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词出现不足200年,那么在这之前,“中医”叫什么呢?

“中医”这个词出现比较晚,到现在为止不到200年,1827年,也就是道光七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一个叫郭雷枢的眼科医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在澳门和广州的传教士,他在那里开了一个眼科医院,免费给人治疗,就是这个郭雷枢提出了以医传教,还捎带着卖鸦片烟。郭雷枢在1832年第一次提出了“中医师”这个概念。这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因为有西医,才有中医。西医来到中国,我们的传统医学就被称为“中医”,这就是“中医”一词的来源。西医初入中国,我们的中医大夫大多数都持包容态度,比如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他在1892年出版的《中西汇通精义》里说: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就是说西医并不完全周详,中医也有他的不足之处,这是一个很包容的态度。他告诉人们,西医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这是很伟大的。随着西学东渐,中西医竞争和并存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因为中医缺乏政府的支持,没有话语权,一直到了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医条例》,才表明中医这个概念在法律上被确认了,也就是政府认定什么叫“中医”了。“中医”这个词没有出现之前,有很多别称比如“岐黄之术”、“杏林”、“青囊”“悬壶”,这些词是怎么来的呢?

岐黄之术

这里的“岐”是指岐伯,“黄”是指黄帝,岐伯与黄帝两个人的对话被记录下来就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除此之外,《黄帝内经》还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同时,《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代表了中国的传统医学,因此人们把中医学也叫作“岐黄之术”。

杏林

有一个成语叫“杏林春满”, 指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话说三国时期,江西有一个著名医生叫董奉,这个人医术很高,医德也很高尚,他给别人治好了病往往不收费用,病人要感谢他,给他送礼他也不要,但是病人非要感谢他怎么办?他说我给你们治好了病不要谢我,如果真的过意不去就在我家后山上种两棵杏树吧。几年下来,他家房前屋后都是杏树,一到春天,杏花一开,蔚然成霞,非常漂亮,这就是“杏林春满”的由来。所以我们把医生也叫作“杏林”。

青囊

青囊说的是华佗的故事。华佗发明的“麻沸散”,能做外科手术,现在很多人都不信,但是我们在河南出土了一个五千年之前的颅骨,这个颅骨上有一个手术洞口,而且根据骨痂形成来看,这个病人手术之后又活了大约2年。可见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可以做外科手术了。话说曹操得了“头风病”,头痛欲裂,类似于现在的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之类的病,找到华佗,华佗说我可以把你的头风病治好,但需要把头颅打开,曹操多疑,以为要趁机杀他,于是就把华佗杀了。华佗死之前,把自己的所有经验写成医书装在了一个青布做的袋子里,送给了看守他的狱卒。狱卒不敢接受,于是华佗就把书烧了。也有传说留了一部分,现在还有《华佗神药方》等一些书,究竟是不是华佗的,无从考证。但就此有了“青囊”的说法。“青囊”也代表了我们的传统医学。

悬壶

《后汉书》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姓费,叫费长房,这个人是个小官,市掾,就是管理市场的,类似于现在的工商所人员,或者是城管人员。一天,他看见一个老头弄了个大葫芦,挂在街上的一个角落里。老头从这个葫芦里拿药给给老百姓,也不收钱。等到散集了,街上没人了,老头自己一跳跳到葫芦里去了。费长房觉得很奇怪,第二天他就准备了酒和肉,叫“奉酒脯”,脯就是肉干,拿着酒和肉干给这个老头,说老人家,我送点酒和肉给你吃。老头很高兴,说你想不想进我的葫芦里看看,想进来看你明天这个时间再来。第二天,费长房又去了,老头抓着他的手,一跳就跳到葫芦里去了。到葫芦里一看,傻眼了,里面雕栏玉砌,好吃的东西琳琅满目,宛如到了人间仙境。老人就在这里面教他看病的医术,教了10天,老人拿了根小竹棍子,说你骑着这个竹棍子回家吧。他骑着这个竹棍子就从葫芦里飘出来了,一落地又回到了小镇上。回到家已面目全非,老母亲头发全白了,孩子也老大了。这当然是传说。他学会了看病,便长期给人看病,后来有人说他跟着那个老头走了,成仙了。这就叫“悬壶济世”。

因为中国人不喜欢重名,所以给“中医”起了很多别称,除了上述常见的以外,还有“橘井泉香”、“苍生大医”等,这些都代表了中医的传统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