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不下

恶露不下

  胎儿娩出后,胞宫内遗留余血和浊液应自然排出,有利胞宫的复旧及产妇健康的恢复。如果留滞于胞宫而不下或下之甚少,并伴有小腹胀痛及其他症状者,称之为“恶露不下”,又称“血不下”、“恶露不除”。
  恶露不下常见于西医学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复旧不全,除表现恶露不下外,还可表现为恶露不绝。
  “恶露不下”一词首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治产后恶露不除方”、《产乳集验方》''芸苔散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冲心刺痛,将来才遇冒寒踏冷,其血必往来心腹间,刺痛不可忍,谓之血母”,只是有方无论。宋代《太平圣惠方》指出:“夫恶露不下者,由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胞络夹瘀宿冷,或产后当风取凉,风冷乘虚而搏于血,血则壅滞不宣,积蓄在内,故令恶露不下也。”强调产后因虚感寒而血行壅滞不下,并列出治恶露不下方15首。后《妇人良方大全》又剖析其因,认为系“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风冷搏于血”所致。清代《胎产心法。恶露不下论》:“或因脾胃素弱,中气本虚,败血亦少,气乏血阻,不能尽下。”《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产后恶露不下,有因风冷相干,气滞血凝而不行者,必腹中胀痛,有因产时去血太多,无血不行,面色必黄白,腹必不痛,以此辨之。”《女科指南》云:“有因风冷相干,气滞血瘀,凝结而不行,腹中疼痛……若还不下,因产时去血过多,无血不行,考必面色黄白,腹不胀痛,以此辨之。”
  关于方论,明代《校注妇人良方》中薛立斋责之于气滞血瘀,用失笑散、花蕊石散治之。《万氏妇人科》指出恶露不下亦能“因脾胃素弱,中气本虚,败血亦少……加减八珍汤主之”。清代《傅青主女科》强调因产后虚实兼夹,主张恶露不下者服“生化汤加楂炭”,以此方药化瘀生新,补虚散寒。《妇科冰鉴》曰:“若因血凝者,失笑散逐血行之.去血太多者,圣愈汤补而运之”。
  产后恶露不下,往往与产后腹痛同时并见,现代中医妇产科临床对此报道较少。何子淮认为:本证临床有虚实两证,一是产时受寒或气郁,气血凝滞于内,恶露不下,此为实证;一是生产时阴血骤下或平素体虚,产时去血过多,无血可下,次日即停止,此为虚证。实证用活血化瘀,生化汤加减,虚证用扶正益气,补养气血,选用党参、当归、黄芪、白芍、白术、川断、狗脊、炙草、炮姜。强调恶露不下,须审查虚实,如经水素少,虽产后出血不多,但无其他异感,不能干篇一律按常规逐瘀下血,否则势必损伤冲任。
  丛春雨认为产后恶露不下,由于产妇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瘀血壅滞不下,或胎产受寒,血为寒邪凝结,阻于胞宫以致恶露不下。属气滞血瘀者,以行气解郁,活血化瘀,自拟化瘀止露饮;属寒凝血瘀者,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病因病机]

  恶露不下,主要为寒凝或气滞,致使余血浊液阻而成瘀,亦有因产时亡血耗气,气血俱虚,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血虚无血可下。本病以实证居多,因虚而致者,属虚中夹实之候。临床上可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气血虚弱三大类。
  恶露不下可随之出现某些变证,如瘀血蓄积胞中日久而出现腹痛;可积结成症或血逆上冲而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甚则昏厥;或瘀血流注于经络关节,可令产后身痛;又瘀血不去,血室正开,邪毒之邪易于直犯胞宫,邪热与瘀浊相结以致瘀毒发热;若邪毒进一步深入营血,内陷心包,可见高热、神昏等险恶症情。
  现代研究认为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也可导致恶露不下,而子宫复旧不全可由于子宫过度后倾或后屈,或有子宫肌瘤向官腔突出,或膀胱过度膨胀(以产后尿潴留引起的最为常见)等原因引起。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1.病史 了解患者素体情况、孕产史、产时产后出血状况或有无产时受寒及情绪变化史。
  2.临床表现 胎盘娩出后,无恶露排出或排出甚少,且有小腹痛胀及其他症状等。
  3.妇科检查 血性分泌物甚少,子宫较正常产褥子宫大而软,多取后倾后屈位。
  4。辅助检查 盆腔B超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及宫内有否残留物,有无子宫肌瘤,及膀胱充盈情况。
  二、鉴别
  产后恶露不下与产后腹痛及胎衣不下三者关系密切,其症状常兼见,应根据症状的主次轻重缓急而作出相应诊断。
  1.产后腹痛 产后以小腹痛为主,伴恶露不下或下之不畅。
  2.胞衣不下 胎儿娩出后,胞衣长时不能排出。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恶露不下,下之甚少,辨证重在辨恶露的色、质及腹痛的性质、程度。于恶露全然不下者,首辨腹痛,结合兼症及舌脉。如所下甚少,色紫黯有块,腹痛拒按,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者,属寒凝血瘀;若恶露时下时止,夹有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脉弦涩者,属气滞血瘀;所下甚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属气血虚弱。同时还应结合病史,了解患者素体情况、产时出血多少或产时受寒及情绪变化史以综合分析。
  二、治疗原则
  恶露不下治宗“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之意。实者活血化瘀为主,因寒凝者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因气滞者理气行滞,活血化瘀。虚者则于补益气血方药中稍佐理气行滞之品,不可妄投攻破,否则势必损伤冲任。

