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科举仕官称谓

、生员,秀才,庠生,廪生,监生,贡生,拔贡,岁贡,儒人、太学生。

生员—明清科举制时代,在太学等处学习的人统称生员,唐代指在太学学习的监生,明清时代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

秀才—含优秀的人才之意,又指茂才。凡取得秀才资格者,才能进入县学、府学、国子监读书。明清秀才有廪生、庠生、增广生。

(xiang)生—,教养;教导的意思;指那些在古代的乡学读书之人,明清时期多指在府学求学的秀才。

廪(lin)生—即“廪膳生员”,指府、县发给若干银子和粮食以资助学的成绩优等的秀才。

监生—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贡生—明、清两朝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拔贡—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突出;超出 [stand out],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是比贡生级别要高的人。

禀贡—以禀生的资格做了贡生。

岁贡—指由各省学校通过考试,每年从府、州选拔的年资长久的优秀学子。

儒人—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太学生—是指在“太学”读书进修的生员。“太学”就是明清两代对国子监的俗称。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生。

、淑人、恭人、安人、宜人、儒人;

对有地位的成年妇女的尊称。

淑人—心地善良之人;明清对三品官之妻的封号

恭人—谦恭温和之女性;一般是知县以上的官员之妻。

安人—平静,稳定之女性;

宜人—适宜,通“仪”。法度,标准,得体 。

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对妇人的尊称。

、知府、知县、县令、县丞、知事;

知府—明朝以来对府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知县—明朝以来县一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县丞—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府~。县~。

知事—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教员、训导、教谕,

教员—以教书为职业的人。相当于现在的教师。

训导—教训开导;教官。相当于现在的教研主任、巡视员。

教谕—教导训戒,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督导,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

、乡饮耆(qi)宾、乡饮大宾、乡饮介宾;

大宾—宾客,贵宾;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相当于现在的“司仪”,只不过过去相当于一种职业,很体面的一种。

介宾—传宾主之言的人。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通传叫介宾。也就是说属于副职一类的。

耆宾—有名望的司仪,资格比较老。

六、登仕郎、处士、修职佐郎、云骑尉、鸿胪寺少卿、县右堂

登仕郎—清正九品。

处士—有功德的人。

修职佐郎—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虚衔,像现在的军衔。

云骑尉—清代世袭正五品爵位。 爵位是清朝政府为了酬劳功臣、奖励阵亡官弁、推恩外戚,以及嘉奖其他有特殊意义的人员。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袭,由朝廷受予诰命,属于特典之列。云骑尉世爵俸禄635两。

鸿胪寺少卿—清文官从五品。

县右堂——吏目、典史。

七、其他

鸿胪寺—清朝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相当与中央的直属机构】。

鸿胪寺序班—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明始置,清沿置,在清朝之位阶为从九品。序班职能通常是负责朝会和宴飨等礼节有关,宴享及进行各项活动中侍班、齐班、纠班及传赞等事,为配置于鸿胪寺或会同馆官署之基层官员。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掌朝会、宴享及进行各项活动中侍班、齐班、纠班及传赞等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