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卫:我不是神药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新研究进展 (附中医经验方)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01 格列卫自白书

大家好,我叫格列卫,这是我的商品名,我的通用名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血液系统慢性髓性白血病及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的治疗。

最近,一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让我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电影据陆勇的真实案例改编,片中我被奉为慢粒白(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续命良药,然而事实并非这么完美。

我是一种高度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仅能抑制P210bcr-abl和P190bcr-abl酪氨酸激酶、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是针对Ph染色体阳性(Ph+)的分子靶向药物。

因此,我只能对Ph染色体阳性(Ph+)的慢粒白患者起作用。

02 格列卫临床报道

作为慢粒白患者的首选药物,诸位看官先来看看我的战绩吧。

2006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一篇《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00例追踪观察》的文章,对100例慢粒白患者进行有效性评估发现:

在血液学疗效上,21例患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开始时即为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其余79例在中位治疗0.5(0.2~2.7)个月时获CHR。

在细胞遗传学疗效上,86例患者在中位治疗3(2~48)个月时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其中76例在中位6(2~36)个月时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

在近5年的观察期内,86例获得MCyR患者中有5例出现血液学复发,10例出现细胞遗传学复发,其余71例均在治疗中,并处于持续的MCyR。

因此,伊马替尼可以明显提高Ph染色体阳性(Ph+)的慢粒白患者慢性期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然而

2017年,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一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机制探讨》文章,指出: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目前有大约 10%~15% 的患者存在对伊马替尼耐药的现象。

2018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一篇《第58届美国血液病年会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精选》文章,指出:伊马替尼在治疗慢粒白过程中存在不耐受、耐药、疾病进展、停药等方面的问题。

关于不耐受和耐药:在一项随访6年的开放性、单臂、多中心的Ⅱ期达沙替尼替换伊马替尼的试验中,发现:所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其中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是胸腔积液。替换的原因有二:一是对伊马替尼的不耐受,二是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

关于停药:研究发现,即使深度分子学反应(DMR)维持超过10年,中断尼洛替尼后仍可能复发,因此要尽早安全中断尼洛替尼的治疗,以避免不良反应。

关于疾病研究进展:一、达沙替尼与干扰素-α联合应用可以调节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系统,效果优于达沙替尼单独使用;二、ABL001是TKI治疗失败患者的福音;三、抑制造血干细胞中SHH信号通路,是TKI耐药患者治疗的新领域;四、脂质体整合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BP1001)是慢粒白患者的一种新治疗方案,具有抗伊马替尼耐性的慢粒白细胞活性,且可增强达沙替尼的疗效。

03 中医药治疗慢粒白

提起中医药治疗慢粒白就会想起甘肃省肿瘤医院裴正学教授经验方——兰州方。由于该方疗效稳定,裴教授已将此方加工成裴氏生血颗粒。

兰州方

北沙参、太子参、潞党参、人参须各15g,生地黄12g,山药10g,山茱萸30g,桂枝、白芍各10g,甘草、生姜各6g,大枣4枚,浮小麦30g,麦冬10g,五味子3g等。

加减

在治疗中,白细胞下降常用黄芪、丹参、苦参各30g,补骨脂10g,鸡血藤15g等益气健脾补肾,同时将鹿茸、水蛭等份入胶囊,升白细胞效果明显。

红细胞低加当归10g,黄芪、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各15g以补血滋阴;

血小板减少用玉竹、土大黄、生地黄、慕头回各10g,连翘、黄芪、龟板各15g等益气滋阴升血小板;

红细胞减少可加当归、西洋参、何首乌各10g,水蛭6g,黄芪、女贞子、旱莲草各15g;

出血加牡丹皮6g,赤芍10g,三七3g,旱莲草15g;

白细胞、血小板增多加紫草、寒水石各30g,龙胆草10g,贯众、鸡血藤各15g,马钱子1个(油炸)等清热解毒;

白血病肝脾肿大加马钱子1个,土大黄、水蛭各10g活血散瘀。

马钱子苦寒有毒,油炸后毒性降低,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土大黄,清热解毒,止血祛瘀;水蛭咸寒,破瘀消积。裴教授谓其能壮阳升白,养阴生板,补气养血尽在生红之妙。

