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66)以智力相雄的时代

读通鉴(266)以智力相雄长的大时代

王濬攻入建业的时候,第二天,王浑才济江,因为王濬不待自己至建业,先受孙皓投降,意甚愧忿,将进攻王濬。何攀劝王濬送孙皓给与王浑,于是事得解决。何惲因为王浑与王濬争功,写信给周浚说:"《书》贵克让,《易》大谦光。前破张悌,吴人失气,龙骧借机,攻陷其城区。论其前后,我们其实缓师,既失机会,不及于事,如今方竞其功;彼既不吞声,将亏雍穆之弘,兴矜争之鄙,斯愚情之所不取。"

周浚得信笺,当即劝谏王浑。王浑不采纳,上表王濬违诏不受节度,诬以罪状。王浑的儿子王济,娶常山公主,宗党强盛。有司奏请槛车征王濬,皇帝不许,但以诏书责让王濬以不听从王浑命令,违制昧利。

王濬上书自陈说:"前而被诏书命令,令臣直造秣陵,又下令受太尉贾充节度。臣以十五日至三山,见王浑大军在北岸,遣书邀臣;臣水军风发乘势,径造贼城,无缘回船过王浑。臣以日中至秣陵,暮下才被王浑所下当受节度之符,想要令臣明十六日全部将所领部队还军围石头,又索蜀兵及镇南诸军人名定见。臣认为孙皓已来投降,无需空围石头;又,兵人定见,不可仓猝得就,皆非当今之急,不可承用,非敢忽弃明制。孙皓众叛亲离,匹夫独坐,雀鼠贪生,苟乞一活,而江北诸军不知虚实,不早缚取,自为小误。臣至便得,更见怨恚,一起说:'守贼百日,而令他人得之。'臣愚以为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若其顾嫌疑以避咎责,此是人臣不忠之利,实非明主社稷之福。"

王浑又腾周浚书信说:"王濬军得吴国宝物。"又说"王濬牙门将李高放火烧孙皓伪宫。"

王濬再次上表说:"臣孤根独立,结恨强宗。天下犯上干主,其罪可救;乖忤贵臣,祸在不测。伪郎将孔摅说:去二月武昌失守,水军行至,孙皓案行石头还,左右人皆跳刀大呼说:'要当为陛下一死战决之。'孙皓大喜,意必能然,便尽出金宝以赐与众军。小人无状,得财便持走。孙皓惧,才图降首。降使适去,左右劫夺财物,略取妻妾,放火烧宫。孙皓逃身窜首,恐不脱死。臣至,遣参军主者救断其火。周浚先入孙皓宫,王浑又先登孙皓舟,臣之入观,皆在其后。孙皓宫之中,已无席可坐,若有遗宝,则周浚与王浑先得之。再有说臣屯聚蜀人,不时送孙皓,想要有反状。又恐动吴人,言臣皆当诛杀,取其妻子,冀其作乱,得骋私忿。谋反大逆,尚以见加,其余谤言,都差不多编造的。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受咎累。"

王濬至京师,有司奏王濬违诏,大不敬,请付廷尉科罪;皇帝下诏不许。又奏王濬赦后烧贼船百三十五艘,辄敕付廷尉禁推;下诏勿推。

(王濬不仅争功,更是没有成为王浑的一党,其罪在于军力和势力不能投归王浑,导致王浑的被动,后面跟着的人对他有失望动摇之心。)

王浑、王濬争功不已,皇帝命守廷尉广陵人刘颂校验其事,以王浑为上功,王濬为中功。皇帝认为刘颂折法失理,左迁京兆太守。

庚辰,增贾充食邑八千户,任命王濬为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杜预为当阳县侯;王戎为安丰县侯;封琅邪王司马伷二子为亭侯;增京陵侯王浑食邑八千户,进爵为公;尚书关内侯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增邑万户;荀勖以专典诏命功,封一子为亭侯;其余诸将及公卿以下,赏赐各有差。皇帝因为平吴,策告羊祜庙,于是封其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

王濬自认为功大,而为王浑父子及党与所挫抑,每次进见,陈其攻伐之劳及见枉之状,或不胜忿愤,径出不辞;皇帝每次容恕他。益州护军范通对王濬说:"卿功则美,然恨所以居美者未尽善。卿旋旃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若有问者,辄说:'圣人之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力之有!'此蔺生所以屈廉颇,王浑能不惭愧!"

