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临死前传位于孙权,孙权是如何对待孙策子孙的,结局如何
孙策是江东政权真正的奠基人,孙坚在世时,没有打下江东一寸土地,孙坚去世后,孙策接过孙坚的班,以自己的实力让袁术归还了孙坚的旧部,然后率领父亲的旧部打下了江东六郡的基业,才有了后来东吴的版图,没有孙策打下江东,就不会有后来的孙权建立东吴政权。
孙策的勇武与其父亲孙坚不相上下,但也因为杀人太多而结下了不少仇怨,在公元200年时,孙权在丹徒山打猎遇到了三个刺客,这三人被孙策害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他们杀伤了孙策,随后被孙策手下杀死,也就是这次刺杀,让孙策献出了生命。
当孙策重伤时,他手下最得力的助手张昭推举孙策的三弟孙翊接班,因为孙翊的性格、形象、作风都与孙策最为接近,当时孙翊年仅17岁,但被孙策拒绝,孙策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在临死前觉得自己打下江东六郡的作风太过残暴,他只想让他的继承者守住这一片打下来的基业就行了,而不是再像他一样拼命去打地盘,如果还继续打地盘,可能会像他一样被人刺杀。
孙策传位于孙权
最终,孙策力排众议选择孙权为自己的接班人,并对孙权说了一句话,他说:率领江东士兵和百姓,打仗与争霸天下,弟弟你不如我,但是举荐贤能,安抚百姓,守住江东,哥哥我不如你。所以很明显,孙策传位孙权的目的就是让孙权守江东,因为他认为孙权能守住江东,但开拓江东就不太可能了。
就这样,孙权成为江东之主,其实孙策的眼光真的不错,他没有看错孙权,在他传位给孙权的29年后,孙权就建立了东吴政权并称帝,同时江东六郡之地扩大了三倍不止,已经成为了江东三州之地,横跨扬州、荆州、交州,已经扩充到23个郡,地盘扩大了近四倍。
孙权成为江东之主
可以说,孙权能有这样的作为,离开不孙策的提携,孙权肯定对孙策抱有感激之情,那么孙权是如何报答孙策的呢?是如何对待孙策的子孙后代的呢?
孙权在称帝后,追封孙坚为东吴武烈皇帝,庙号始祖,其母亲吴夫人被追封为武烈皇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举个例子,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不仅追封自己父亲司马昭为晋文帝,而且还追封自己的大伯司马师为晋景帝,还追封了自己的爷爷司马懿为晋宣帝,连曹睿都追封自己的宦官爷爷曹腾为高皇帝,那么问题来了,孙权的权力是继承孙策的,为什么孙权封他们的父亲孙坚为皇帝,而不封孙策为皇帝呢,要知道皇帝与王还是差了一级的。
孙权称帝
一般来说,开国之君建立帝业后,都会追封自己的上一辈到祖一辈的先人为皇帝,这个只是追封,只是个形象,人都死了,并不会对后来的政权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孙权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考虑,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
1、担心引发权力斗争。
孙权的位置是兄终弟及继承而来,但是按照封建传统继承制度则是父死子继,孙权现在建立了政权,他死了之后一定是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在历史上,帝位由哥哥传给弟弟,然后又被哥哥的儿子抢走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三国时期辽东公孙氏政权就是如此,公孙康去世后,因为儿子年幼,所以辽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了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后来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不服了,于是逼迫公孙恭退位并囚禁了公孙恭,又把父亲的位子给抢了回来。
这事就发生在孙权活着的时候,孙权当然不希望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没有封孙策为帝,也没有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王。
孙权与陆逊
2、有意降低孙策这一支在东吴政权的影响力。
孙权刚接手江东时,孙策在江东的影响力是一百分,因为江东就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人员也基本上孙策一手安排的,所有人都对孙策怀有敬畏之心,孙策在当时有着绝对的影响力,但是孙策去世后,影响力就开始衰弱,直到孙权称帝时,孙策已经去世29年了。
但是孙策的影响力还在,虽然很微弱了,但人人都知道江东政权是孙策开创的,虽然孙权才是那个发扬光大的人,孙权如果再去追封孙策为帝,那不是再次抬高了孙策的影响力,又让人想起孙策来了吗,本来都快忘记了,另外,封王和封帝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封帝就是表明孙权的政权是继承了孙策,但从孙权的行为来看,他显然不是这样想的。
孙权封孙坚为帝,孙策为王,就是想表明自己的帝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而不是继承孙策的,封孙坚为帝那是封建礼制,行孝,刘邦都封自己父亲为帝呢,何况孙权,不封孙策为帝就是为了抬高自己,而消除孙策的影响力,这是定位政权的行为,代表了孙权的政权来源。
孙权与张昭
对于孙策的儿子孙绍,孙权只是封了孙绍为吴侯,后来又改封为上虞侯,吴侯原来是孙权在称吴王前自己的爵位,一般来说,自己的爵位是传给自己儿子的,而不是侄子的,尽管孙权有一个优待孙绍的行为,但很快纠正了,吴侯和上虞侯是有区别的,吴侯的爵位含金量更高,要知道孙权的政权基础就是吴郡四大家族,吴侯和上虞侯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孙权后来也把吴侯的爵位给了自己儿子。
3、担心被别有用心的权臣所利用。
孙策只有一个儿子孙绍,孙绍也有儿子孙奉,所以孙策这一支并没有绝后,仍然存在东吴政权内部,孙策传位给孙权后,他的儿子在东吴的地位就很特殊,存在一个被人利用的风险,虽然孙绍并没有野心,但是如果有掌控了东吴政权的权臣,把孙绍拉出来抢了孙权后代的帝位,这种事并非没有可能,事实上东吴就存在这事。
孙权、孙策与孙坚
比如孙权亲自选定的继承人孙亮,也就是东吴第二任皇帝,后来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孙綝迎立孙权儿子孙休为帝,孙休后来又杀了孙綝,孙休临死前托丞相濮阳兴及左将军张布立自己儿子为帝,结果这两位权臣没有听从孙休意愿,而是迎来了孙休的侄子孙皓为帝,虽然没有迎立孙策这一支的宗室,但是也有这个风险,权臣拥立皇帝,完全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如果权臣拥立孙策之后为帝,那对孙权来说是不是一种伤害?
所以孙权刻意降低孙策这一支的影响力,同时也避免他们陷入权力斗争,对于孙策的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顾邵,顾邵去世后改嫁给陆逊,次女嫁给了朱治次子朱纪,顾邵、陆逊、朱纪都是吴郡四大家族之一,是吴郡最有地位的大家族,这说孙权对待孙策的女儿还是不错的,至于孙策的儿子,孙权也算善待,只是出于避免权力斗争的风险,才没有封孙策为帝,封孙绍为王,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