近年来,裴教授治疗白血病白细胞增多还可用蟾酥、雄黄、青黛、草豆蔻等按比例研磨少量服用,以毒攻毒,重在祛邪。

此外,裴教授对慢粒白的临床治疗有4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首先,辨虚实和邪正盛衰,慢粒的发展分初、中、后三阶段。初、中期正气已虚,而邪气渐盛,表现为轻度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或血小板升高,疲倦乏力,发热口干,吐血衄血等;治疗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后期正气虚惫,而邪毒实盛,正邪相争,两败俱伤。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发热出血等。此时当扶正固本为主,酌加活血化瘀、消积攻坚之品。

其次,当分清标本缓急。白血病正气亏虚,外感邪毒,热毒炽盛,出现高热烦躁,口腔糜烂,肌肤发斑,吐血衄血,神疲乏力等症,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为主。高热烦躁以人参白虎汤加味;热入营血,肌肤发斑以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加味;两胁胀痛,腹胀便秘以胆胰合正方(裴教授经验方)加减;肝脾淋巴结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等。

再次,注意慢粒急变。当患者进行性贫血不断加重,发热持续不退,抗感染治疗无法控制,脾脏进行性肿大,有出血倾向,血象及骨髓象异常改变时要考虑慢粒急变的可能。病情进展很快,慢粒急变治疗比急性白血病治疗困难,完全缓解仅10.7%。可用阿糖胞苷、阿霉素、环磷酰胺及氨甲喋呤化疗。

最后,饮食疗法。血液病患者饮食宜清淡,少食油腻及辛辣不消化食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水和电解质,防止体内热能消耗和体液不足。药膳如山药、莲子、阿胶、核桃、大枣煮熟可改善贫血症状。

附裴教授治疗慢粒白验案一则

患者,男,42岁,于2009年6月因咳嗽、咽痛、发烧1周就诊。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昏头晕,心悸气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查扁桃体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心率齐,贫血貌。肝脏未扪及,脾脏肋缘下2指。双下肢皮下紫癜。

白细胞12.5×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0.16,中性晚幼粒细胞0.13,嗜碱性细胞0.05,血红蛋白68g/L,红细胞3.5×1012/L,血小板90×109/L。

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中晚幼粒细胞显著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增高。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使用羟基脲、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

中医辨证:脾肾亏虚,兼外感风热,营血被扰。

治则:补肾健脾,疏风清热。

方用兰州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北沙参、太子参、人参须、潞党参各15g,生地黄12g,麻黄、苦杏仁、龙胆草各10g,生石膏、山茱萸、紫草各30g,甘草6g,金银花、连翘各15g。

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服药14剂,咳嗽好转,乏力、头晕减轻,食欲渐佳,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脾肾亏虚,瘀血内阻。

上方去麻杏石甘汤,加三棱、莪术、海藻、昆布、土大黄各10g,马钱子1个(油炸)、

三诊:上方服用3月,出汗乏力减轻,脾脏缩小,身体较瘦,舌质红,苔薄白,脉沉迟。

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108×109/L。

兰州方中加当归10g,黄芪、女贞子各15g。鹿茸、水蛭各100g,研磨冲服,每次3g,每天3次。

此后以兰州方加减服药1年以上,病情平稳。

查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红蛋白128g/L,红细胞4.5×1012/L,血小板128×109/L,嗜碱性细胞0。骨髓象示:未见骨髓增生及粒细胞出现。

将兰州方按处方用量取10剂药物,共研为末,每次服10g,每天3次,坚持服用,随访2年未见复发,病情痊愈。

按:白血病患者禀赋虚弱,脾肾亏虚邪,复感风邪致上呼吸道感染,贫血加重,骨髓增生活跃,属本虚而标实。

麻杏石甘汤、金银花、连翘、紫草、龙胆草宣肺止咳,清热解毒以治标;兰州方、当归、黄芪、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鹿茸益气养血,补肾健脾,扶正固本;三棱、莪术、海藻、昆布、马钱子、土大黄、水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兼治,配合现代医学抗感染、羟基脲对症治疗,扶正固本,标本兼治。

现代医学治疗以化疗为主,诱导细胞凋亡,完全缓解后,定期进行复查,防止复发。化疗期或化疗后配合服用兰州方系列中药,二者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减毒增效,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独特优势,对白血病之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文/刘晓蕾)

本部分内容选自:[1]展文国.裴正学教授用补肾健脾扶正固本法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验特色[J].新中医,2013,45(03):206-20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