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丨宝丰】张辰罡丨扁鹊庙堂承医脉(之三)

扁鹊庙堂承医脉(之二)

作者/张辰罡(河南宝丰)

郭氏后裔中有个《择茔裕后》的故事。史载,郭氏族中有一支在鲁山县城开诊设堂,数代后迁居宝邑南十里的杨庄镇白庄村,其子孙中享有官职,为门庭光宗耀祖。据说这与“选茔瘗祖”有关,有大清光绪八年春同时立的五通墓碑的碑文为证。《皇清处士郭公正伦暨刘氏墓表》:人生似续之端,得以绵延昌盛世世无替者,虽在自作之勇,尤赖内助之贤。吾曾祖讳中孝,字正伦,甫四十,与吾高祖相去三月即继续而亡,生吾祖甫百日。此时门衰祚薄,茕茕孤寡,将何以延曰哉?吾曾祖母刘氏,目睹厄困心切伤悲。于是勉勉庭帏,竭力周旋,排难解纷度荒过日,竟扶吾祖以至于成立,此其节操功德深远若何也。吾侪孙辈仰承前烈,发厥天性,其继志述事之志,自勃然其莫遏。爰秉笔管著文刻石,俾吾曾祖与吾曾祖母之深德大功,俱永垂不朽云。奉祀元孙监生云升、云峰、云鳞序文,曾孙武生际昌、保昌、其昌、邦昌、丕昌,监生荣昌、德昌、会昌、寿昌、克昌、俞昌,仝立石。大清光绪八年,岁次壬午季春之月下旬谷旦。

观碑文可知郭氏当年获有功名,不然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中,宅院规格大小,房屋五脊六兽,皆要论功名级别而定,想修坟立碑,彰显祖德,没有一定身份是万万不可作为的。杨庄镇白庄郭氏迁此之前,传说其祖郭三记是为县太爷抬轿的轿夫,按现在的职位就是为县领导开车的司机。别看官小可天天能与县太爷同行,自然狐假虎威见识大长,常与领导接触觉悟提升也快,境界也不一般,何况当年的抬轿四人中,就属郭三记最智慧,最聪明。在宝邑执政的县太爷是从鲁山升迁而来,数年后又要移官外地时,他召集身边的四位老轿夫:“几位老伙计,我就要到外地做官了,家里这些粗什家当我也带不走了,你们几个看需要什么就拿什么,权当这几年对你们辛苦的报答吧。”轿夫非常高兴,自取所爱之物,唯独郭三记无动于衷。县太爷问时,三记祈求说:“您要外境做官,分赠财物我不稀罕,我想请教一件事,老爷能否应我心愿?”县太爷知道郭三记是位有心人,满口答应。“那好,我想请教您,去年夏天我们一起去城南十里的火神庙,查看留养局往来事务路过应河时,你在轿内忽然喊落轿稍息。之后你竞自快步到河边察看地脉,用脚在滩涂处画一圆圈,我想请教您,这个圆圈是什么意思?”郭三记的一番话让县太爷猛然醒觉:“哦,你不要财物,就是想得这一真言哟!看来你是个有心人,我要远足四川做官,很难再回这丰饶胜地了。这处仙茔我也用不上了,就告诉你吧。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我细察宝邑只有这一处为上上茔穴。远瞰龙脉,应河源头在恃山寨西坡房庄村岭沟,河水初向北到火神庙村后拐向东,漫弯东南而去,整个山水呈强龙摆尾之势,贵穴必定盘旋滋生。仔细观察瞻望,靠山坚固,案山存永,龙脉活水,虎踞镇型。若得此穴,隔代必出府台之官哟。”闻言大喜,郭三记辞去轿夫之职,独自来到白庄村,打听河滩坡地的主家,给其扛长工。年底主家给工钱他不要,问他要什么也不说,尽管干活,忠心耿耿,五年分文不接。弄得地主家不好意思,强求让他说出想要什么。三记说:“别的我啥也不要,你们要想对起我这几年辛苦,就把河坡的三亩多荒地给我算了。”主家说:“咱家恁些好地,给你三五亩都中,你咋非要河坡的赖地呢?”三记答道:“主要是我想在河边搭个房屋,近水好生活。若没意见就这样办吧。”就这样郭三记把这块风水宝地弄到了自己的手里,在河边搭了庵居住下来了。其实就是守护这方茔穴,待其家父百年后葬于此茔。之后郭三记的五个儿子,有三个获得功名,其中一个在怀庆府任知府,且子孙达官绅士层出不穷,皆是当年其祖有眼光,为后裔铺轨制图努力的结果。

