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京】老北京“四大顺”之“南来顺”和“又一顺”
“四大顺”
是指老北京四家
以“顺”命名的知名饭庄
一般指东来顺、西来顺
南来顺和又一顺
这些饭庄各有各的
拿手“绝活儿”
今天,文旅君为您介绍
老北京“四大顺”之
“南来顺”和“又一顺”
南来顺
南来顺现在在大观园,是个很大的餐厅。刚立招牌的时候,是天桥的一个小吃店,紧挨着当时京城著名的“豆腐脑白”。
当时天桥有许多小吃摊和小吃店,每天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从1937年建立到今天,南来顺和许多老字号一样,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但是当家的特色一直没丢,比如爆煳、烧羊肉、糖卷果,爆、烤、涮这些传统菜式,在南来顺都能尝到。
在南来顺工作了29年的陈连升老爷子说,南来顺的爆煳,可是京城有名的,这道菜是南来顺的代表菜。
爆煳用上好的羊肉片,下热油锅里,放粗的葱丝,一应调料,小火不停地翻炒。
这是一道非常考验厨师手艺的菜,翻得不够勤,火大了,就真糊了。必须是小火靠到羊肉片散发出糊香气,最后撒上蒜片、香菜,这才算齐活。
民间总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关于这道“爆煳”。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京城的煤市街,有个以做馅饼闻名京城的馆子,叫“同聚馆”,掌柜的姓周,擅长烙馅饼,当然也擅长做些其他的精致名菜,尤其是“炮羊肉”。这道菜有点像北京的炙子烤肉,只不过,不是烤的,而是用油炒的。大火速成,味道极美。
同聚馆的炮羊肉在民国初年,可是京城消夜里的“超级单品”,许多名人都来这里消夜,专门点这道炮羊肉。
有位说书先生,是店中常客,和掌柜的以菜会友,非常熟络。掌柜的会提前为他预备。但是有的时候人比菜来得晚,掌柜的用小火反复热了之后,无意中,就得了这么一道新菜,大火后再小火慢慢翻炒,最后,葱有糊香,但是却没糊,羊肉片在相对长时间的翻炒中,更加鲜嫩入味,不知道谁给起了名字,就叫“爆煳”。
当昨天成为历史的时候,有些事很难留下清晰的脉络,但是有些重大的节点,可以作为参考。比如,这道爆煳,为什么就成了南来顺的招牌菜呢?这恐怕跟南来顺后来开展的寻回、保护、发展北京小吃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南城的小吃。
再后来,南来顺还提出了“小吃宴”的概念,让民间的特色小吃传人有了展示的场所。羊头马、切糕米、焦圈王……这些北京小吃的顶级招牌,在南来顺群英荟萃。
小吃、大菜,故事、历史,南来顺都有,时代变了,但总有些东西,没变,也不能变。
又一顺
又一顺是北京“四大顺”中,最年轻的,创建于1948年,地址在西单路口,宣武门大街3号。又一顺的老板,也姓丁,就是东来顺的丁掌柜。用现在的话说,又一顺,就是东来顺的副牌。
当时的北京,八大堂、八大楼歇业的歇业,倒闭的倒闭,蛰伏的蛰伏,而东来顺和西来顺仍是京城美食圈里响当当的招牌——想吃涮烤去东来顺,愿意体验炒菜新派做法去西来顺。
后来,西来顺的名厨褚祥英年早逝,大家都奔着大厨去的,如今大厨没了,西来顺渐渐有衰败之势。再后来,西来顺就歇业了。
东来顺的丁掌柜早就看好了西单路口这块风水宝地。那里是通往南城、卢沟桥的必经之路。
不论是在城里活动,还是进出北京城,那儿都是个集散地。所以,丁掌柜买地盖房子,准备开个东来顺分店。正好赶上西来顺歇业,丁掌柜就把西来顺的厨师请来了。那些都是名厨褚祥的徒弟,手艺肯定是一等一的好。
这样,东西顺的能人都会聚在了这家新店,丁掌柜就给新店起名叫“又一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剧名家马连良先生常常来又一顺。据说,马先生每次来,都会点两个菜,一个是摊黄菜,也就是炒鸡蛋。北京人有时候也管鸡蛋叫“木须”。一个是醋熘羊肉片。
有一次,马先生也不知道怎么就把摊黄菜和醋熘羊肉片给拌在一起了,没想到,意外地好吃。店里的厨师一看,觉得很有意思,就试着在后厨摊了个鸡蛋,要翻勺的时候,在锅边烹了点醋,以去掉鸡蛋的腥气,然后倒入羊肉片。正好炒羊肉片的时候,平时也会烹些醋。两样炒在一起,就诞生了一道新的菜品——醋熘木须。
后来,这道菜,就成了又一顺的代表菜,传遍京城的各个角落。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客人,是奔着又一顺的这道醋熘木须来的。
又一顺,新菜老菜都全乎,价格还实惠。所以,又一顺一直是京城的美食地标之一。现如今,又一顺早就自成一派,是北京城里响当当的美食打卡地。
虽然也是经历了迁址、创新的历史过程,但是又一顺博采众家之长的魂没有变。每一样招牌菜都有传统的根儿,又有现代的朝气。从它建立那天起,又一顺,就注定是引领时代的先锋。
今天的“吃在北京”
就讲述到这里
下期再见
内容来源:
《老北京述闻 饮食名馔》
图片来源:
首都之窗网站
“又一顺”公众号
(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