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Neel
她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肖像画家,她是天生敏感的妻子和母亲,她对共产主义的失败充满的同情与怜悯,她是上世纪女权主义在艺术界的代表人物,她命运多舛却从未停止抗争,她就是美国艺术家爱丽丝·尼尔。
爱丽丝·尼尔1900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她成长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时的家庭对女性报以少许期望,而社会也不能为女性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1918年高中毕业后,尼尔成为了一名文书员以助父母养家。工作三年后,尼尔参加了宾州的一个艺术夜校培训班,1921年她又参加了宾州专门为女性而设立的宾州女性艺术学院(现为摩尔艺术设计学院),并于1925年毕业。尼尔经常说,她喜欢选择女校,这样自己就可以不为男女情事而分心。
但即便尼尔不愿为感情分心于学业,她还是与一位古巴的上层画家卡洛斯在夏季的艺校相遇并坠入爱河,两人于1925年成婚,随后尼尔便随丈夫移居哈瓦那。在哈瓦那,尼尔遇到了当时一批古巴的新艺术运动青年,他们当中有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也正是在古巴的经历,奠定了尼尔一生的政治觉悟和对平等的践行。
尼尔在1926年怀孕后回到纽约,但尼尔与丈夫的第一个女儿因白喉病而在一岁前夭折,这对尼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也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母性,失去,焦虑成为她这一时期乃至日后创作的一个固定主题。尼尔的第二个女儿在之后的一年降临,这无疑又是对尼尔莫大的安慰,但生活的残酷就在于总是在你看到一点曙光的时候让你再次坠入深渊。尼尔的丈夫生声称要到巴黎寻找他们新的生活,但却私自带着小女儿回到古巴一去不返。这一次,失去丈夫和女儿的伤痛让尼尔几近崩溃,她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几度自杀,因此也被强行安置到了费城医院特殊的防自杀病房。即便是在如此的创伤之中,尼尔也没有放弃绘画,后来尼尔的女儿说道:“她(尼尔)在病房也还要画画,我想她是热爱不幸的,她热爱不幸中的英雄主义,也爱英雄般的人物遭遇不幸。”
在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后,尼尔从疗养院中返回到了正常生活。她回到了父母居住的宾州,在探访了一些亲密的老友后她再次返回纽约。尼尔开始自己大量的肖像创作,她既画当地的居民,也画名人。但不幸的是,尼尔仍旧生活在压抑与悲伤之中,她也曾一度无法摆脱贫困。她和一位有毒瘾的名为Kenneth Doolittle的水手发生过情事,也一度将自己350件水彩和油画作品付之一炬。丈夫在此期间曾建议夫妻重聚但被尼尔拒绝,甚至在之后的岁月里两人再未谋面也没有正式离婚。
说了这么多尼尔的境遇和故事,只想说明任何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的成功是与她的经历密不可分的。尼尔的绘画继承了表现主义艺术家苏丁,蒙克和基希纳的特质,同时又开拓出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尼尔生动的笔触和色彩展现出了她对人物敏锐而细腻的洞察力,她自由而大胆的运用线条旨在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受和精神状态。她的作品既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怀与同情,又呈现出女性独立自强的精神气质。
看她八十岁时的裸体自画像,手握画笔,头发花白,下憋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屑与轻蔑,戴着眼镜神态自若地斜视前方,全然不在意自己下垂的乳房和松弛的肚皮。她一生坎坷,没人知晓尝尽孤独心酸后的她是否真正悟透了人生,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世人,我不要怜悯,我只要绘画的真实,我只要用艺术去与命运抗争。
尼尔放弃了技巧,放弃了表象的浮华,她只在意自己的内心。不掩饰,不做作,不炫技,尼尔的作品一眼看去甚至还有一丝笨拙质感,但越是出于本心就越接近真实,而表达内心的真实即是艺术家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