《宝邑碑铭》一书是宝丰地域文化研究者陈树钢先生的力作,其利用工作闲余步履六个春秋,足踏邑域岭川,抄录寺庙及墓碑而纂帜成册。书中《清湖浪处士绍德与弟绍言昆季墓表》与郭氏有关,且碑文奇特。按语曰:前营乡石河南岸有清朝冢碑一通,墓主郭公时乃乡绅鸿儒,晚岁耄耋,目睹近亲相继离逝而感凄惶,恐其日后未有表墓者,故预先为己竖碑。纂文言精意妙,淡雅洒脱,胸臆超然,富蕴哲理。余录于麦熟时节,日晒汗浸,睹文心欣。今登志坛,以飨师友。原文:墓碑之作,与其藉人之浮夸以招当世之议,不如自道其实者足以信今而示后,此曰传。所以,遗命后人墓前一碑,寄儒友君子皆醉吟先生传也,予仿白意聊志予之大略。曰郭氏,自高祖来诗礼传家,暨石溪先生与孝廉维周公,明经得山公,书香始根润高祖亲生应午公,石溪之胞弟。先考庠生,静庵公孝廉之同祖弟也。予生于嘉庆十八年癸酉九月念五日,先考赐名绍德,而“允修”者字也。家依湖浪之麓,因号湖浪散人。世居宝丰西四十里郭庄,先茔在焉。自高祖严正公迁居庄西八里之店头镇,先祖应午又迁镇北一里之翟庄,先考以上六业者葬先茔,今茔域逼仄,无余地矣。光绪三年秋,弟妇亡,予葬于镇之北原。是年冬,弟绍言又亡,予启其坟而合葬。次年夏,拙荆又亡,予葬于弟墓之左以待予。拙荆宋氏,邑宋坪宋公女也,性勤俭朴质,孝事寡姑不失妇职,其生也,先予一载九月初四日,其卒也,为光绪四年五月念一日,享寿六十有七。生一子殇,故予取嗣于渊。弟绍言,字慎甫,少予十一岁。四龄失怙,依予成立。赋性质直,不苟取与。生于道光四年十二月初四日,卒于光绪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得年五十有四。聘邑西牛庄苏氏女,俭而勤,顺而从,克尽妇道,生于道光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光绪三年七月十五日,得年仅五十。子三:曰汶、曰汴,长子渊则予取以为嗣也。女二:一字榷庄张氏坤,一字夏庄樊氏登科。予生平无佗,长守先人残编与祖父遗训,兢兢自持,不敢少违,惟期于我所固有者复之而已。然清夜默质其复与否,终不敢自信。所堪慰者,昆季两人生同胞,居同爨,死复同域,毕生未蹈阋墙之诮,虽命蹇一第,而志慕二难天伦之乐,怡怡融融,没见先人地一,庶可宽责于万一矣。今年七十有四,崦嵫堪虞,恐一旦瞑目后事无措,预伐三石,祖、父先茔各树其一,一树于此,俾后人有所考焉。命从堂孙崇贤升三代书。允修公卒于光绪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享寿七十有八岁。率子渊,侄汶、汴,孙崇乾、崇要,侄孙宗元,仝立石。大清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八月初八谷旦。

