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前言:既然被以“名著”命名,那么便自然有其自身优秀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是自身具有的特点,其他书籍是难以超越的。中国史上留存的些许名著书籍,它们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普世价值,不过光具备普世价值,那么便具体“名著”的标准似乎还远远不够。故而这些书籍还有一个另外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往往便就是其他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我姑且用“超时代化”来形容。这些能够称得上是名著的书籍正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般能够独具创世价值,姑且能够独领风骚。

与时俱进的背后:三本书背离了主流我知道我以个人观点提出“三大经典背离时代主流方向”的言辞可能会招致部分读者的舆论相向,但这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因为在私下里我对《儒林外史》、《金瓶梅》和《聊斋志异》三本古来经典被规避退出“名著”的原因当中,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按理来说,新中国自成立之后对于文化文艺的时代新声是极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可以确定地说,“双百”方针的提出正是新时代背景下所急需迎合时代发展所必须的。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经典”都能被列为“国家经典”的台面上。这三本古来经典之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排除于“经典”之外,归根结底还是要追本溯源到他们仨各自身上。

至于这所谓的“背离主流”,在我看来,这三本书各有瑕疵《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所编撰的长篇小说,书中大致以“讽刺现实”为主要中心,而正是因为这样大胆的讽刺,在我看来却正是它被排挤出“经典”的原因。书中主要通过大量高程度的讽刺进而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

《金瓶梅》被称作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因为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具有着前所未有的大胆,所以它自身的价值也是史无前例地高,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定的文学水平。对于此书的作者,如今都是个猜不透的谜。我只知道“兰陵笑笑生”是此书作者的笔名,对于作者的猜想,目前约莫有高达60多人。对于《金瓶梅》被排除于经典之外,恐怕大家都可以理解吧,其内容情节比较低俗,被排除之外是情理之中的,这里我不便多说。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一部“创世佳作”,它的内容题材为文言小说类,书中所描述演绎的内容大多数是以“狐媚”而展开的,主要就是人和一些树灵精怪为主线而展开的多部小说。论文学价值,《聊斋志异》可以和《金瓶梅》不相上下,都具有创世极高的文学水平价值。但从时间和内容上来说(《聊斋志异》成书于清代中后期,同其他四大名著相比,成熟时间比较晚》),确实不适合入列“国学经典”之中。

笔者结语:没有被列入“四大经典”书单的行列之中,并不意味着这三部传世书籍就不优秀,只不过四大经典从内容和传世阐述的价值来说,均比较符合“国学经典”的标准。除此之外,大家也要注意到传世2000多年以来的儒家思想的深刻作用,立足于儒学思想来说,《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0)

相关推荐