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痛快,是不讨好、不迁就、不勉强

蒋方舟说自己曾经被朋友问到过一个问题:你跟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吗?

而“真实的关系”是指:你敢于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会跟对方争吵,不害怕起冲突……

蒋方舟反省了自己,她说:即使在恋爱的亲密关系中,自己都在刻意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避免起冲突,怕对方不高兴。

她把这种习惯性的讨好归因为成名很早,一直跟自己交往的人都是比自己大的 、有地位的人,“他们一定做对了什么”,所以一直习惯性地去迎合,即使他们说的是错的,也不敢说。久而久之,就遗忘了自己。

最终她找到的治愈自己的方法:去东京待了一年,没有认识的人,不用讨好谁,才渐渐发现自己的需求浮现出来。

讨好型人格中虚弱的自我

我把蒋方舟的观点分享给身边的人,很多人都反应过来: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我这才发现原来自认为是“讨好型人格”的人这么多,真是辛苦各位了。

讨好型人格,容易给人人畜无害、ta是好人的印象,但ta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好人。真正的好,是“我存在、你也存在”的好,而在讨好者的人际关系中,自己是不存在的。

因为怕你对我有不好的评价,所以我先预设你的需求、满足你所有要求。

这种预设,让人心累,因为这种讨好,是一种防御,它用一种刻意的“好”,代替了真正的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和讨好型的人相处过程中,被讨好的人也不舒服。因为讨好者拒绝看真实的对方,而是提前将对方设置成一个“需求集合体”,对方能感觉到自己被工具化了。

这也是为什么敏感的人会感到跟讨好者交流的其乐融融之下,感觉到尴尬。我朋友曾经忍无可忍地对一个一直讨好他的下属说:

你不要把我想得那么坏,总是小心翼翼,我其实很好相处,你可以放松一点。

对讨好者最好的办法是释放其心中的恐惧,“戳破”讨好者构筑起来的人际围墙。

比如我另一个朋友a,他被我们称为讨好型人格“解药”。我观察过,他和朋友们的对话有时是这样的:

他朋友:这里的菜比上次好啊。(开始讨好了)

朋友a:上次请你吃饭的时候,还一直说不错啊,那是你说的话么。

他朋友:呵呵,上次那地方是不行。

朋友a:你上次怎么不说?你丫就是装。

讨好者无意中,会被a这种说话毫无顾忌的说话方式爽到。因为跟讨好者相处,a示范了“做一个真实的自己”的方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种氛围里,讨好者习得了新的行为方式,感受到了某种自我封锁的替代性解禁

其实a也很好概括,无非是“真性情”。他拥有敢于挥洒真实自我的心理资源,而很多讨好者却不幸,还没有。

真性情要什么心理资源

a为什么敢于真性情?因为他不找别人要东西。

要人脉是一种要,怕得罪人、要认可也是一种要。a跟我说:

你有钱没有钱跟我们做朋友没有关系,我也不求你,我就是聊爽了就行。

所以,a是一个真心、坦荡的朋友。他的身边经常有很多生意人朋友,过一段时间总想找他聊聊,听他骂骂咧咧地说点实话。

当然,我们绝不是说讨好就是一种“病症”,其实讨好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这一机制也有着积极面,其实,讨好者往往:

  • 有完美主义倾向,做事自我要求很高;

  • 为人也很热情(虽然可能只是表面的亲和);

  • 因为过度考虑自己对责任的承担,而显得非常有担当和负责任。

这恐怕也是少年成名的蒋方舟的成长心理密码,如她所述:她妈妈是一个小镇文艺青年,一直想当作家,但是没如愿,因而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蒋方舟身上。

妈妈告诉她,如果7岁还没写出一本书,警察就会来把她抓走。在惊恐中,蒋方舟一直以为每个小孩7岁都要出书,所以日以继夜地写,直到7岁果然出了一本书,一举成名。

与其说这样的蒋方舟活在一种追逐自我肯定中,不如说活在一种不要让妈妈失望,不要做错的恐惧之中。她如果不证明自己能做到,就辜负了自己的使命,辜负了全世界。

讨好症,都是缺爱症

复杂的是,现代社会文明导致合作性增加了,人际关系在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因为处处存在一种普遍细化的协作关系,这给讨好型人格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只有了解更加多人的需求,让更多人满意,你才能得到自己要的东西。

这对于每个讨好型的人来说,这是更累更挫败的恶性循环,于是有的人想到上班要去跟那么多人打交道,就心累。

要打破这个循环,就要为自己找到允许发展真实自我的“不怕”,觉察到自己的虚假想象,刺破它。

a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当你不去讨好别人了,反而获得了更真实的关系。人都能分辨出真心和真诚,但你带着目的去讨好,自然也就拒绝了真实。

其实,不讨好会失去虚假的关系,但会赢得真实的关注。

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要发展出阴性的力量,我们内化的自我意象中要有一个慈母的形象,她具有阴性的特质,抱持、容纳、包容、无条件的爱。

因为不被母亲爱(的感受),于是婴儿老拿眼睛看着母亲,要求母亲关爱他。

当他看到自己做了高兴的事,母亲夸奖了他,他就觉得拥有了全世界;而当母亲转过头去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全世界的灯都熄灭了,人生一片黑暗。

小孩会做一切的事情来获得母亲的爱,望向母亲的方向,用恐惧母亲的背离构建起来自己以外部为中心的讨好行为模式,所以拼命想发展出一个别人认为的更好的自己

多数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其实都是缺爱症。(注意:这里所指的母亲,不是生物意义上的母子关系,泛指以接纳为特质的阴性包容力量。)

每个生命都有一个很深切的需要——自我,如果你想“治好”自己的“讨好症”,就要以自我的感觉为中心构建生命,肯定你自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成年后学会爱自己,更多需要从自我肯定入手。

就像蒋方舟去东京一年,用对外界声音的反叛肯定内在真实的自我,你也需要在人生进入到更深的阶段时,为自己屏蔽掉一些评判要求,给真实的自我一个表达的机会。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像电影中说起的那样,“比起我的快乐来说,你的赞美算什么?