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富,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应组织有学问的中医,有计划有重点地先将某些有用的,从古文译成现代文,时机成熟时应组织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编出一套系统的中医医书来。”

2020年春,媒体上发表了一则简讯:“河南省宝丰县退休教师耄耋儒翁李盛昌先生呕心二十年编著的《鹊岭笔谈》一书,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民间老中医数百年来祖传特效验方三百余项,大多未公开面世,且简方治大病,微药救命危。此书乃旷世佳作,济民良书,可谓当今传家济世之宝。宝丰县地域文化研究者陈树钢、许昌市华侨协会副主席田宏波、河南省中医院院长崔应麟为该书做序。”耄耋儒翁李盛昌是何许人也?其实,郭氏中医族人的医术随世渐次凋蔽,他就是最后一个承继衣钵的传承人,一生中诊脉舍药不计分文,而今依然安步当车,遵师重德履职医规。《鹊岭笔谈》一书不仅记述了李盛昌先生拜师学医的历程,而且还将恩师传留的秘方医术尽皆展世。在该书前言中他这样写道:当今喜逢盛世,又值晚年闲暇,书画之余独步阡陌,回顾学医习画之历程,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历历往事浮现眼前而随笔记之,一作纪念,二抒情怀。因时忆时叙,片片段段不成章句,犹如画之写意,任意挥毫,随心所欲而已。为人者,应修美德以积后福,行善事而为远谋。因我爱竹之清高,慕菊之晚香,效佛家之慈悲,法前贤之精神,淡泊名利,乐守杏林,愧无钱财奉献乡邻,故著此书献给社会,传于后代,用于救死扶伤,解难于民,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为老百姓献出一点爱心。医生乃万众之益友,诊脉于茫然指下,救人于顷刻之间,有益于民亦利于己。望吾之后代辛劳之余,勤读医书,精通医理,既为养生保健之用,又防被世之庸医所误。手不忘熟,心不厌精,观千剑而识器,操千琴而知曲。由于我读书不多,临症亦少,书中难免存在穿凿附会和挂一漏万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和师友指正。李盛昌,2016年2月16日。

从字里行间,可感触到李盛昌先生的君子之风,以及浓重的谦恭之情。他师承于郭升之(字金生)先生,诗赞恩师曰:“鹊岭郭庄一脉连,锦波石水丽青山。满川秀色晴烟润,留影神医宝汝间。”其师郭升之先生遗诗曰:“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半户关。遥驾鹤来归洞晚,静琴弹坐片云间。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瓢挂高树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品味先贤诗篇,魂藉往时忆境,仿佛尽现眼帘。郭氏医族曾著有《伤寒世验精法》《血症论》《伤寒辩论》《瘟疫安怀集》《八世草堂医案》等医书,部分毁于兵燹之灾,大部验方搜录在《鹊岭笔谈》一书中。