王濬说:"我始惩邓艾之事,惧祸及身,不得无言;其终不能遣诸胸中,是我褊狭。"时人全都认为王濬功重报轻,为之愤邑。博士秦秀等人并上表讼濬王之屈,皇帝于是迁王濬镇军大将军。王浑曾到王濬处,王濬严设备卫,然后才见。

(人都有这样的错觉,认为自己在某件大事上所起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王浑认为自己与吴军进行了攻坚之战,击败了张悌,才让吴军失去战斗力,导致孙皓投降,王濬则认为自己顺流而下大军攻进建业,逼得孙皓投降。

司马炎为何不追究王濬违背诏命,不听节度的罪?核心还是王濬的孤军奋进破了贾充、王浑等势力的各种想法,养寇自重也好,拥兵建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好,都被王濬破功,贾充和王浑的势力对王濬恨之入骨。

王濬以力破局,但往前闯,让各大势力的智力谋划付之东流。只可惜司马炎虽然知道,但是对策却无效,司马炎采取的是罢兵,而不是改军制,罢兵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打消这些大势力的歪念头,但这是懒政削番。)

杜预还襄阳,以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于是勤于讲武,申严戍守。又引滍、淯水以浸田万余顷,开扬口通零、桂之漕,公私赖得这个漕运。杜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用兵制胜,诸将莫及。杜预在镇,数饷遗洛中贵要;有人问其故,杜预说:"我但恐为害,不求有益。"

王浑迁任征东大将军,重新镇守寿阳。

诸葛靓逃窜不出。皇帝与诸葛靓有旧交,诸葛靓姊为琅邪王妃,皇帝知诸葛靓在其姐姐处,借机就见。诸葛靓逃进厕所,皇帝又逼见,对他说:"想不到今日再次得相见!"

诸葛靓流涕曰说:"臣不能漆身皮面,再睹圣颜,诚为惭恨!"下诏任命为侍中;固辞不拜,归于乡里,终身不面向朝廷而坐。

六月,再封丹水侯司马睦为高阳王。

秋,八月,己未,封皇弟司马延祚为乐平王,寻薨。

九月,庚寅,贾充等人认为天下一统,屡请封禅;皇帝不许。

冬,十月,前将军青州刺史淮南胡威卒。胡威为尚书,曾劝谏说时政之宽。皇帝说:"尚书郎以下,我无所假借。"

胡威说:"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

是岁,让司隶所统郡置司州,凡州十九,郡国一百七十三,户数为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

下诏说:"过去自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如今天下为一,当韬戢干戈,刺史分职,皆如汉氏老规矩;全都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交州牧陶璜上书说:"交、广州西数千里,不宾属者六万余户,至于服从官役,才五千余家。二州唇齿,唯兵是镇。又,宁州诸夷,接据上流,水陆并通,州兵未宜约损,以示单虚。"

仆射山涛也说:"不宜去州郡武备"。皇帝不听。等永宁以后,盗贼群起,州郡无备,不能擒制,天下于是大乱,如山涛所言。然其后刺史复兼兵民之政,州镇愈重。

汉、魏以来,羌、胡、鲜卑投降的,多处之塞内诸郡。其后数次因忿恨,杀害长吏,渐为民患。侍御史西河人郭钦上疏说:"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如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了。宜借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迁徙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万世之长策。"皇帝不听。

王夫之说:秦灭六国而销兵,晋平吴而罢州郡兵,没过多久就全都大乱而亡。泰誓称武王克殷,放牛归马,衅甲橐弓,示天下不再需要用,秦、晋与周将无同道,而成败迥异,为何?

纣之无道,虐加于民,而诸侯或西向归周,或东留事纣,未曾日寻干戈,竞起为乱。天下之志相胥以静,而弄兵乐祸之民不兴。等平纣虐革,周政大行,而皆仍故服,无与炀之,不待扑。战国之争,逮乎秦、项,凡数百年,至汉初而始定。三国之争,直到隋末,凡数百年,至唐初而始定。安、史之乱,延乎五代,凡百余年,至太平兴国而始定。靖康之祸,延乎蒙古,凡二百余年,至洪武而始定。其闲非无暂息之日若可以定,然而支蔓不绝,旋踵复兴。非但上有暴君,国有奸雄;抑亦人心风俗一动而不可猝静,虔矫习成,杀机易发,上欲扑之而不可扑。秦与晋恶能摄天下之心与气而敛之一朝哉?故陈胜有辍耕之欢,石勒有东门之啸,争乘虚而思起。此兵之不可急弭者,机在下民。

而且周政之兴,文王受鈇钺而专征,方有事于密、阮、崇、黎,而早已勤修文德,勤圣学,演周易,造髦士,养国老,采南国之风,革其淫乱,儿童嬉游而掇芣苢,女子修事以采苹蘩,未曾投戈而始论道,息马而始讲艺。优而柔之,以调天地和平之气,而于兵戎之事,特不得已而姑试之,上弗之贵,而下且贱之,圣人之所以潜移人心而陶冶其性情,如此达其至。而后戎衣甫著,而弓矢旋弢,天下以为实获我心,可澡雪以见荣于文治。秦之并六国、灭宗周,晋之篡魏而吞吴,谋唯恐其不险,力唯恐其不竞,日进阴鸷残忍之夫,皇皇以图弋获,而又崇侈奔欲,以败人伦之捡柙;其与于成功共富贵的,抑奢淫以启天下之忌,无以涤天下之淫,而畜其彊狡于艸泽;幸而兵解难夷,遂欲使之屈首以奉长吏之法,未有能降心抑志以顺从的民众。上无豫教,而想要欲饰治安于旦夕,召侮而已矣。此兵之不可急弭,教在上。

