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部人人夸的九分剧,我就说一分大实话吧

先是《我和我的XX》系列,再到《在一起》《理想照耀中国》,包括今天要聊的《功勋》

不得不说,这届创作者算是找到了新的创作密码:

万物皆可拼盘。

和其他拼盘剧类似,《功勋》的主创阵容相当豪华。

它集结了郑晓龙、沈严、林楠、杨文军、毛卫宁、康洪雷、阎建钢、杨阳8位导演,还有黄晓明、周迅、郭涛、雷佳音、蒋欣、佟大为等实力演员。

不过与此同时,它也继承了“拼盘式创作”的缺点:

质量参差不齐,观感有高下。

就像王雷主演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几乎是零差评,而黄晓明主演的《黄旭华的深潜》则稍显拉胯。

如果再从整体上看,我最直观的感受就四个字:喜忧参半

先说喜。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进,主旋律已经逐渐调整步调,进入了“旧瓶装新酒”的2.0阶段。

在此阶段,有的主旋律剧放弃了硬煽情和说教,开始积极地追求戏剧效果。

个中佼佼者如《大江大河》《山海情》《觉醒年代》,更是精彩到足以令人忽视它的“主旋律”标签。

至于《功勋》,自然也在朝着同一方向靠拢。

较为明显的,是它试图找到英雄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点”,并在结局已经明牌揭示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呈现更多趣味与余味。

就说《无名英雄于敏》这一单元,它主要讲述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带领团队,在艰苦条件下实现理论突破的故事。

最值得玩味的,是诸多生活化的细节。

比如,于敏(雷佳音饰)偷拿家里鸡蛋给同事们补身体,还特意打了欠条,说日后一定加倍奉还;

半夜,于敏故意提起烤鸭,馋到睡不着的玉芹(倪妮饰)笑着去啃丈夫的手掌;

为了改善伙食,一群绝顶聪明的科学家在聚众摸鱼;

设计遇到瓶颈时,于敏通过观察鸡蛋,想通了氢弹的设计思路(此处还有谐音梗)。

这些游离在主线边缘、看似旁逸斜出的部分非但没有带垮节奏,反而使故事有种亦庄亦谐的松弛感。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段。

为了替项目组多争取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老于跑去老郝的办公室,坐下就是一顿软磨硬泡,非逼得对方松口才肯走。

一扭头,老郝居然也有样学样,在领导面前耍起无赖。

这么一看,颇有种“下梁不正上梁歪”的喜感。

除了部分虚构情节,《功勋》的所有人物和故事都改编自既定历史。

一切苦难,皆为序曲。

所以打从开始,观众便预知了结局——

1967年,于敏带领的研发团队取得成功,中国自主研究的第一颗氢弹顺利引爆。

如果仅仅止步于此,那么整个故事又将成为对伟大胜利的讴歌,对个人价值的单一榨取。

格局有了,人味淡了。

幸好,故事没有就此定格,而是选择继续讲述于敏回归家庭的日常生活,去勾勒出荣耀背后的暗涌与困境。

比如,这极具反差感的一幕——

氢弹成功引爆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陷入狂欢的民众。

镜头一转,“氢弹功臣”于敏却陷入了尴尬。

为了庆祝,他提出想吃顿烤鸭,玉芹无奈地表示咱家的日子紧张得很,哪儿有闲钱。

最终,囊中羞涩的于敏只好放弃了烤鸭计划。

当胜利号角吹响,等待英雄的不止赞歌,还有现实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他可以拒绝向科研路上的难关屈服,却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这样日常化的处理不仅显得更真实,更呼应了当初老郝对于敏的劝诫:

同时,剧里也允许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节。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于敏不仅要时刻保密,对家人也不能透露实情,而且常年在外,动不动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

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妻子玉芹无从辩解,只能默默消化。

面对丈夫的缺席,她只能扛起重担,独自带大两个孩子。

最难的时候,即将分娩的玉芹挺着大肚子,在空无一人的街上艰难地挪动。

寒夜里,她迎着风大口喘息,满脸的绝望无助。

看到这,我心里忍不住涌起一阵心酸。

喘息声的背后,是无数在家庭中默默奉献自我的旧时代女性。

她们的丈夫也许并非为国献身,相同的是,她们的叹息也在风中慢慢消逝,无人知晓。

故事的尾声,于敏看着忙里忙外的玉芹,突然开口,“其实这家你是功勋。”

