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主观题分类建模各个击破系列(六)小说标题的意蕴、作用

散文标题的作用和小说标题的作用答题时的思考角度差不多,只是散文偏重于对“内容上”、“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理解,而小说侧重于从人物、情节、主题、环境、效果上思考。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答题时都一定要考虑手法,读懂文章是关键,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①环境上: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和舞台;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意。

②情节结构上:是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连情节,以组织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开合有致;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否是对情节的概括,是情节的关键。点明了或呼应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题目展开情节,呼应细节,点明主题。

③形象塑造上 :塑造、丰富和突出了……形象。暗示了人物命运,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④主题表现上:运用双关、比喻、象征、反语、化用等手法,内容上写出了……,蕴含了……表达了……赞美了……揭示了……批判了……暗示了……引发了读者对……的思考,深化了……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⑤手法和效果上:看标题本身是否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如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等;看标题从人物刻画看,是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理解背诵的参考例题:

(一)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小说以“父亲的遗产”为题的妙处。

答:①从情节内容上看:小说的主要情节“失遗产”“争遗产”“得遗产“等均与“父亲的遗产”密切相关,以此作为线索串连情节,既设置了悬念,又概括了情节。②从人物刻画看,父亲对梁燕疼爱呵护,梁燕却未对他尽到孝心,以此为题,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主题揭示看:父亲遗嘱将家产赠与保姆,却只留给梁燕一元钱,以此为题,揭示了主题:作为子女,要懂得知恩图报,为父母尽孝,更要体会父母的爱心与苦心,自强自立,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二)《两分硬币》简要分析小说以“两分硬币”为题的作用。

答:①从小说的内容看,正是“两分硬币”造成了藤二的悲剧,“两分硬币”是小说情节的关键。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妈妈”节省“两分硬币”是导致儿子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节省“两分硬币”突出了“妈妈”节俭的特点。③从小说的主旨看,“两分硬币”竞造成了悲剧,深刻反映出当时底层人民的生存现状,发人深省。

(三)《进管》小说以“进管”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答:①从情节结构上看,雷震子、程部和“我”三人先后“进管”的过程是小说重点刻画的情节。“进管”是贯串小说的情节线索;②从人物刻画上看,小说通过“进管”的过程着重刻画了雷震子、程部和“我”的形象,人物形象真实可感,各具个性;③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通过对“进管”过程的描写赞美了当代潜艇兵勇担重任、不怕挑战的军人精神,且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潜艇兵。

(四)《灯如红豆》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①情节结构上:“灯”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中所回忆的人、事都是以煤油灯做串联,思路清晰;②从情感表达上看:“灯如红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灯相思的情感和对灯下美好人物及人物品质的感怀;③从手法上看,运用比喻手法,把“灯”比作“红豆”,暗含相思之意,形象生动,吸引读者。

(五)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锄”字的本意在现代汉语中既有动词的意思表示“铲除”,又有名次的意思表示除杂草的工具,代指农业与传统;②六安爷最后的锄地时光;③煤炭公司的推土机要锄掉西湾村的田地,即工业文明会锄掉农耕文明。④既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和土地的热爱,又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发展,农业发展地位日渐被工业发展削弱的无奈与惋惜。

【解析】寓意可从标题的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入手,即从锄的本义、指代义、象征义和语境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一:合适。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②凸显战争的残酷和苦难。③故事虽小但情节发展耐人寻味。④战争发生让不同地方的人却有相同的命运。

(或: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答案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的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小说情节(开头、结尾、中间的某一特定情节、反复出现的情节)

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与上下文的关系分析,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暗示)、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②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分析,如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③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分析,如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④从给读者的感受上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反转)、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令人回味无穷等。

(一)《四八二十四》 小说开头部分介绍了工程队的一些情况,有何作用?

