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时 | 河北当代诗坛点将录 郭小川 李瑛 陈超

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当代著名诗人。河北丰宁人。他的诗歌创作起步于延安时期,建国后,世纪50年代,创作进入第一次离潮。他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饱满的热情和火辣辣的诗向,召唤青年们高扬“英雄意志”,“勇敢地,投入火热的斗争”,让“青春的火光”,在伟大壮丽的事业里燃烧。他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十分严格。曾说:“文学毕竟是文学。”它应该是从人民生活的“海洋”里,“提炼出来的不同风响的、光灿灿的晶体”。1959年他写了《望星空》,在当年律吕纷敏繁的“十年颂歌”中,它是独特而非凡的。他把苍茫的“星空”与天安门长安街,交并反转,在天地映衬,浑茫浩淼的境界中,赞颂人民事业的伟大与辉煌。。1960年代,他的创作,出现了第二次高峰。这时期他写了一系列叙事长诗和许多重复的历史性的诗作。“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你为什么那样香甜,有为什么那样严峻?/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甘蔗林—青纱帐”,象征着两个时代的对接与连续。这就是关于“今天”的命题。在艺术形式上,诗人创作了多种多样的诗体:“楼梯式”、自由体、半自由体、小令体,新辞赋体等。他在艺术的丛莽中不断地探索和开拓“新的出路”,最后完成了他“战士兼诗人”的伟大的一生。

郭小川,他的诗歌是开一代诗风的。一个诗人——一个时代。他成就卓著,但也争议最多,几乎没有哪个诗人,像他那样,在获得众多赞誉的同时,也经受了不少的责难。直至最后在“因泊洼”留下的震动历史“秋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这歌声,连同他忠贞不渝、威武不屈的人格形象,将永远留驻人民心中。

李瑛

李瑛(1926-2019),当代著名诗人。河北丰润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几乎和共和成长的历史同步。李瑛是当代诗歌中一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他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在时代内涵,审美方式,艺术话语、美学风格等方面,有了很大变迁和差异,但临终如一的是:爱国的赤诚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他诗歌创作的内驱力:一是祖国之爱,一是艺术之爱。他深入部队,体验战士生活,在与战士情感的交融中,升华出对祖国信任和责任。他写训练、站岗、戍边。《夜过珍珠河》:“如果你没有为祖国横枪跃马,/你怎能认识她壮美的山河”。《一月的哀思》是他悼念周总理逝世的一部重要作品。“我不相信/迎风招展的红旗/会覆盖他的身躯”,“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行在深冬的风里”,一路向西,向西……。这是诗人为周总理构筑的一座艺术的丰碑。社会的变革,历史的跃迁,让他的人生思考,从大地而深入到海海。从太空望大海,与“茫茫宇宙”相比,那不过是一点“幽蓝”,地球上的“一滴水”,然而却正是地球,地球上的海,献给了宇宙以“伟大的生命”。而大海,矛盾、冲突、新生、寂灭,不停的运动,不断的更新……它以庄严而雄浑的生命力,给人生以“哲学原则和力量”的启示。李瑛的诗的艺术风格,是以崇高为主导的多样化的形态:清新、刚健、雄奇、简洁,隽逸……

李瑛的家乡在还乡河畔。他的生命像一条河,从童年流来,经历青春的潮汐,中年的风浪,到了晚年就有一份秋水的澄明。这时候,他写了很多怀念故乡的诗。他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棵树,就扎根在北方大地,扎根于还乡河的历史深处。

陈超

陈超(1958—2014),当代诗人、著名诗评家。出生于山西太原,后工作在石家庄。曾在河北师范大学任教。有诗学著作多部。同时,从事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几手回溯和记写了他的一生。他写“少年之忆”:“一个男孩的头,沿初放的水仙升起/一直到达他光洁的额头/往世的水,仅有的石头/在贫血中深入了冬季”。这水仙的意象临水镜照,虽然清寒,但也预示了他诗人的才华。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爱与呵护。暑往寒来,一顿又一顿的“早餐”,厨房里,炉火前,母亲劳碌的身影,深刻在诗人的记忆中。而更多的是写大学校园生活和对人与世界的思考。那图书馆里见女学生正拿着借到的他的一本著作,彼此相视一笑的“借书轶事”, 那大学运动场上花开花谢的女体育教师的“美色折人”;诗人在冬天写作,寒冬也罢,暖冬也罢,都是一种自我取暖。人到中年,青春期的潮汛已变得“秋水澄明”。他对爱情、家庭、对日常生活,有了更加明达的感受和领悟。诗人携手妻子漫步秋日的郊外;“携手漫游的青春己隔在岁月的那一边,/翻开旧相册,我们依旧结伴依窗。/不容易的人生像河床荒凉又发热的沙士路,/在上帝的疏忽里也有上帝的慈祥”。《青铜墓地》是一部重要作品,诗人不畏“空洞”与“黑暗”,以但丁为先导,穿越亡灵,穿越死地,在神圣的咏唱中,“高蹈着诗人所代表的智性、忏悔、孤傲和自由的人类精神” 。“对语言的崇拜是现代诗的特征”。真正诗的语言,是创造性的对事物的命名。诗人所可能做的,是寻找和创生贴近生命存在的“元始”话语。真诚、朗健、大度、隽逸,正是陈超语言的艺术风格!

