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中国成人抑郁患病率达6.8%,女性、失业者风险更高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高社会各界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抑郁症是精神卫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但很多人对其认识不足。近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重磅研究成果“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并配发专家评论。论文介绍,该研究首次提供了中国成人抑郁障碍患病率和分布特征、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障碍程度、治疗状况的全国数据。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通过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数据,我们一道关注抑郁障碍和精神卫生。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抑郁障碍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超过3亿人饱受困扰。自2010年以来,在中国,抑郁障碍还是导致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的第二大原因。

正确区分抑郁障碍和抑郁症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是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涵盖了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抑郁症、持续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物质/药品导致的抑郁障碍和由其他躯体问题引起的抑郁障碍等多种类型。所以,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然而,抑郁症是一种危害性相当大的慢性疾病,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需要重视早期干预,及时治疗。

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6.8%,治疗率低

《柳叶刀-精神病学》新近发表的这项研究成果是“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简称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一部分,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44家单位历时3年完成,是中国首次全国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截图来源:Lancet Psychiatry
调查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157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疾病监测点开展,有28140名成人(≥18岁)受访者(其中12537名男性[44.6%]和15603名女性[55.6%])完成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

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心境恶劣障碍为1.4%,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2%。

抑郁障碍患病人群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

  • 女性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就罹患任一抑郁障碍亚型而言,女性与男性的加权终生患病率分别为8.0%和5.7%,女性是男性1.44倍;12月患病率分别为4.2%和3.0%,女性是男性1.41倍。

  • 家庭主妇、退休、失业人员的抑郁障碍患病率均高于有工作者(终生患病率比值2.38:1;12月患病率比值2.80:1)。

  • 分居、丧偶或离婚者的抑郁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已婚或同居者,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分别达1.87倍和1.85倍。

  • 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不同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城市与农村)和地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没有显著差异。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人群的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及12月患病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与最年轻的年龄组(18—34岁)相比,抑郁症和心境恶劣障碍的患病率在较大年龄组中更常见。

41.1%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其中29.8%的患者共病焦虑障碍,13.1%的患者共病物质使用障碍,7.7%的患者共病冲动控制障碍;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的高度共发,提示在治疗抑郁障碍时需要关注焦虑障碍管理。

在过去12个月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744名患者中,75.9%抑郁障碍患者存在社会功能障碍。抑郁症患者中,不仅功能损害占比最高(83.6%),而且严重程度也最高。

抑郁障碍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率很低,很少获得充分治疗。在过去12月内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同期仅有9.5%的患者曾接受过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而其中仅有3.6%的患者获得了专业精神卫生医生的治疗,7%的患者寻求了卫生保健治疗,0.3%的患者获得了人群社会服务。仅有0.5%得到了充分治疗。

影响抑郁障碍产生的社会因素

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同期评论文章中,王箐研究员指出,中国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多种社会因素具有相关性。
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社会规则的不断变化、多样化价值观的出现,以及独立性和孤独感的增强,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挑战。
此外,需多关注新冠大流行对心理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分析出与抑郁障碍相关的社会因素。

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抑郁症

参照《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DSM-5)》、《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感到悲伤空虚、无望,流泪),并至少包含下列症状中的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由他人看出来,而不仅是主观体验到的迟钝或坐立不安);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睡眠障碍;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满足上述症状的至少4条时,应及时去医院找专业医生问诊,若诊断为抑郁症,尽早接受治疗。

关注被抑郁困扰的人群:日常重预防,患病早治疗

抑郁症的预防,要从日常生活着手。注重体育锻炼,增强身心健康;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感觉压力过大或所处环境压抑时,及时调整情绪,避免陷入抑郁状态;发现自己常处于情绪消极时,要提高警觉,这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应立即到医院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以排除疾病或尽早进行治疗。
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在于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控制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预防复发,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抑郁症目前主要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或是物理治疗。被诊断为抑郁症后,应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也可辅以心理治疗。

小结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对于研究抑郁症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期待,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和诊疗的改善,中国抑郁障碍患者能够更好获得关注与专业护理,改善精神健康。

参考资料

[1] WHO.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7.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 5th ed.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ublishing,2013.

[3] Jin Lu,Xiufeng Xu, et al., (2021).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treatment in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DOI: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21)00251-0

[4] Qing Wang.(2021).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depressive disorders in China. Lancet Psychiatry. DOI: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21)00389-8

[5]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暨专家学术论坛在京举行.Retrieved October 9, 2021, from https://pkunews.pku.edu.cn/xwzh/a8c9c640d38d45ccaaa9739e1436f874.htm

[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 5th edition.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469-471.

[7]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6.

[8] 李凌江,马辛主编.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31-9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