得整部作品有些支离破碎。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不断地通读写过的文字,反复琢磨提纲,边写边调整,直至满意为止。

这种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就能使各种资料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