最后,你可以通过以下6个问题自查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讨好型人格倾向:

(1)你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对着镜子看自己的时候,你喜欢自己吗?

(2)在和朋友相处中,如果碰到比你有成就的人,是不是会心里暗自比较,导致自己不自在?

(3)你怕公开被批评吗?别人的看法是不是对你很重要?

(4)你和领导或比你位高权重的人能成为朋友吗?

(5)你敢当面表达自己对他人的不同意见吗?

(6)是否在和伴侣的关系中,也有隐藏的部分,想要对方只看到你好的一面?

测试结果:

(1)测试的是自尊水平,常有萦绕不去的自卑的人,看着镜子涌现出来的是不太认同的感受,也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2)测试的是成就倾向,如果你自我要求高,你会在人际中间倾向于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也更容易向有权威感的人寻求认同。

(3)测试的是对别人评价的敏感度,敏感于别人评价的人,更容易讨好别人。

(4)测试的是权威人格,常用超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顺从性强的人,更难展现真实的自我。

(5)测试你直面冲突的能力,讨好型的人,一般都会牺牲自己的坚持维持关系。

(6)测试你的完美主义倾向,凡事喜欢找自己的原因,觉得自己做得够好才配得到爱,也是夸大型自恋,会去做很多事去维持一段关系。

注:讨好型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 高成就倾向:因为自我要求高

  • 低自尊 :常有萦绕不去的自卑,同时夹杂着自恋

  • 高敏感:对别人的评价,情绪超级敏感

  • 内归因:凡事喜欢找自己的原因,也是夸大型自恋的一种

  • 道德感超强:常用超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如果你具有以上心理特征中的三项,就要注意你在人际关系中过于讨好的倾向哦。

蘑菇姑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在婚恋文化、女性成长、亲子等方面著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媒体专栏上。公众号“Miss蘑菇姑姑”(ID:housewife-online)

(0)

相关推荐

  • 多个“弑母案”的背后,隐藏着三种家庭的秘密!

    又一起"弑母案",登上了热搜. 前几天,黑龙江哈尔滨市巴彦县发生一起"弑母藏尸"案,杀人犯竟是年仅14岁的女孩. 据报道,女孩刘某某因与母亲发生口角后将其杀死, ...

  • 讨好型人格:你在讨好的,究竟是什么?

    讨好型人格大多是由于「缺爱」引发的,他们期望通过「讨好」来获得「爱」.讨好型人格的人真的讨好了别人吗? 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这些「症状」: ·不懂如何拒绝别人. ·在艰难拒绝别人的要求后有强烈的愧疚感 ...

  • 活得痛快,不要短命——“嗜欲不能劳其目”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 ...

  • 费勇|世间尽是破事,不如放飞自我、活个痛快

    苏东坡有一次大概受了什么挫折,就用庄子这个寓言来开解自己,一口气写了一首痛快淋漓的词:<满庭芳·蜗角虚名>,第一句就说,世间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很傻,忙来忙去,就为了一点虚名,一点蝇头小利 ...

  • 学会拒绝,才能活得痛快

    说"不",比说"好"更需要勇气 帮助你是情分,不是责任 盲目地顺从,不如自爱地拒绝 因为盲目的温顺和好心,并不一定能带给你愉悦. 身边很多朋友,给人的印象是&q ...

  • 人生短暂,扔掉“体面”,才能活得痛快

    文|雪落无尘 在网上刷到一位家居博主,她最大的爱好是买锅,买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锅. 更夸张的是,有些特别喜欢的锅,她会买两套.一套日常使用,一套用来收藏.一些网友就在评论区说她不会过日子,浪费钱, ...

  • 最舒服的关系,不需要讨好,不需要迁就,只要……

    作者:简影 来源:励志语录(ID:lizhi743) 作家桐华说过一句话: "世界上有许多种遇见,最美好的,莫过于,在我最美的时光里与你相遇." 若是相遇太早,错过为陌路人:相遇太 ...

  • 用真性情,痛快地活,人生贵在行胸臆

    活着,则真性情,痛快地活, 明代才子袁中郎是周国平教授特别赞赏的. 看他上任开始写的致朋友书:吴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主公说法石有长老. 着实潇洒不羁. 袁中郎一生爱山水 ...

  • 执行死刑被扎18针,囚犯依然活着,他痛苦地哭泣就差说给个痛快吧

    这是唐宁街上的猫第1790篇文章 死囚犯罗梅尔布鲁姆痛苦地抽泣着,因为死刑执行小组在他躺在行刑床上时反复用注射器的针头扎他,但始终未能完成致命注射.布鲁姆于1984年因绑架强奸和谋杀14岁女孩蒂娜米德 ...

  • 不被往事扰,只为未来笑,愿明天活的潇洒,爱的痛快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的问自己, 我这一生, 到底在活什么, 在静寂的深夜, 一个人静静的回忆着往事, 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 风风雨雨一路走来, 经历了多少苦辣酸甜, 有成功时的得意猖 ...

  • 人活一辈子,有钱没钱都不必讨好他人

    一个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了是要来受苦的.成年人羡慕小孩子的快乐,可是小孩子有的时候连翻身都是需要成年人去帮助的:小孩子羡慕成年人可以自己挣钱,有着花钱的自由,可是他们不知道成年人所要面对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