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进 | 你在做父母的拯救者吗?

读到一首叫《不想》(alternative)的诗,很印心,用来每天提醒自己:
不想,再迷恋于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
只想,当一个,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沉迷于扮演一个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故事。
不想,要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
深深地聆听……
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沉迷于扮演拯救者的角色。
曾经跟一位朋友聊天,她说起母亲就流泪,说自己是典型的孝而不顺,十分厌恶自己的母亲一天到晚抱怨父亲。她觉得母亲有一切的条件可以快乐(她超级会赚钱,可以让父母生活无忧),但是却不能好好过生活,而且一天到晚在她面前说父亲的不是,非常负面。
作为儿女,我们都希望父母过得好、过得开心,可是我们也真的需要尊重他们自己的决定,并且知道他们虽然身为我们的父母,而且对我们的恩德是我们无以回报的,但我们是不可能让任何一个“他人”快乐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他要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要为了拯救他们而让自己陷进去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你不应该批评爸爸,不应该不快乐),他们做不到,所以这会阻挡我们对他们的爱。
我的朋友说她无法开口对妈妈说“我爱你”,因为她对妈妈的要求,她妈妈做不到。这不是很可惜吗?我们真爱一个人,就应该放下一切要求,接受她的本然如是(很难做到,我知道)。要不然在妈妈有生之年,我们都没有办法穿越自己对她的要求,而看到妈妈真正的本来面貌,并且无条件地爱她。
为什么会对妈妈有要求?因为我朋友有很强烈的责任感,觉得她要为父母的快乐负责。如果父母不快乐,就是她不够好,她做得不够到位。我们看到这个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她自己身上,出发点还是自私的。
从小她父母就不停地赞美她有多乖、多懂事,但她的父母没有想到,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因为,为了要符合父母的期望,达到他们的理想以赢得或是符合他们的赞美,她的童年其实提早结束了。
乖乖女,以及为全家负责、付出的形象变成了她的身份认同。一旦她不为家人付出,不做好乖女儿的角色,不能让父母开心的话,她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因此,她母亲的行为(不能够满足、快乐,即使外在生活条件那么好,孩子也很好,却还要整天抱怨,找老公的碴)对她来说,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因为威胁到了她的身份感和生存价值。
那我们要怎样做才可以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呢?
首先当然还是要“看见”!看见自己对母亲孝而不顺后面的那种心理动力从何而来,每次看到自己又在想要为全家人(至少是父母)的快乐负责的时候,要有觉知,知道自己从小那个拯救者的角色又浮现了。
当你把这种无意识的动力带到表意识上来的时候,你就不会被它盲目地控制。
这样不断地去观照,并且以慈悲心对待自己的这种执着,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母亲的要求和不满会逐渐降低。继续发展下去,你就能够穿越自己的要求、期望和不满,看到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的内在原来也有一个悲伤、不满的内在小孩。每次利用抱怨老公来获得女儿关注,来满足自己内在那个永远无法弥补的儿时创伤和匮乏。
而你的觉知和意识以及对母亲的谅解和接受,会让这个老人找到一个安心之处,同时也抚慰了她的内在小孩。之前她因为你的抗拒而不自觉投放在你身上的很多负面能量也会逐渐地消融,她很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直负面地抱怨了。
关系中的负面情境需要两个人共谋才会成形,但是要消除这种负面的恶性循环不需要两个人。从你自身做起,你就会看到对方的改变。这是能量层面的事,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
做儿女的,有责任尽孝道,但是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扛起父母的悲伤和痛苦。放他们自由吧,这样至少你自己有了自由,有了快乐,而能毫无阻碍地去爱父母,接受他们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0)

相关推荐

  •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文/学乃身之宝 为什么有些人走进恋情后,特别敏感.不安,甚至委屈曲求全,爱得卑微.可怜? 其实,那是对被抛弃的恐慌. 那么,这种恐惧感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案是,很可能和分离创伤有关. 今天的文章,我们 ...

  • 孩子突然变得很执拗,不是因为不听话,而是正在经历这个时期

    因为要出差,丽丽把2岁的女儿婷婷送到了孩子姥姥家住几天,走之前,丽丽安顿姥姥帮忙给婷婷理一下发. 但是,丽丽出差回来之后,姥姥对她说:"婷婷不听话,太拗了,哭着闹着,无论如何也不肯理发,说是 ...

  • 这四种家庭更容易养出有抑郁倾向的孩子

    作者:静夜听风 前几天,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个妈妈的求助: 女儿从小很乖,很听话,她不知道女儿为什么突然会得上抑郁症,女儿给她写了一封信,字 里行间充满了压抑与痛苦. 妈妈看到女儿被抑郁症折磨,内心很 ...

  • 妈妈负能量,是孩子情商最毒的药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46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当妈以后,我总是时时刻刻勉励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要把负能量带给孩子. --鹿妈  ◆ ◆ ◆ 作者 | 麦 ...

  • 孩子,你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letter song ヲタみん - letter song 每一个孩子,都在尝试做家庭的拯救者. 想拯救父母的情绪.拯救父母的关系,甚至试图改变父母的人生. 但他们还太小,小到不明白没人有能力为他人 ...

  • 美国队长不拯救世界改养娃,做父母的都该看这部电影

    拯救世界和养娃哪个更难?这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是我想为人父母者一定会说养娃更难,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孩子就是他们的全世界,假如不能够把孩子培养的足够优秀,那绝对是比世界末日还大的灾难. 于是乎望 ...

  • 每日一说: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过分惦记

    每日一说: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过分惦记 在许多人看来,优越的物质生活一定是梦寐以求的,但这并不是所有人的唯一目标,越焦躁与期待,往往越不会到来,而越心静无念,便越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把目 ...

  • 母亲节:中国文化中,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孙娟的书房"设为星标

  • 中医解说爱子“七不责”,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

    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出了"七不责".原文中说:"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 ...

  • 中国文化中,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文 | 孙娟 授权转载自 孙娟的书房(SJDSFSJ) 在中国人的思维里,自己的面子和对外的关系,比什么都重要.做事情的动力来自于此,所受的伤害也来自于此. 一切他人,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关系.身份.地 ...

  • 学会退出,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之爱指向别离. 01 爱不等于控制,放手不等于不管. 中国的父母大概是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每一个阶段,父母没有不操心的. 但这种事无巨细的操心, ...

  • 每日一悟|做最真实的自己

    正确地决定进与退,慎重地选择舍与取,是人生的必修课,读懂真实的自己,做好真实的自我.别让心迷了路,不要贪婪太多,不要贪欲太强. 其实活着就是件美好的事,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不在于人生多辉煌多灿烂,而 ...

  • 每日一菜:做饼不要做油酥了,教你新的方法,快来看看吧!

    对于饼,小时候很爱吃芝麻饼,做芝麻饼的时候,不能只刷油,撒盐和胡椒粉,还要撒一点干面粉.这样很好吃的,做饼不要做油酥了,教你新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芝麻饼原材料:食盐.熟油.椒盐.酵母.小苏打.白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