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证的统一】3
《伤寒
左手《伤寒论》,右手儒释道,《伤寒论》是一个方法系统,因为过去在先秦汉代的作学问的人都是“作的多说的少”,孔夫子说:“敏于行,而讷于言。”可能是受儒家的影响,包括张仲景也没有怎么说理,他只是教怎么做,教给一个大规矩,一个大系统,下边又有子系统。脉络非常的清楚,理法非常的严谨,用药非常的精细,效果非常的灵验。郭老觉得再用十个“非常”也不足以赞叹《伤寒论》太伟大了!说其伟大所以一定要向大家说明白其伟大之处。因为《伤寒论》的内涵,《伤寒论》的核心思想,远远超过了现代人思想。就这一点不能不说其是太伟大了。
比如说在《伤寒论》提出来六经辨证之后,很多的医家就没有真正理解六经辩证。为什么说没有真正理解的?对于前人这么多医学大家,郭老是非常的尊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但是在学术的评价上,是不能在尊敬下头不说真话的。如果《伤寒六经》的核心思想真正理解了,那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就没有必要再出来。以至于清代又多了一个《三焦辨证》、又出一个《卫气营血辨证》,后来又有个人搞了个《三因辨证》。为什么会有七个辨证法这么多,郭老认为就是因为《六经辨证法》没有彻底的弄明白,后面跟着就依次建立了六个不同辨证体系,这六个辨证体系哪个是完整的?当然过去没人评论过,今天不能不评论。
因为在共和国之初有一位朋友叫欧阳其跟郭老讨论过统一辨证法,郭老说当时的自己还不够资格去统一辨证法。如果将来也许有可能,也许没这个可能,因为郭老自以为才智不及众人,不敢说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事情。而到了70岁以后,郭老明白了《伤寒论》,真正理解了《六经辨证》,才知道了这一点。
郭老先解释了一下什么是辨证,辨证是中医看病的一种习惯提法。最初这两个字张仲景提出来的,后来有人写一个“疒”+“正”字“症”叫一个病的症状。在汉代《伤寒论》上是用证据的“证”。为什么要辨证?要辨别这个症状呢?这一点郭老要清清楚楚地讲一下,因为这两个“症”不一样,别管哪个“证”,它的意义就在这。其实这两个证是不通的,但是人们习惯这么用。这个“证”不能说谁用对了,谁用错了。以后就把这个“证”看明白了,这“证”就不存在区别了。
郭老说辨证就是“思辨”这个“症状”,就是思辨人的表现,知道这病该怎么治,该用哪一个法,所以是“辨证”。可后来的辨证和六经辨证不是一回事,没有相同的地方。
待续:丁.国学堂--梁冬对话郭生白1-发现生命太美.丁.[阴阳六经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