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媚”观音、石刻造像精
多年前,有巴中籍的朋友就向我推荐特有的“媚”观音,建议我去巴中一定要看看,不要留下遗憾。去年深秋时节,随友人去光雾山赏秋,返程时入住巴中市区,沾光出席了朋友酒会,席间东道主为我们安排了第二天的参观行程,其夫人眉飞色舞地建议我们首先去看看“媚”观音,担心我们不理解,就摇动腰枝故作媚态……
巴中人所说的“媚”观音,位于巴中城南一公里,名南龛石窟。巴中地处于秦岭以南、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一条翻越崇山峻岭的“米仓古道”连接政治经济文化的北方中心,所以能开蜀地石刻造像风气之先;战乱和政权更迭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佛陀传播的步伐。
我其实是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我看过的大多石刻造像,虽然有幸躲过了纷争乱世,却没有能逃过那场焚心煮骨的文化大革命。南龛石窟的保存完整首先让我惊讶!不可能吧?我用疑惑的眼神询问漂亮的女孩讲解员。
她指着山崖中间最大的一尊像,告诉说,大佛右脸有一块颜色与周围不大一致,是后来修补上去的,文革刚开始时,有造反派仰望对准大佛头部开枪,结果被反弹回来的子弹打死,因果报应在民间迅速传播,没有人再敢来动邪念,南龛佛像得以保全。开怀大笑的我们顿觉神清气爽。
再次让我惊讶的,是南龛石窟的彩绘。装饰华丽、色彩变幻多样,露天风雨下却光彩照人,据介绍大多色彩还是唐朝的,清代乾隆、光绪年间有过补彩,我还只在敦煌见过这样的色彩。
60号龛就是“媚”观音的典型代表。巴中石窟所塑造的人物有明显的唐代风格,面部丰满,身躯魁伟,菩萨雍容华贵,体态丰圆、樱桃小嘴、腰枝微扭、“媚”态十足。
六臂如意轮观音
83号龛内,主佛一身双头。据说古代有二贫者各欲请画师画一尊佛像,但资财不够,画师被其虔诚感动,给他们画了一尊双头佛像,成为同心同德,团结祥瑞的象征。敦煌有壁画,麦积山是泥塑,唯有巴中南龛是石刻。
巴中作为“米仓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在此装彩题词。
巴中有位晚清秀才刘健公,别名刘乾三,自号“中一山人”。平生以书法著称,客居重庆期间享有山城书法家盛名,青城山也有其墨迹。
他在86高龄的1956年,采用象形写法,巧妙地将“龙虎”二字以上下结构的方式融合成了意义完全相反的“和平”,展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借南龛福地书写“和平”,也表达了希望菩萨能够福佑苍生永享太平的美好愿望。
一方碑刻记录了巴中刺史严武重建南龛寺庙屋宇,并向皇帝——唐肃宗奏求寺名的过程。
唐肃宗审批赐名的“光福寺”。
据记载,巴中石窟始于隋,盛于唐,经历代增镌,逐渐形成今天斑斓玲珑、栉比相连的石窟群。
南龛造像内容丰富,保存十分完好,各种佛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让人慨叹偏僻的巴中居然藏着这样精美的石刻造像,我内心深处激动不已。相对于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通、南、巴曾经是边远、闭塞、经济欠发达的代名词。如此的佛龛摩崖造像,彰显的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底蕴,在交通顺畅、网络发达的今天,是观光旅游的重要资源,能让更多的游客在佛龛造像面前了解巴中、认识巴中,这不仅仅是巴中一地的品牌效应,而是更能激发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二〇一八年三月十五日于玉垒幽斋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