陶璜、山涛力排罢兵之议,从事后而言看,验证了。然抑岂于天下甫离水火之日,寻兵不已,而日取其民纳之驰骤击刺之中乎?盍亦求诸其本矣。故圣人作而乱不难已,商、周,道之驯也;圣人不作,待其敝之已极,人皆厌苦而思偃武,帝王乃因而抚之,则汉、唐以后之一统的情况,几之重复。庶几商、周之治,其唯光武乎?寇盗方横,而奖道敦礼,任贤爱民,以潜消民气之戾于扰攘之中,兵不待弭而自戢。然而黎阳之屯,固不敢藉口于放牛归马以自拟于周也。

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

春,三月,下诏选孙皓宫人五千人入宫。皇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里有将近万人。常乘羊车,听任其自行,至便宴寝;宫人竞相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皇帝羊车。而皇后父亲杨骏及弟弟杨珧、杨济开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时人谓之三杨,旧臣多被疏退。山涛数有规讽,皇帝虽知而不能改。

当初,鲜卑莫护跋始自塞外入居辽西棘城之北,号称慕容部。莫护跋生木延,木延生涉归,迁于辽东之北。世代依附中国,数次跟从征讨有功,拜大单于。冬,十月,涉归开始入寇昌黎。

十一月,壬寅,高平武公陈骞薨。

这一年,扬州刺史周浚移镇秣陵。吴民之未臣服的,屡次搞寇乱,周浚皆讨平。宾礼故老,搜求俊杰,威惠并行,吴人悦服。

解读:司马炎平吴之后,就成了事实上的行尸走肉,他连享乐都失去了兴趣,坐在羊车上,随车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停留,吃喝玩女人这些都已经刺激不了他的神经。

于是晋朝上权力空隙就留给了底下的大臣们去斗智斗勇,争夺生存机会和大的空间。朝堂成了战场,智力相雄长的大时代,人人都认为自己牛逼,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天下霸主,都在暗地里建立各种阴谋阳谋。

(0)

相关推荐

  • 孙权熬死了曹操和刘备,却仍无法完成统一大业,东吴到底败在哪?

    三国时期诸侯混战,除了拼能力以外,还有一样非常重要,那就是拼谁能活得更久.熬死了所有有能耐的,长寿的那个就是最受益的,最典型代表的就是司马懿. 在三国最热闹的那段时间,司马懿一直蛰伏着.无论是曹操还是 ...

  • 曹奂封王、刘禅封公、孙皓封侯,三家同是归晋,为何差别这么大?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随着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画上了句号,这便是"三家归晋".对于三家的亡国之君,司马家给予的封号是不同的.其中魏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 ...

  • 读通鉴(171)一时智力取得短暂的优势

    优势习惯(传统)有三个特征: 一是决策行动具备基础的,有价值的,可辩识的特征: 二是依靠民众(众人)的力量,而不是误认为自己的智力(主动管理)是万能的: 三是德性力量影响范围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司 ...

  • 读通鉴(172)吃相太难看

    读通鉴(172)吃相太难看 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 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人张轨为凉州刺史.张轨认为当时正是国家多难,私下在打算据河西之志,所以求任职凉州.这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张轨至,任 ...

  • 读通鉴(301)石虎父子相残

    读通鉴(301)石虎父子相残 咸康二年丙申,公元336年 春,正月,辛巳,彗星见于奎.娄. 1.慕容皝浮海击灭慕容仁 慕容皝将讨慕容仁,司马高诩说:"慕容仁叛弃君亲,民神怒:前此海未曾冻,自 ...

  • 读通鉴(107)魏相上位

    读通鉴(107)魏相上位 这一年,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颍川俗,豪桀相朋党.赵广汉设了一个投诉用的筐,接受吏民投书,便于老百姓举报各种奸事,这样的好处,就是使得很多仇恨都暴露,奸党就互相不再信任也就 ...

  • 读通鉴(31)秦赵长平之战对列国是一道智力测试题

    读通鉴(31)秦赵之战是对各国的一道智力测试题 注:秦赵长平之战打了三年,双方都倾尽举国之力,这个时候其他诸侯国非常配合地当着吃瓜群众,只有韩魏发现赵国要破灭的时候,出了钱请苏代去贿赂了应侯范睢,那么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