我们还是来到陈超的墓地。那高耸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是一个人青铜雕像的侧影。那碑前摆放的盛满人们怀念泪水的56个杯盏。脚下是转世桃花的淡淡血色的落英缤纷:在天地之间,山河之中,陈超屹立着,横贯历史时空,他的诗学和他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里程碑,也是纪念碑。他的现代诗魂,将像夜晚脉脉闪光的漫天星斗,永照耀着过来者和后来人……

(0)

相关推荐

  • 诗歌,光阴中的情怀

    倘若问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现代诗歌的,我还真的很难随时回答.我小时候虽然算不上笨学生,但绝对算不上聪慧.所以,喜欢诗歌应该是少年时代了. 学校在我们村子的东头,我家住在西头.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那条村 ...

  • 旭日文学 原创文学作品 第九辑

    一 月 <告别>2020     覃天语 就这样让时间游走 在2020的最后一天 翻空的日历带走了无奈 却带不走沉淀 总有那么一页写着欣然 就这样让思绪游走 在2020的最后一天 记忆的雪 ...

  • 随笔||独唱——意境、叙事

    独唱--意境.叙事 --读<郭小川全集> 石在自在||海南 九 新文化丛中的郭小川诗歌的独唱意境. 在新文化丛的多元结构中,人民军队是新文化丛的主体承载,郭小川用诗歌的形式为这个主体留下了 ...

  • 陈超:什么是有创造力的大诗人?

    陈超:诗艺清话(节选) 1. 对于诗歌写作来说,训练.专注.沉湎.教养,如此等等是必要条件,但还是有一个决定性的致命条件--我应该直接说吗?--天才. 可叹的是,没有对诗歌的审美敏锐也是一种" ...

  • 陈超||诗篇过处, 万籁都是悲响

    纪念 先生 2018年10月27日,老师冥诞60周年. 2018年10月31日,老师逝世4周年. 老友打来电话:本周末石家庄有纪念活动,能去吗? 期中考试.班会.家长会.复习课,犹豫至次日午后回复:唉 ...

  • 我还在春天里等你 /张恩浩

    此刻,我在还原自己 在万亩桃花的芳菲里 我被纤细的阳光临摹成 一尊仿古瓷器 怀旧,感恩,欣喜 接受十里春风的吹拂 谛听远古寺庙遗留下来的金色钟声,和 湿润的禅意 山路上挤满了看花的人 他们沧桑,饱满, ...

  • 《诗经》是中国先锋诗歌之祖

    陈超先生与贵州诗界交流座谈 5月13日晚,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陈超应贵州诗歌学会邀请,在贵阳市东山阳明祠阳明书院,与黔中诗界人士进行交流座谈. 陈超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曾获鲁迅文学奖.庄 ...

  • 河北诗人蒲阳河:归途(外一首)

    河北诗人蒲阳河短诗选读 [诗人风采]:蒲阳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诗选刊>等多家报刊发表过诗歌.出版诗集<静静的蒲阳河 ...

  • 苗雨时 ‖ 河北当代诗坛点将录 ①

    张学梦 张学梦(1940-),当代诗人.他是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的第一个宏阔发声的现代精神的歌者.他1979年在<诗刊>上发表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

  • 邢建昌 ‖ 诗歌的舞者 ——序苗雨时《河北当代诗品100家》

    我与苗雨时老师相识于河北省写作学会1986年昌黎学术年会上.那时的苗老师不到50岁,白皙的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乌黑的长发还带着自然的波浪.他面容和善,笑而露齿.与之交谈,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的 ...

  • 苗雨时:河北女诗人十人论|伊蕾、李南、胡茗茗、施施然、幽燕、青小衣、唐小米、艾蔻、薛梅、林荣

    伊蕾(1951-2019)  当代女诗人.她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诗歌写作,带有一种隐忍.沉眠的女性生命姿态.然后,适值时代的风潮的巨变和激荡,突然间唤醒了她内在的生命,迸发出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冲腾.80 ...

  • 苗雨时:中国当代现代主义诗歌是怎样萌芽的 ——评《林莽诗画1969-1975白洋淀时期作品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从地下浮出地表.首当其冲的是朦胧诗的出现.被称为"新的崛起".然而,其最初的萌芽是怎么孕育的呢?这就不得不追溯到"文革" ...

  • 苗雨时:一位诗人笔下的经典河北——评郁葱诗集《燕赵》

    今日的河北,古为燕赵之地."冀南为赵,冀北为燕".这是地理的版图,也是历史的版图,更是文化的版图.这片古老而恒凝的土地,北有燕山,南望黄河,西当太行,东临渤海.不仅自然风物壮美.神 ...

  • 苗雨时:论诗歌语言的精炼与跳跃

                             诗歌是意义最丰富的文学文本.因为其体裁特点是高度集中与凝聚地表现人生.它要求以少许的语言符号表达广阔深厚的内容.这样,在符号的"横组合&qu ...

  • 苗雨时: 论小诗写作

    论小诗写作                      苗雨时 所谓"小诗"主要是从篇幅和表现上来说,它短小精悍.古代小诗绝句,用来写景.状物和抒怀.现代小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 ...

  • 苗雨时: 诗—生命与语言的互动

    诗-生命与语言的互动 苗雨时 何为诗?关于诗的界定多种多样:情感的抒发,生活的反映,时代的神经,语言的游戏--这些诗歌观念,或多或少有些道理,但都缺乏整体统一性.因而不可能切近诗的本体.本源和本质.我 ...

  • 苗雨时:论诗歌的生命形式

    论诗歌的生命形式 苗雨时 一切艺术的共同特性,就是"表现性".一件诗歌作品,就是一个表现性的形式.这种表现性形式,供人们的感官去感知,或供人们的想象去想象.而它所表现的东西是人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