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小墨迹的艰辛买房之路
溜爸是我的前同事,当时就觉得溜爸在很多问题上想的比较透彻。因为跟溜爸在一个办公室,有时也可以听到溜爸讲一些当时就觉得靠谱的观点,比如:刚需买房先上车再调座位,学区房有很好的保值增值作用。
然而2016年毕业刚来成都,在成都房价很温和的时候,我跟男朋友(现老公)并没有买房子。果然,老人的话还是要听,听了还不能当耳旁风,要不还是真得会吃亏,吃亏在眼前。
2016年的时候,成都还有房交会,当时很多6000多一平的房子根本不用摇号,求着你买。
当时南城都汇四期的新盘是1.2万,一个套二100万就可以搞定了,对应溜爸最喜欢学区的20位—锦城小学。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程序
但是同年,老公单位有100多元一月的单身宿舍,我也在豆瓣上租个离单位步行20分钟可达的南城都汇二期单间800元/月(因为是舍友整租的,租住期间房东从未涨价,舍友也很nice)。
当时无房无贷款无压力,我和老公很享受当时自由自在的状态。
到2017年,我跟老公进入了人生的第二阶段—要结婚了。就绕不开丈母娘和买房这个严峻问题。我们再看看成都房价,发现它发疯了。。不得已加快了买房的步伐。
我们的买房其实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需求探索加心里建设期;
第二阶段是求成交。
第一阶段的需求探索期,我们最开始买房子的要求比较多:想一步到位最好是个套三、上班方便、有学区、生活气息浓厚、卖相好、采光通风好、总价低最好100万搞定……
后来,我们发现没有这样的房子。我们看了老破大的玉林和广福桥,那里有学校,生活气息浓厚,但是符合预算的卖相不够好。看过倪家桥的首航欣程,卖相好但是觉得有些超预算了,我们还在纠结期,结果当场就被别个签了。我们参加过安居客组织的看房团,发现快到双流的新盘离上班太远。
在碰壁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心理建设:
1.房子要考虑整体的性价比,但是没有绝对的白菜价;
2.房子卖多少就值多少,不要纠结于沉没成本;
3.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一定要进行取舍。
基于第1、2点,我们提高了预算。最终我们简化了自己的需求,并根据优先级进行了排序:
房子本身的采光通风和房龄、上班方便(双方30分钟内公共交通可达单位)、预算(必须200万以内)、小区环境和学校。
是的,我们把学校排在了最后,我们觉得在大人还在纠结什么时候持证的问题,考虑还没孕育出来孩子的上学问题是有些多余的。
我们自我安慰:如果他运气好,他会摇到号的;如果他运气好,爸妈到时候有钱了再给他买学区房;如果他运气不好,那也只能怪他自己哇。
等我们想清楚了我们要什么样的房子后,限购政策也出台了。
幸好我们一个高新户口,一个武侯户口,限购政策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
我们将目标缩小到了几个固定的小区:首航欣程、新里维多利亚、中海翠屏湾、南城都汇和阳光城檀府,并让中介帮我们留心。我和老公认为这几个小区的房子都是适合我们的,哪个合适就买哪个。
以为需求明确之后,就会很顺利,但是发现第二步求成交的过程也有些艰辛。
因为2017年已经是卖方市场,有些人只是把房子挂出来看看并不是想卖,有些你觉得是好房子的卖家一般也都这么觉得。
首航欣程的房子较新(2014年)、交通位置也不错、对口棕北小学是武侯区不错的小学,但是房子比较密采光有些问题、小区绿化比较少,碰巧老公那阵子出差,等着等着就涨了10万元,我们就放弃了。
新里维多利亚的房子当时对口高新区实验小学,卖家很诚心卖但是是个二层采光有问题,虽然卖相不错但毕竟是2005年的老房子,我们最后还是水了卖家。
中海翠屏湾朝向好的套二很紧俏,房子同一个卖家跟我们聊了三次,一会想卖一会不想卖,我们也只能放弃。
西三环阳光城檀府的摇号,50%的摇中率都没有摇中。
在我们觉得累的时候,我熟悉的南城都汇有个套二挂出来了,南北通透、高层位置、价格合理、谣言说一直要弄个七中分校(当时也没太相信),我们当天晚上看了房子就把约给签了。
赶在过户前选了个合适的日子扯了证。在成都工作就一直住在南城都汇,觉得小区什么的还好,就是差个学校。今年7月,老公突然给我发了个信息说,之前的石羊场玉林中学改名升级了,天上掉下个学区房。
觉得之前买房的一些原则还是对的,就分享给大家:
1.房子要考虑整体的性价比,但是没有绝对的白菜价;
2.房子卖多少就值多少,不要纠结于沉没成本;
3.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一定要进行取舍。
4.货比三家没有错,但看中了就要果断,好东西对于大家来说都好,大家都会去抢,虽然新政以后楼市热度已经降温很多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买到心仪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