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马昌凡:读《吴棠史料》

生活

开山大作《吴棠史料》终于面世,九泉之下的吴勤惠公当把酒放笑矣。汗功青史,惠世文章。从流泽被,“文化大餐”旁之众“食客”将如何品谢奇鲜妙作者乎?吴棠,字仲宣,号棣华,谥勤惠,晚清安徽省盱眙县三界市(今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行政村)人。公元二00七年七月二十日,为吴棠谢世第一百三十一个祭日;然二00七年八月十九日亦为吴公第一百九十四周年诞辰。如上关于斯人生卒年月日之确断,虽历经百年之谜,终由乡哲贡发芹君再三考证,方成定论。从此,中国近代史上吴棠生卒年未详案宣告释然。是可谓学术之大幸,历史之大幸,吴公之大幸也!35万字的《吴棠史料》一书隆重问世,意义非同小可,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无人专门研究吴棠的历史,填补了近代史研究领域一项重要空白,还原了安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吴棠的真实面目,纠正了诸多历史谬误,开创了吴棠研究新局面。真乃可喜可贺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曾因创作历史小说《捻军演义》之需,多次入省城合肥,于先长兄马昌华(原安徽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近代史专家,捻军史专家)处查阅资料。翻检所及,虚拟故事,正反罗列,凡所谓陪衬方(所谓敌方)可圈可点人等,均一一记录在案,以备创作时随用,其中一个兴趣人物便是吴棠。然而所获资料多多中凡涉及吴棠之资料却寡寡。及猎不外乎野史、演义、笔记之类耳,且内容又常常互为抵触,不乏戏说云云。尤其关于吴棠生卒年月项,多以语焉未详而搪之。困惑之余,为正视听,还同乡先哲一个历史的本来面目,笔者曾不揣浅陋,妄图对此番史实略作探讨。因斗胆在前,接下便拟定意中课题,似曾依稀为《也辨吴棠生卒年考及故里隶属》。然而,良好的意愿未必能结出尽如人意之果。笔者首先在“三如问题”与“三不倾向”面前望而却步矣。历史学是严谨之科学,“当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陈恭禄语)。所谓“三如问题”:一如吴棠生卒年月,二如吴棠之历史评价,三如吴棠与西太后(慈禧)之微妙关系。就此,笔者曾求教于先长兄(时系安徽社科院历史所近代史室主任、研究员)。记得先长兄的回复大意是:吴棠曾救助西太后于微时,后得西太后报恩,超拔至四川总督。此乃传说故事,属演绎虚化(丑化)所致,实不足信;吴棠的正史地位虽不及同时代之李鸿章、曾国藩等人显赫,但其封疆大吏之身份无可厚非,且斯人足智多谋,才艺出众,是谓“以真本事入仕途之正官”;吴棠的生卒年月考,看似小问题,实则大学问,乃为探学者最见功力的“入门著谨”之能事也。当笔者再度就“三如问题”求教于先长兄时,问题顺而又拓展至“三不倾向”上了。所谓“三不倾向”:一谓不顾者——难顾也;二谓不顾者——非屑也;三谓不顾者——惧累也。吴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这也是史家中乏人问津其人的的一个原因(主要指系统深入的研究者)。况且与斯有关资料分布既广又散乱,不仅仅令人搜集梳理起来难度较大,往往费工未必奏效,更重要的是相关资料中的真假难辨,是非混同,曲直一椅……以先长兄为例:斯人虽时为社科院李鸿章及淮系集团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的广深度不可能与吴棠无系。然而偏偏因吴棠为“西党红人”(慈禧的宠臣),其政治渊源上又确与淮系集团无太大关联——是谓难顾也;再如慈禧百般呵护、千番赏识于吴,这在客观上加深了时人对斯的猜疑和负面影响,君不见“爱屋及乌”之词的外延吗?度想:大独裁者慈禧的一介关系微妙之宠臣,在世人“仇西和唾西”的氛围中,还能博得几多研究者的兴趣与厚爱——是谓不屑也;因上所述,是历史的误解,便造成了近百年来从无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吴棠研究者。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真实遂由“历史的诈传”所演绎或强加,把一介本就颇具争议的“风口浪尖”人物,更加脸谱化、复杂化、问题化了。亦正如先长兄在笔者所提若干问题后最具概括性的一个回复词曰:“(要研究吴棠者)难啊……”言下之意难在何处?答案很现成,首先得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搜寻相关吴棠的资料”。再把一个久被历史迷雾所曲解过甚的人物,校正到客观原貌上来,如此两难境况,往往令研究者非为却步,即为拖累者也——这难道还算不上一种真正的心理惧累吗?大凡开山佳秀之作,皆为显功制妙之笔。

时下,史学研究领域已少见有开山独到之作(有创见性的),所幸近得贡发芹君赠书,视野方顿时为之一亮,开卷《吴棠史料》,及目及思及欣间,先前之隐忧立如云卷而去消,满心之快畅若品时鲜而开馋也。正是:桑梓百年祭乡哲,再无生卒讹传羞。斟谢多因开山作,姗姗来迟更为优。蓦回首望去,那正由故乡小径上信步走来的草根学者是为谁者?凡一百年来,若谓完全系统之研究吴棠者,当以乡贤贡发芹始也;凡一百年后,若论再集研究吴棠之大成者,当以乡贤贡发芹续也。作者简介马昌凡,祖籍山东微山县。1949年2月出生于南京大石坝街(100号对门);退休前学习、生活、工作在帝乡明光市(原嘉山县);现居亭城滁州。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经被上山下乡流放十年整。著有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捻军演义》(55万字)、知青三部曲——长篇诗歌体小说《知青悲歌》(约1.7万行)、长篇纪实小说《知青外史》(约30万字)、《知青异传》(又名《阅读与思考》)约20万言。编辑:董祖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