答:①写民工们说商丘的牛肉烩面好吃,表现面馆师傅做面手艺之好,也侧面表现了他的实诚。②介绍工程队难以解决中午吃饭的问题,为下文写带队领导三元领大家吃商丘的牛肉烩面做铺垫。③写民工性格的节俭、淳朴,烘托了故意每碗少收民工一元钱的面馆师傅的厚道慷慨的形象。

(二)冯骥才《绝盗》  小说开头一段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1分)暗示情节:“人头极杂,邪事横生”,暗示故事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后面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1分)

②为下文埋下伏笔:写青年男女刚刚搬来,“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为下文邻居们袖手旁观埋下了伏笔;“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为事过三天盗贼上门抢劫埋下了伏笔。(答出一处即可得2分)(答出“伏笔”而没有具体分析给1分)

③开篇营造了一派新婚的喜庆气象,“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与后文家中被盗贼抢劫,锁毁杯碎,财物尽失的狼藉形成对比,突出盗贼的凶悍,他们行径的可恶。(2分)(答出对比手法给1分)

 小说结尾的类型

出乎意料型结尾: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

戛然而止型结尾: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悲剧型结尾: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

喜剧型结尾: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表达美好愿望。

以景作结式:这种结尾,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照应题目,首尾呼应;

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烘托人物形象;升华深化主题/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

  另外还有:比喻型结尾,问句型结尾等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二)王举芳《告诉你个秘密》8.小说的结尾一段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①小说结尾揭示的最后一个秘密与前两个秘密的截然不同与偶然巧合形成情节上的突转,给读者带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享受,颇为耐人寻味;②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传递了正能量,契合人们心理上、精神上的期待与追求,令人感动、鼓舞,富有教育意义;③卒章显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借助“我”惬意、愉悦的感受点明并升华主题。

(三)《流浪汉》问:小说以“大叔,您在哪儿呢”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①情节和形象塑造上:与前文照应,突出小康对流浪汉态度的巨大变化,由猜疑误解,到主动去寻找,去思念,表现出小康灵魂深处的善的觉醒,从而使小康的形象富于变化,更加丰满。②表达效果上: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余味无穷。读者因为小康的呼唤,也会不自觉地去牵挂流浪汉的命运,从而让自身心灵得到净化。拓展了小说的表达空间,使小说意蕴更为丰厚深沉。③主旨表现上:小康对大叔的呼唤,也是他人性的一种回归。说明在内心深处,他真正继承了父亲生意人应以慈悲为怀的经营理念,在真正意义上“接管了店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四)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没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①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反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②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③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迷”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迷,深化了各民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五)《封城》小说以妞妞的话“妈妈,什么时候再封城”结尾,试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答:①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封城的日子里,妈妈陪伴妞妞数数,让妞妞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和爱,自然而然就会说出这样的心声。

②凸显妞妞的性格特征。妞妞的自闭症,就是父母吵架离婚缺爱造成的,妞妞明白,因为封城才得到了妈妈的陪伴,才得到爱,所以会由衷地问出“什么时候再封城”的问题。

③点明主题。虽然封城,但是没有阻断爱,城封了爱有了,封城提供了陪伴家人的条件,点明母爱和耐心创造了自闭症的如如居然开口说话的奇迹这一主题。

④结尾照应标题。“封城”既是小说的标题也是关键词,统领全文内容,这样结尾使小说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六)唐波清《父亲的经济学》如果将结尾处父亲要“我”把大学读过的书带回家“补补课”的情节放在开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答:不好。①小说的设计始终有一个悬念,即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为什么这么精通“经济学”;如果调整,则先交代原因,再述过程,就没有了悬念。②悬念的设置使小说情节的叙述形成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效果;如果调整,就平铺直叙了。③悬念的设置吊足读者阅读胃口,直到最后点破,读者才恍然大悟,回味无穷;如果调整,阅读趣味就会打折。

注:这个结尾如果调整到开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现影响不大,主要是情节和效果上的影响。而这个结尾主要是揭示悬念,所以此题主要答悬念即可。

(七)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①既然题为“后记”,当然不能算作小说的一部分;②小说写的男主角是“那个人”,而“后记”则是写作者自己,二者不是同一人;③小说中并没写“那个人”和守明后来的情况,不能断定他们后来就一定会如“后记”中“我”的遭遇。

观点二:“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①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

②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

③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

④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