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的夜色
锦屏,贵州黔东南的一个小县,东与湖南接壤,北、西、南分别有天柱、剑河、黎平。森林覆盖率达71%,主要植被类型有杉木林、马尾松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竹林、油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灌木林等。300多个树种遍布全县,最为常见的当数杉木、马尾松、樟树、紫檀、青桐、黄檀、白杨、梧桐、槐、柞木、乌桕、檫木、鹅掌揪、马蹄参、喜树、竹等。当然那些珍稀的树木和花卉就藏在清山绿水间,只是你不小心,就已经错过。
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归属更替,所以今天的文化亦变化万千。主体民族是苗、侗、汉,但也不乏土家、布依、壮、瑶、仡佬、回、满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吸收有改变,有独立有溶合,甚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仅从这一点,也可以感觉到它的文化多重色彩,各显特色。
锦屏的历史遗迹不少,像什么隆里古城,虽然文化内涵深厚,阴阳八卦运用自如,最多也就是反映了六百年前的军士屯堡文化,从房屋结构中隐约可以感受到随时到来的厮杀,记录着战争留下的沧桑,民族之间的血泪。红军过境时,也留下了许多的动人故事。但要说文明,总不如文斗村的“锦屏文书”有名。
文斗是一个苗族村寨,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内的苗族人家几乎所有人家都珍藏有清代林业契约文书,约有3万件,是我国及至世界现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最集中的林业契约文书。成为中国继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文献和安徽“徽州艾书”之后的第三大珍贵历史文献。被《欧洲时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誉为“中国苗族环保第一村”。准确地说,正是这些契约文书反映了当地的民风民俗纯正,反映了中规中矩的契约精神。也是从这种文书中,领略了林业产业的渊源和前景。
作为一个游客,可能你并不怎么关注这些林业契约,而更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美景、美食和风情。什么雷屯田园也好、青山绿野也好,或是三江六岸风景、隆里古城神韵,迷醉你,是不用怀疑的命题。但我觉得,清净也好,嚣闹也罢,总不如就在县城里,晚饭过后,河边漫步,欣赏锦屏的夜景。
亮江、小江、清水江,三江在县城处合并,都进入了清水江。因此,桥成了县城的风景特征。每一座桥上都有侗家风格的风雨桥,风雨桥上避暑的人们,隐约传来咿呀咿呀的歌声。小广场上聚集起的歌舞,倒影水中的建筑,无不相映成趣,极具感染力。就这么忘情地走着,就算与行人有肩臂碰撞,笑一笑,道声珍重,各自前行。
就这么走着,或放歌一曲,或静静欣赏,总有一番滋味,无以言表。本来炎热的天气,心里却充满了爽意。若是雨后寒风时节,内心却又热烈。
锦屏夜色的美,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其实,锦屏的美,根本就不需要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