  三、分证论治      
  1.寒凝血瘀证 
  (1)临床见证:胎盘娩出后恶露不下或下之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稍减,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紫黯苔薄白,脉沉紧。

  (2)辨证依据:
  ①恶露不下或所下甚少,色紫黯有块。
  ②小腹冷痛拒按。
  ③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紫黯苔白,脉沉紧。
  ④素体阳虚,有感受寒邪或摄食生冷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①起枕散(《济阴纲目》)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丹皮、肉桂、元胡、蒲黄、五灵脂、没药、白芷。
  原方治产后恶露不行,心腹及儿枕作痛,甚危。用于寒凝血瘀所致恶露不下、产后腹痛、痛经等。
  倦怠乏力者,加黄芪、党参以益气补虚。胃脘胀痛,纳少便溏者,加白术、白豆蔻、砂仁以健脾和胃散寒。若小腹胀痛,腰膝冷痛者,加香附、乌药、川断、牛膝以理气止痛,补肾通脉。
  ②经验方(《何子淮女科经验集》)
  组成:当归、川芎、益母草、延胡索、红花、桃仁、肉桂、炮姜、泽兰、炙甘草。
  本方以生化汤为基础,酌加温经活血祛瘀药,以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目的。
  ③桂枝茯苓胶囊(连云港康缘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主治:用于妇女血瘀所致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以其所具温经化瘀之功,于此证亦属相宜。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消症。
  用法: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2。气滞血瘀证
  (1).临床见证:胎盘娩出后,恶露不下或下之甚少,血色正常或紫黯,或夹血块,小腹及胸胁胀痛,精神抑郁,舌黯或有瘀斑,脉弦涩。
   (2)辨证依据:
   ①恶露不下或下之甚少,色紫黯有块。
   ②小腹及胸胁胀痛,精神抑郁。
   ③舌黯有瘀斑,脉弦涩。
   ④素体抑郁,或有产时或产后情志内伤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①通瘀煎(《景岳全书》)加益母草、丹参
   组成:红花、归尾、香附、木香、乌药、青皮、山楂、泽泻、益母草、丹参。
   原治妇人气滞血积,经水不利,痛极拒按及产后瘀血实痛,并男妇血逆血厥等证。兼寒滞者加肉桂、吴茱萸。火盛内热,微热血虚者加芍药,血虚滞涩者加牛膝。血瘀不行者加桃仁、苏木、元胡,瘀积而大便结燥者加大黄或芒硝、莪术。瘀血郁久化热者,加丹皮、赤芍以清热凉血。
   ②化瘀止露饮(《中医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香附、当归、川芎、延胡索、益母草、丹参。
   主治产后恶露不下气滞血瘀证。
   若腹胀胁痛甚者,加郁金、枳壳以行气解郁。恶露夹血块,小腹痛甚者,加蒲黄、五灵脂、益母草以化瘀止痛。嗳气少食者加白术、陈皮、砂仁以健脾理气。烦躁易怒,头痛失眠者,酌加栀子、丹皮、夏枯草、菊花、珍珠母以清肝泄热。血色紫黯,腹痛有冷感,加桂枝、吴茱萸、炮姜以温经散寒。
   ③血府逐瘀胶囊(天津第五中药厂生产)
   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痛经、闭经、崩漏,用于此证恶露不下,也相宜。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用法:每日2次,每次6粒。
   3.气血虚弱
   (1)临床见证:产后无恶露排出或排出甚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或有下坠不适喜揉按,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气短,头晕目眩,心悸梦多,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2)辨证依据:
   ①恶露不下或下之甚少,色淡红质清稀。
   ②小腹绵绵作痛或下坠不适喜揉按。
   ③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气短,舌淡,脉细弱无力。
   ④素体气血不足或产时失血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补气养血。
   ①加减八珍汤(《万氏妇人科》)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赤芍、熟地、元胡、香附,姜、枣为引。
   脾胃素弱,中气本虚,败血亦少,气乏血阻,不能尽下,其症乍痛乍止,痛亦不甚之证。本方因具气血双补之功,用于产后气血虚弱型恶露不下,使其气充血足,气血运行,恶露排出。
   若头晕目眩,心悸多梦者,加夜交藤、枣仁宁心安神。纳少便溏者加山药、砂仁、木香以健脾醒胃。腹部冷痛者加桂心、乌药、艾叶以散寒止痛。虚则运血无力,又可使血行迟滞,腹痛甚者酌加蒲黄、五灵脂、益母草以补中有行。
   ②加味圣愈汤(张吉金经验方)
   组成:黄芪、党参、当归、赤芍、川芎、熟地、益母草、牛膝、丹参。
   圣愈汤原方补气养血,治诸恶疮出血多,而心烦不安,不得睡眠。在原方补气益血基础上加入益母草、丹参、牛膝以增强养血活血之功,用于气血虚型恶露不下等证。
   以上各类证型中如复感邪毒,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选方银翘红酱解毒汤(《妇产科学》),药用:金银花、连翘、红藤、败酱草、薏苡仁、丹皮、栀子、赤芍、桃仁、延胡索、川栋子、乳香、没药
    [其他疗法]
   一、贴敷法

