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雅
责编|陈沉沉
前不久,知乎上有个关于“父母能否在孩子面前崩溃痛哭”的热门话题。一边忍受着成人世界的辛酸,一边努力满足孩子的种种需求,身心疲惫,濒临崩溃。如果你突然在孩子面前失控,嚎啕大哭,那多半会吓着孩子。但如果你强行压抑自己,强颜欢笑,孩子多半也能感受到你的不真实,难以形成真正的亲密。而这些被压抑的情绪,最终又会以另一种形式变相爆发,伤害孩子。对他们而言,父母崩溃,则意味着背后大山的崩塌,往往会令他们充满恐惧,不知所措。“是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伤害到了妈妈,她才会哭?”独立、懂事、乖巧,不断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小心翼翼地照顾父母的情绪。由于父母过度虚弱而被迫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在需求不被看见,无人承接。长此以往,孩子很有可能会成长为奉献型、讨好型人格,不敢表达需求,也不懂得在关系中寻求滋养。父母的过度压抑,本来就是一种内耗和自我伤害,同时也会给孩子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孩子可能会以父母为模板,习惯性地自我压抑,不去表达。父母可能会不自觉地把消极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过度指责孩子。父母可能会带着这份“牺牲感”,去控制孩子,要求孩子为此买单。总的来说,父母无论是当面暴露情绪,还是强行压抑情绪,最终都会引发不良后果。因为当父母带着未处理的情绪进入亲子关系时,孩子往往会被动承接这一部分情绪,受到伤害。假设你忙碌了一天,特别疲惫,孩子却拉着你陪他玩积木。如果你硬着头皮陪他玩,则很有可能出现上面所说的伤害,令亲子陪伴质量大打折扣。“宝宝,妈妈也很想跟你玩,但妈妈现在很累了,需要先休息一下。”也可以把孩子暂时托付给其他家人,自己安安静静地睡一觉。在一个平静的状态下与自己联结,去觉察真实的内心,去释放未表达的情绪,自我修复。当然,许多孩子在被父母拒绝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失落、不高兴,甚至还有可能会不依不饶地缠着你。在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即便心里不愉快,他最终也会放弃纠缠,然后自己去玩,或找别人玩。「拒绝」,是父母无能为力时的缓冲,但绝不是逃避养育的方式。它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而不是制造新的伤害。如果这份失落一直悬浮在心里,没有被接住,则有可能会产生「被遗弃感」,造成亲子疏离。也因此,当恢复精力以后,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抱持与解释」,去接住孩子的不安,消除疑虑。你可以在修复情绪、恢复精力以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那天你找妈妈一起玩,但妈妈拒绝了你,你是什么感觉?”也许,孩子会体谅你的辛苦,并告诉你他自己玩也可以;又也许,孩子依然在生气,责怪你不爱他,是个坏妈妈。通过倾听,抱持孩子的失落与愤怒,接住他的脆弱与不安,与他同在。在倾听过程中,识别孩子的认知偏差,并及时做出解释。但解释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让孩子认清真相。但那天妈妈实在太累了,情绪不太好,不能很好地陪伴你;你希望妈妈现在陪你玩,还是约个其它的时间,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但妈妈正在努力自我修复,自我成长,且始终在关注着他,没有遗弃他。这里所说的「诚实」,并不是指在孩子面前肆意暴露情绪,无所顾忌。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诚实地看见自己的需求,诚实地接纳自己的脆弱。
当由于痛苦而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的时候,诚实地告诉自己:“我内在的创伤被启动了,这是我需要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地方。”不要给孩子制造一种“都是因为你不听话,才导致我如此痛苦”的幻觉。当我们自己非常疲惫,无法陪伴孩子时,诚实地告诉孩子:“你想让妈妈陪你,这个主意很好,但现在妈妈太累了,需要先休息一下。”当我们经济有限,无法满足孩子的某些物质渴望时,诚实地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喜欢它,它很美好,但爸爸妈妈现在钱不够,无法买下它。”“明明看到妈妈那么累,还缠着妈妈,一点也不体谅妈妈。”“明明知道家里穷,还要买这么贵的衣服,一点也不懂事。”“伤害”孩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与孩子之间的理解与接纳,会越来越多。一旦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可能会感到失落、悲伤等情绪。但情绪本身并不伤人,它会升起,也会消失,是个自然流动的过程。大部分孩子在2岁左右,就会懂得在人际互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不必面面俱到,但求诚实以待,还原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
作者:天雅。一个有想法、有态度的心理学科班生;责编:陈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