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 ​​​​​​​​​​每日优鲜徐正:看10年,谋3年,干1年

原文摘要:

很多人都知道,每日优鲜是生鲜电商平台,通俗来说就是卖菜的。但中国的卖菜行业极其落后,有多落后呢?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一线城市的很多消费领域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北京,依然可以看到周边的农民赶个牛车,弄着一车瓜,拉到小区门口在卖,这就是卖菜行业的现状。

为什么会这么落后?

第一,群众基础大。

生鲜行业受众人群广,中国14亿人每个人(婴儿除外)都吃菜。大城市的买菜频率大概是一周两次,小城市是大城市的2倍,因为小城市的休闲时间较多,买菜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这是个广众、高频的生意,天然就竞争多。

第二,行业链条长,冷链分布零散且落后。

整个农业的供应链非常长,从种果蔬到成熟,再到菜贩子来收,菜贩子再卖到超市、各种零售渠道,最后才到你手上。所以,地头价一块钱的菜,到超市卖3块,真的不贵。

卖菜行业的落后,还因为中国的冷链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配套少,冷库面积小且分布零散。运输过程中,中国的运输环节95%是断冷的,而美国的95%都是冷链运输。只要断冷,就容易有损耗。

比如,我把一车货卖给老王,货从我的仓库搬到他的仓库,菜、水果经过一冷一热,就会腐烂,产生损耗。

第三,客单价低,产品统一管理难,盈利难。

在这个行业,生意做得越大,生鲜的成本就越难控制。只要一出现波动,损益模型的数据就变了。所以,管得细就特别赚钱,管不细就容易赔钱。这个行业平均都赚钱,但赚钱的和不赚钱的,波峰差极大。

第四,人才比较少,活多,钱少,地位低。

我们之前在全球买农场、招员工时,发现智利的农业从业人员70%是本科毕业,智利有个天主教大学(相当于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农科,这个国家对农业是很尊重的,并且从业者的职业也细分很多。但在中国,farmer(农夫)不是职业。

我们在招人的时候,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不敢大声说话,特别不自信,同样的岗位,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学生,声音就特别大,恨不得说两遍。但其实,不管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干的都是同一个职业、同一个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如果岗位很光鲜,不给钱人家也愿意干;不太光鲜,给多少钱,也不见得愿意干,年轻人就是这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