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蒙窍、气营两燔型暑温重证 (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书医案来源与特点:
★ 国医大师、名中医、中医专家学者之医案;
★ 急、危、重、疑难病症中医医案;
★ 医案完整,既有病史、临床表现,又有理化检查结果及西医诊断,且有中医理法方药、治疗经过和结果;
★ 各医案均加按语和评注,阐述中医理论和医案方药特点;★ 医案选自国医、名医著作和中医类医药杂志所载;
★ 利于学者研讨、医生应用、学生学习之用。
本书共十五部分,共收录选注231例医案,涵盖内、外、妇、儿科的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本书可供临床医生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实践参考。
王某某,男,38岁,1995年8月26日上午9时会诊。
家属代诉:持续高热4日,伴昏迷、抽搐3小时。患者于4日前突发剧烈头痛,持续高热,体温39.5℃,恶心呕吐,神倦身痛,烦渴汗出。血常规:WBC18.0×109/L,N,O.8,L,0.2。脑脊液检查:微混浊,压力增高,WBC 0.46x105/L,蛋白增加,糖、氯化物正常,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先后予大剂量抗病毒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物理降温及对症处理,体温持续不降。现症:体温41.0℃,神昏,时时抽搐,面赤身热,颈项强直,呼吸急促,口焦唇裂,大汗淋漓,呃逆频作,4日未大便,尿赤而浊,舌尖红绛而干,脉弦细数。属盛夏感受暑毒,暑热蒙窍而见一派热毒充斥、气营两燔之暑温重证。即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法。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120g,生地30g,黄连6g,生栀子10g,桔梗10g,黄芩l0g,知母l0g,赤芍l0g,玄参30g,连翘15g,大青叶18g,甘草10g,丹皮12g,竹叶6g。l剂,急煎20分钟,鼻饲送下。嘱另鼻饲粳米粥及安宫牛黄丸研碎水调1粒,服药1小时后,体温渐降,至下午4时已降至37.8℃,神志已清,抽搐亦止。继清余热,以善其后。
评: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用物理和药物控制体温于38摄氏度左右,抗惊厥、抗抽搐、抗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衰竭时及早气管切开,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一般流行早期重症较多,病死率较高,晚期重症较少,病死率较低;早期治疗病死率低,有并发症及严重后遗症病死率高。人被带毒蚊叮咬后,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率一般在2/10万~10/10万,病死率比较高,为10%左右,本病主要侵犯儿童,特别是学龄儿童,约30%的患者病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此案因乙脑持续高热并发痉厥,病势危急。中医诊为暑温重症,一派热毒充斥、气营两燔之象,虽大便4日未行,然未用重剂通下者,缘于“舌尖红绛而干,脉弦细数”,当属气阴已伤,故运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气血两清之清瘟败毒饮加减,一剂即知。观其用药,生石膏用至120g,生地,玄参用至30g,实足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