浏览《鹊岭笔谈》序文,方可聆听陈树钢先生尽力释解时弊,督导李翁著述的震撼强音:自古“华豫多奇士,沙汝出贤良”。在宝丰这片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地上,英才辈出,光耀千秋。远古有仪狄、贾复,近代有白朗、樊钟秀,现代有李禄、崔琦,皆是我辈仰望企及者。环顾文友,令余慕仰敬佩屈指可数里李盛昌先生可谓之一也。已友龄三旬,更情谊笃厚。持论箴言,雅趣千载偶遇;旌圣承贤,志向百代企仰。先生家居娘娘山北麓,属邑西煤海赵庄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基层法庭工作时曾有幸相识。当年因才华横溢,先生由学校选派娘娘山煤矿做宣传工作,记忆里书法绘画精湛,为人处世严谨,惠沐乡党,倍受翁幼者颂赞和仕儒者敬崇。悠悠岁月洗尘缘,漫漫人生净世俗。时光荏苒,类聚群分,因嗜好地域文化,犹爱诗歌贤语渐趋同轨,兴趣一致。先生退休赋闲,诗书画造诣更高,常来人社局切磋交流,谊增情浓,忘年更盛。先生赠梅图,敲诗文,促膝慧升;聆其德言,识其品行,倍加敬慕仰望,更觉吾之楷模,世人榜样。五年前公务住矿村旁,先生耄耋之龄伴我步登娘娘山巅,岭浪任游其间,仙路醉心峰峦,山岚亲吻,乡韵恳谈。崎岖山路,励志神采弥坚;禅风抚心,岭庙威仪庄严。听翁童趣,侧闻史览,恍若游曳琼楼,荡涤身心襟寰。叙旧受先生流露其敬师情愫侵染,激我敬仰之意更添。我力劝先生将其随师所学所闻编纂成书,利世传扬。先生犹豫不决,后在其师弟郭英杰和文友李建勋、段周、王永林等众贤推崇中动笔编著《鹊岭笔谈》,数年寒暑,终成佳作,毕其心血,利世补缺。

成书后先生常来国学馆与司连升老师交流思想,并邀余赏读,倍觉先生所著之书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当代中医贫乏断代之秋,此书更是继贤承宗之遗脉。书中偏方甚多精妙,奇症手到病除得康,且引导杏林路径,令读者知脉成医,时可救命,是一部旷世奇书。宋朝大儒张子厚(名载)曰:君子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贤之语足显其思想的伟大,从而引导后学要树立天地之公心,才能主宰百姓之命运,更要继承“往圣”先哲的“绝学”,方使万世安宁祥和太平。在国学文化断代百年几近淡灭之际,民间中医以德取信者难养家业,是故医德渐亡,中医难昌。而先生能将毕生所学公传于世,扬技为民,可谓圣贤君子之风范,无愧“父城好人”之赞誉也。

风邪则家败国亡,气正则官清民康。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播是靠历代圣贤的承继方发扬光大,在历史长河中盛昌先生也许就是那晶莹的一滴水,而文化悠传的脉动就是靠这些历代良贤在支撑,再延续,汇聚成时代的正气,在污染的尘缘里静荡一丝清澈脉泉,给久渴的民心供奉一份民族正气的能量。民智修身家风盛,仕贤洗心国运昌;良贤爱国多壮举,善君化民有异方。宝丰丰宝,兴业业兴。红曲魔瓷妙,九州传颂;铁气水电速,八方枢鼎。余窃幸文友,借赠先生联曰:悦古,悦今,悦贤,悦君,悦医学;利身,利心,利世,利人,利民生。额题:悦世医民。以此表达对先生的敬意,并撰不辞之言,恭待师友指正。

诗曰:

华族医脉继圣典,铭经验师隐民间。

啼血揪心述往事,蘸泪挥袖弘奇篇。

千秋忠烈益家国,万代贤德利昆玄。

醒魂旌帜驱西魔,承宗衍世律宇寰。

说明:此文摘自张辰罡先生待出版的《画神王希孟家在宝丰》一书。2021年4月16日,撰于琼州海甸岛。

征文启事 :
第二届全国“孝贤杯”征文启事

作者介绍

张辰罡,原名陈树钢,中共党员,人社局退职公务员。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华夏诗词研究院、市作家协会等会员,省市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团国学公益讲师、“中原好家风"宣讲团成员,平顶山市健步走委员会副主任、姓氏文化研究会张姓宝丰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宝丰县诗联家协会副主席、宝丰文化研究会创编部长。已出版《诗联格律》《佛联赏析》《宝邑碑铭》《教子之道》《宝丰诗词选》等七部书,编著叙事万言诗《海南行》,策划摄制《观音故里》专题片,培子独立成家立业,现为海大博士。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1493061055@qq.com

咨询热线:18537586630(微信同步)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
河南孝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河南智泰实业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