对于玉芹多年来的付出,他感到无比亏欠。

要不是有妻子操持家务,他也不可能有机会安心投身科研。

当然,和正儿八经的女性剧比起来,这算不上什么性别意识进步。

但和《我和我的父辈》里女性的集体失语,忽视母亲的奉献相比,本剧好歹还是正视和肯定了女性的付出。

说完喜,再来说忧。

尽管看似有不少进步,但《功勋》本质上还是命题作文,它并未摆脱主旋律的桎梏。

为了主题表达,它需要做出很多牺牲,比如牺牲人物的质感和剧情的完整性。

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说,剧情要“找到他们最宝贵、最闪光的地方,浓墨重彩去写他们成为功勋的过程及原因”。

可问题是,一部好看的剧不可能只有高光时刻,也不可能时刻在爆发强烈的戏剧冲突,它必然要保留一些气口。

然而,《黄旭华的深潜》这一单元里剧情的过度之少、拼凑感之强,就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狂按快进和跳过。

上一秒,众人还在激烈争吵,下一秒,他们又继续埋头钻研,无事发生。

上海、北京、福禄岛,随着场景的不断转换,人物必须迅速进入状态,以便完成新的任务。

概括一下,无非就是:研究获得进展——研究受阻——主角克服困难,继续研究,然后反复循环。

如此赶进度的后果就是,虽然剧情填的满满当当,人物的内心世界却几乎一片空白。

和很多献身科研的科学家一样,“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黄晓明饰)为了国防事业,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

但比起各种宣誓表忠心、完成任务的桥段,我更好奇的是面对重重困境,他是否有过动摇的时刻?

常年缺席家庭生活,甚至缺席了父亲的葬礼,他内心有没有闪过一丝后悔?

我倒不是想故意唱反调,而是这些不那么积极正面的情绪,才会让人不像个“纸片人”。

如果把人物比做一座富矿,本剧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编剧抡起镐子随意挖了几下,然后指着蹦出来的几粒石子儿,对观众猛使眼色:“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明明家里有矿,偏偏没有耐心去挖掘,真的绝了。

再举个例子吧。

在讨论核潜艇的具体设计方案时,黄旭华和好兄弟严保国(章贺饰)起了争执,黄支持水滴线型,对方却支持常规型。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闹掰了。

此时,双方是如何看待这种“既是竞争对手又是战友”的微妙关系?

还有,他们重归于好之前,按道理是不是该来场深夜谈心戏?

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从头到尾,这段兄弟情没有任何发挥余地,他们的聚散离合、恩怨情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如果剧情需要冲突,那就吵架,如果没有需要,俩人就又是亲亲热热好兄弟。

可见,剧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极其缺乏想象力,角色不仅脸谱化、扁平化,甚至被当成了可摆布的工具。

再比如,《无名英雄于敏》这一part里构建了三对性质相似、套路重复的“先敌后友”式的人物关系——

刚来研究所时,心高气傲的同事老陆处处和于敏做对,你往东我偏往西,卯足劲儿要赶在对方前头出成绩;

氢弹进入制造阶段,工艺组的范师傅又当众阴阳怪气,说完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于敏;

等研究所的众人到了新疆,马首长更是摆出一副“老子就看不惯你们这些娇生惯养的知识分子”的态度,两人当众大吵一架。

但无论前期如何争锋相对,后续走向必然是他们为主角的高尚品格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所折服,心甘情愿地与其并肩作战,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共同奋斗。

某种程度上,配角们成了点燃篝火的干柴,他们的使命就是燃烧自我,照亮主角。

不仅如此,本剧的叙事还显现出了很强的目的性——

有时候,剧情本身不重要,重点在于拉扯观众的情绪,简称煽情

就拿《能文能武李延年》里李延年战前动员这段来说。

故事开场,剧情一直忙于渲染中美交锋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强调战场局势是如何紧绷。

紧接着,画风陡然一转,进入了经典的说教环节。

为了点醒逃兵小安东和提振士气,身为指导员的李延年(王雷饰)上来就是一顿爱国主义教育,那叫一个慷慨陈词,语调激昂,瞬间把弹幕给整破防了。

我懂,编剧是想强调李延年的管理能力够强,擅长做思想工作,但开战在即,突然插进一段长达15分钟的演讲,破坏原本的节奏,合情却不合理。

评价主旋律剧,属实是件难事。

不光得揣摩尺度,还免不了有人抬杠:

“我看完很感动,还不够吗?你搁这儿挑毛病是不是显得你特立独行啊?”

在此,我想引一段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

“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报喜不报忧,抹除不了“坏消息”的存在。

同理,针对任何文艺创作,一味的褒奖无法促成进步,相反,批评才能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唯有经得起审视与批判,主旋律才能进化到观众更加喜闻乐见的3.0乃至4.0版本。

而作为观众,既然没得选,咱们不也得指望未来过得更舒坦些,对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