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人生 索县艺术瑰宝的魅力
藏北高原上的索县,历史悠久,留下了诸多艺术瑰宝。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用舞蹈来诠释人生。在索县优秀的舞蹈中,传承下来的不只有广为人知的锅庄舞,索荣卓舞和羌姆也同样散发着藏民族的气质,是索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索荣卓舞
索荣卓舞是一种男女边唱边跳的原生态舞蹈,至今已经有了1400多年的历史。这种集体舞,是对古老社会生活的一种表达,场地上没有严格要求,随便一块平坦宽阔的地方都行,比如草地、院子。
舞蹈形式上,男女自成两排,围成圈携手共舞,男女轮流唱词,歌声洪亮穿透力强。通常起唱由男性带头,人数不限,歌词唱罢一段落后,就甩手沿圈走动,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做奔跑、跳跃等动作。
因为是表达古老社会生活,索荣卓舞的歌词和舞步形式都比较古老,并且跳这种舞蹈时只能唱专有歌词,不能改动。如果是遇到需要赞美生活的场面,比如婚庆、乔迁新居等情况,舞步就会快一点,幅度大一点,相对没那么严格。
目前,索县索荣卓舞保留了多个优秀的传统节目,比如《莲花生大师的诞生》《恭迎文成公主》《左山右山》等。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中,记述了不少藏族历史文化,因而也成为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羌姆
羌姆是一种寺院祭祀性舞蹈,这种舞蹈预示着寺庙和民众驱逐未来的厄运,迎来人间祥和和福顺。
因为拥有号称“小布达拉宫”的赞丹寺,索县的羌姆成为一种传承至今的重要舞蹈,每年赞丹寺的羌姆活动都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
羌姆这种舞蹈实际上是一种混杂了多种舞蹈形式的舞蹈,大多由拟兽舞、法器舞等混成。在表演时,羌姆比较庄严、肃穆,没有唱词,整体看起来很有威慑力。
在羌姆活动的最后部分,有一个“驱除恶鬼”的形式,在这其中,还会用到藏族最为常见的酥油和糌粑。在一套羌姆的程序中,人们心怀诚心,祈愿着家人能平安吉祥。
索县的索荣卓舞和羌姆传承至今,都是秉承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舞蹈中或飞扬、或沉静的姿态,传达着索县人民的生活期盼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