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莱阳乡村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石桥,至今仍在使用

▶编者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古至今,桥梁都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尤其是在建筑条件有限的古代,一个县范围内的桥梁数量不会太多,因此县志通常都会进行专门的记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老辈修建的桥梁大部分都已难寻踪迹,但也有一些延续至今,仍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下面就跟随莱阳文史爱好者盖霄峰的视角,去探访当地乡村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石桥。

以下是正文——

老早就听说莱阳市姜疃镇西马家庄有座百年石桥,上世纪六十年代姜疃公社修志调查风景名胜时就曾将之收录在内。笔者一直想去探访究竟,前段时间趁着国庆假期便驱车前往。

根据镇志的记载,这座石桥位于西马家泊村(编者注:马家庄原名马家泊,后因重名,改为马家庄,分东西两村)西南一里左右,清朝宣统年重修(注:民国版《莱阳县志》曾记载有一座马家泊石桥,从“县治南四十五里”这个距离来推断,可以认定为现在西马家庄村的这座,因为团旺镇的马家泊距离莱阳城约七十里。县志载:“马家泊石桥,清道光七年村人赵其举倡建,光绪三十四年僧智然重修。”光绪三十四年和宣统相近,镇志中的说法可能因此而来。笼统而言,可以说这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石桥),桥上有石砌栏杆,桥下河水清澈。绿树成荫,风景优美。

笔者从姜疃镇驻地附近出发,走大郭线——东宅——西宅——西马路线,来到西马家庄,然后通过村里的一位闫姓大叔的指引,找到了这座石桥。

从外观来看,这座石桥长约10米、宽4米、高3米,横跨在西马家庄附近的一条河上(属于玉带河支流)。

据了解,这座桥的桥头和桥面在1997年又修葺过一次,经过垫高加宽改造,过去的石砌栏杆已经无迹可寻,好在老辈的桥身基本保存完整。

这是一座空腹石拱桥,共有三个桥洞,每个桥洞宽约2米许,全桥青石堆砌,没有一根钢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惜桥四周没有文字石碑记载,具体建设年代(注:按照县志说法为道光七年修建,光绪三十四年重修。以重修时间计算,距离也有113年的历史了)、设计者施工者姓名无从考察,甚是遗憾。

听闫姓大叔介绍,这座石桥不仅历史悠久,在过去也是一处风景胜地。以前桥上游是很宽的河道,桥下鱼虾蟹都有。可惜在农田改造时期,经过填埋,河道被掩盖在农田之下,已经变成坝头——胶东的地下河。

风景虽然有变化,但这座大桥的使命则始终传承。可以说,西马大石桥是莱阳为数不多尚在使用的清代桥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介绍了石桥之后,不妨再介绍一下西马家庄村。这个村庄位于姜疃镇凤山的东麓。全村有大约400户人家,包括闫(阎)、苏、位、赵、倪、盖、于、石等姓氏。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还有蔬菜生产基地,是一个不错的胶东村落。

在介绍了石桥之后,不妨再介绍一下西马家庄村。这个村庄位于姜疃镇凤山的东麓。全村有大约400户人家,包括闫(阎)、苏、位、赵、倪、盖、于、石等姓氏。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还有蔬菜生产基地,是一个不错的胶东村落。(本文作者:莱阳 盖霄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