处方:红花6g,熟地、赤芍、煨莪术、全当归、炒蒲黄、陈黑豆、干姜、肉桂各30g。
  制法:麻油适量熬,黄丹收膏。
  用法:临床取30g摊成膏药1张,贴丹田处。3日一换,连用3--5日。
  主治:产后瘀血浊液聚于胞宫所致之恶露不行。
  二、针灸疗法
  (一)体针
  1.中极、关元、气冲、地机。
  以上诸穴针灸并施,腹部经穴要求向下传导。
  方义:中极、关元通于胞宫,泻之可调理冲任,灸之可散胞寒,暖胞脉;气冲是足阳明和冲脉的交会穴,地机为脾经郄穴,乃血中之气穴,二穴相伍,可调理气机而行瘀滞,畅血脉而止腹痛。诸穴相配,可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逐下恶露之目的。适用于寒凝血瘀证。
  2.太冲、中极、气海、关元。
  以上各穴针刺泻法。
  方义:取肝经原穴太冲以疏理肝气,调畅气机,中极、气海其脉通胞宫,泻之可理气活血,调理冲任,配关元以治胁腹胀痛。诸穴合用可达调理气机、化瘀滞、调冲任、排恶露之效。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3。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针灸并施,行补法,采用温针灸或配合艾条温和灸。
  方义:关元为元气之所,功专培肾固本,补益元气,配血海活血行瘀,调理冲任,取足三里补养气血,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运行交会处,针刺以激发三阴之经气,加强胞宫收缩。适用于气血虚弱证。
  (二)耳针疗法
  子宫、肝、肾上腺、内分泌、卵巢、神门。
  方法:用中强刺激方法,每日工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亦可用王不留行籽粘压耳穴或用埋针的方法。
  (三)皮肤针刺法
  取上穋、中穋、次胶、下穋、关元、中极、三阴交。
  方法:重点叩打腰骶部、下腹部,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钟。
  三、饮食疗法
  1.益母草30g,赤砂粉1—2匙,煎汤服。
  2.山楂煎汤,砂糖调服。
  3.胡椒20g,黑砂糖30g,水150ml,煎取120ml。
  4.生藕捣汁,炖温服。
  [预防与调护]
  1.注意产后保暖,避免受寒,下腹部可做热敷,以温通气血。
  2.保持,fi,情舒畅,防止情志刺激。
  3.饮食宜清淡而有营养,忌生冷或辛辣、酸涩、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4.注意外阴清洁。
  5.鼓励产妇适当起床活动,卧亦宜取半卧位,有助于气血运行和胞宫余浊的排出。若因子宫位置过度后屈,可令患者做膝胸卧位,以改变子宫位置,若排尿困难,膀胱过度充盈,则应对症治疗。
  [疗效判定]
  治愈:恶露正常排出,色质如常,腹痛等症状消失。
  显效:恶露排出及其色质接近正常,症状明显减轻。
  好转:恶露排出但量少,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