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冠心病(胸痹)方(周末答读者问)
26.1 养心定志汤
来源:高辉远,《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太子参15克,茯神(茯苓)、菖蒲、远志、丹参各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麦门冬、川芎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方解:冠心病,属胸痹,心悸,真心痛范畴。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常呈现心动悸,脉结代,心绞痛,疲倦乏力,胸闷气短或烦躁汗出等证候,乃本虚标实之为病。本虚则心气不足,心阳虚损,心脉失养,心志不宁;标实则气滞血瘀,痰饮阻滞,故治疗宜标本兼顾,以治本为要。本方系以定志丸、桂枝甘草汤、生脉饮加丹参、川芎、延胡索而成,是治疗冠心病的通用方剂。根据《千金方》之定志丸,用太子参益心气;苓佐参调心脾;菖蒲、远志通心窍以定志;龙骨镇静以安心神,立意有“补心强志”的作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补心之阳。生脉饮酸甘化阴以养心之阴。合而为用,有治虚为本的功效。再加丹参、川芎以活血化瘀,延胡以理气止痛,以收治标之用。
主治:冠心病。
加减:胸闷憋气,胸阳痹阻较甚者,加瓜蒌、薤白;心痛剧烈,痛引肩背,气血瘀滞重者,加三七、金铃子;心烦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调者,加小麦、大枣;若高血压性心脏病,亦可用此方去龙骨,加决明子、川牛膝、杜仲;肺源性心脏病,可加银杏、天冬、生地、杏仁、去川芎等。
疗效:经多年的临床验证,效果较为满意。
26.2 加味四妙勇安汤
来源:郑惠伯,《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当归、玄参、金银花、丹参、甘草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解痉止痛。
方解:本方系《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加丹参而成。方中以当归养血和血;丹参养血散瘀;玄参养阴凉血化瘀;金银花、甘草解毒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和血、化瘀止痛之功。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加减:(1)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若兼气虚者,加黄芪、生脉散以补益心气;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瘀。
(2)病毒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毒活血。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疗效:郑氏亲身尝试四妙勇安汤加丹参对冠心病有显著疗效。自此以后,20余年来郑氏应用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肝肾区绞痛,疗效满意。
26.3 益神方
来源: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组成:野生灵芝15克,制黄精、炙黄芪各10克,炒当归6克,制首乌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神延年,养颜黑发,润肺固卫,宁心安眠,健脾悦胃,补肾强身。
方解:方中灵芝、黄精性味相同,甘平无毒,惟灵芝益神而养精气,黄精补中而安五脏。本方采用野生灵芝与黄精配合,其效更彰,增以黄芪固表卫、实皮毛。当归理营血、和络脉。首乌滋肝肾、悦颜发。五味共投,可奏保健强身之功。
主治:肺虚常易感冒,冠心病胸闷心悸,神经衰弱,失眠酸乏,胃肠功能障碍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产后、病后、术后身体虚弱,及老年黄褐斑等多种病症。
疗效:本方为康复剂,坚持服用,确有良效。
26.4 冠心通痹汤
来源:柯雪帆,《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全瓜蒌30克,桂枝18克,炙甘草、枳壳、川厚朴、熟附块各10克,川象贝母各6克,法半夏10克,党参18克,生牡蛎30克。
用法:水煎服,取头汁400~600毫升,分2~3次服;如煎二汁,应与头汁混和后分服。
功用:温通阳气、开胸顺气、散结聚、化痰浊。
方解:本方以《金匮要略》栝蒌薤白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变化而成。本方可分温阳与化痰两个部分。温阳部分用附子、桂枝配伍甘草,辛与甘合,既能温振阳气,又能温通阳气,酌加甘平之党参以助甘草,气虚严重者宜用人参。化痰部分是本方的重点,化痰、散结、顺气以开胸中之痹阻。瓜蒌兼有化痰、散结、开胸顺气之功,为化痰部分之要药,用量最重。贝母化痰散结;半夏化痰降气;牡蛎软坚散结;枳壳、厚朴顺气降浊,作为配伍。本方配伍的特点在于用了三对反药,即十八反中的瓜蒌反附子,贝母反附子,半夏反附子。今人大多忌用反药,而古人用反药者屡见不鲜。仲景方中亦用反药,如附子粳米汤中附子与半夏同用,赤丸中乌头与半夏同用,甘遂甘夏汤中甘遂与甘草同用。这三方所治病证,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病邪痼结。附子粳米汤证为寒邪严重结于肠胃,赤丸所治为寒饮痼结于心,甘遂半夏汤之证为留饮结聚难除。利用反药,激越药性,冲击病邪,以驱除锢结之寒水痰饮瘀浊等。这三方在应用反药的同时,都适当配用和缓安正之药,以防反药激越过分,有损正气。如赤丸中用人参、蜂蜜;附子粳米汤中用甘草、大枣、粳米:甘遂半夏汤中用芍药、蜂蜜。本方效仲景配伍之法,在应用反药开通痹阻的同时,配用甘草、党参益气和中。本方药仅10味,意有三层,虽为今用,谨尊古法。
主治:冠心病,证属痰气交结、胸阳痹阻、实多虚少,证见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神疲乏力、少气短气,苔腻脉弦,或有停搏,血压不高者。
加减:短气明显加人参;胸闷甚加沉香粉;痰多加天竹黄、菖蒲;有瘀血加川芎或桃仁;有热象加黄连或莲子心;停搏明显者加玳瑁、龙骨;睡眠不安加枣仁或琥珀。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满意。
26.5 调和肺胃汤
来源:蒲辅周,《蒲辅周医疗经验》
组成:全栝蒌12克,薤白、法半夏各9克,厚朴、炒枳壳、苏梗、陈皮、生姜、麦芽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调和肺胃,温化痰湿。
方解:本方由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而成。而理气和和胃作用较原方更胜一筹。方中括蒌善于祛痰、开胸散结;薤白温通滑利、通阳散气止痛。二药相合,一除痰结,一通气机,相辅相成,为治胸痹要药。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与栝蒌配合,祛痰作用更强。厚朴、枳壳、陈皮宽胸理气,助薤白通阳散结止痛。生姜发表散寒,消痰下气,温中健胃;麦芽开胃消食舒肝理气。诸药配伍,可使肺胃调和,痰消气调,胸痹渐除。
主治:胸痹,证属痰滞胸膈、肺胃不和型。证见胸部闷痛、咳痰不多、消化力弱,舌苔白腻,脉浮取缓、中取弦滑、沉取有力。可用于冠心病而有上述症状者。
疗效:屡用皆效。
26.6 参七散
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
组成:白人参15克,三七、川附片各9克,川郁金12克,山楂、五灵脂各9克,肉桂6克,降香9克,乳香3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服6克,用米酒或温热黄酒送服。
功用:扶助心阳、理气止痛。
方解:胸痹,是因心阳之气滞而不畅所致,其心痛,是因心阳之气衰竭而成,故方中用人参、甘草补气强心;附子、肉桂温通心阳;三七、山楂、五灵脂活血散瘀止痛;郁金行气破瘀;乳香,降香降气散瘀、活血通痹。诸药合用,有补有通,重点在理气止痛,可使气阳之气畅行无阻,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主治:胸痹,真心痛。可用于心绞痛。
疗效:屡用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